家长教养方式对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影响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李秋华
[导读] 众所周知,幼儿期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养成的习惯会伴随幼儿一生,在幼儿的自我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且在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遗传、家长的教育方式、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等因素。

单位:深圳市光明区明安幼儿园    姓名:李秋华  
 
[摘要]众所周知,幼儿期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养成的习惯会伴随幼儿一生,在幼儿的自我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且在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遗传、家长的教育方式、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等因素。但是,家庭是幼儿从出生就一直生活的环境,因此家长的教育方式一直在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中,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因此如何使影响家长的教育方式的各种因素,在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成为行为习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事件。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正确的教育方式、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幼儿良好行为做榜样。
[关键词]幼儿;行为习惯;家长的教育方式
        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行为。在行为习惯上,家长的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出生就跟父母在一起。他们的语言学习、态度和行为都受到父母的影响和影响。因此,家长教育模式是儿童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教育,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孩子们正式接受系统的教育之前,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里和父母在一起。因此,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幼儿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家长教育方式对幼儿教育的重要影响的研究分析,倡导家长重视幼儿的学前启蒙教育,实现家长教育方式与幼儿教育的结合与互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教养方式背景:时代差异,时代变迁古代专制,古代教养方式说取决于父亲的态度,一般来说是专制型。而现代社会父母忙于工作,少了孩子的教育,现代教育偏向宽容型和放纵型。文化差异,也有中西方文化区别,西方更加尊重幼儿为民主教育,而中国家庭中有老人家会有溺爱型和娇惯类型。家庭结构,现代社会除了有健全的家庭结构较为有科学依据权威型教养方式;还有大部分的单亲家长,缺失“角色”导致专制型和宽容型教育;家庭结构以老人为主体的“隔代教育”,思想陈旧刻板,偏向溺爱型和放任型。从马洛斯层需要层次理论看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从育儿需求温饱到追求精神层面学习品质、能力方面需求,家长通过书籍、网络、他人的经验学习大量理论知识,使家庭教育更加科学有理有据。我们分析四大型类型如下:
        民主(权威)型:能主动关爱孩子,能够耐心的倾听孩子的述说,有明确合理的要求,会为孩子设立一定的行为目标,而且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励孩子自我成长。“理性、严格、民主、关爱和耐心”的教育方式,幼儿会慢慢养成自信、独立、合作、积极乐观、善社交等良好的性格品质。
        专制型:在独断方式教养下的幼儿,通常自卑,易激动,缺乏目标,焦虑、退缩、依赖等不良的性格特征缺乏。
        溺爱(娇纵)型:一味纵容偏爱,幼儿遇事胆小,娇气,较自私,动作发展较同龄孩子差,群体生活中自我保护能力较差,而且没有协作精神。
        放任(宽容)型:在宽容、放纵型父母教养下的幼儿性格一般表现为冲动、攻击型儿童:对成人反抗,不顺从,缺乏自控,专横,冲动,不顾后果。
        一、 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儿童教育的重要影响
        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幼儿启蒙教育中的第一堂课,家长对幼儿的影响是最大的,儿童与生俱来的学习方法就是模仿,从言行举止到行为习惯。幼儿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就会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幼儿家长的教育方式的这一重要环节。
        (一)家长的教育方式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受到熏陶和感染的开端,孩子的基本行为习惯是在这个时间段形成的,比如语言的表达、行为动作等。所以,家长应做好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让孩子的早期教育得到发展。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父母的教育更容易被孩子接受,父母应可以合理利用这一点,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和素质。然而,父母的情绪和处理事情的方式会对孩子产生强烈的影响。如果父母在处理事情时容易情绪化、脾气暴躁等,孩子就会很容易吸收这些缺点。如果家长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能沉着冷静,久而久之,也会感染孩子的处理方式,使孩子在处理事情时能保持冷静的态度,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古话说:孩子行为就如家长行为。我们班级里面瑶瑶小朋友家庭教育氛围特别好,奶奶和外婆之间关系特别好,朋友圈里各种大合照,会为对方着想,所以瑶瑶有什么好东西第一时间会想着弟弟、爸爸、妈妈、奶奶......父母一直给予孩子很大自由选择空间,对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正确引导并鼓励坚持完成。因此,家长应该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为孩子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特有的爱心
        人与动物都是大自然的产物。尤其是人在儿童时期,他们在社会化之前,更多的是自然属性,因此他们与动物有更多的感情。一个和谐发展的人,首先应该能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当儿童看到可爱的动物时,常会引发幼儿对生命的好奇,所以生命教育,应该从儿童做起。培养幼儿的爱心,应该从爱护小动物开始,只有这样,才能从珍爱小动物到珍爱大自然,再到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他人的生命。如何教儿童学会保护动物来培养幼儿的善良之心呢?通过书籍、故事和视频,家长可以教孩子了解动物及其生活习惯和特点。家长也应该和孩子一起了解小动物,教他们正确的接触方式。如果条件允许,我们还可以带着孩子养一些小动物,引导孩子们学会照顾不同的动物。父母应该向孩子们解释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惯,让孩子们了解它们的可爱,产生和它们做朋友的情感。这可以帮助孩子培养一颗善良的心,帮助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
        二、发挥家长因素强化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家长的教育方式观念
        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由此可见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人的一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就要求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也要不断充电,与时俱进,从而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才。首先,家长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是教育的首要前提。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家庭是一个小社会。父母不能因为孩子老了就干涉他们的活动。当孩子有不良行为习惯时,要及时、耐心,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有了民主,就可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淇淇妈妈很早灌输性知识,开始会迎合家长提问说出不是自己心里想法。后来妈妈发现没有尊重孩子想法和老人家强加孩子身上,孩子为了“逼问”早点结束,就敷衍回答。妈妈发现自己关注孩子学习能力没有留意孩子年龄特点。其次,家长要把重点从“智育”转向“德育”。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首先要学会做人,因为道德是社会的基础。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道路上,事半功倍。
        (二)培养正确的教育方法
        首先,尊重孩子是教育孩子的首要前提,也是正确教育方式的前提。只有尊重孩子,才能获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才能与他们平等对话。其次,对孩子的宽容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的性格积极向上。另外,要及时引导孩子,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推理和劝说,并及时告诉孩子该怎么办。当孩子没有改变时,父母可以通过适当的惩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当然,有奖励也有惩罚。父母应适当奖励孩子的良好行为,强化孩子的行为,并将其内化为孩子的自觉行为。
        (三)以身作则,作幼儿的榜样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了言传身教的重要性,甚至身教比言教更重要。这对幼儿有重大的感化作用,因此家长要为幼儿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以身作则。要求幼儿做的,自己也要做;不允许幼儿做的,自己也不能做。有一天科学活动关于可乐坏处,毛毛理直气壮说:“妈妈不给我喝可乐,我爸爸最喜欢喝可乐,昨天才喝了一瓶冰的,特别懒在家,啥也不干。”当时,我很惊讶,原来爸爸的行为在孩子眼里凸显这么严重。活动结束后,跟毛毛说通过今天的活动可以回家告诉爸爸可乐危害。当幼儿自愿作出了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时,家长应该及时给予幼儿鼓励,去强化幼儿的行为,使幼儿体验到好习惯带来的好处,并逐渐使好习惯内化为幼儿自觉的行为。在当代,不仅家长要越来越重视家长的教育方式,而且政府也要用法来保障幼儿的家长的教育方式。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坚信,有了家长以及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家长的努力,终有一天,我国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不再是难题。
        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最重要的两个环境,幼儿园教育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幼儿教育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因此,家长在全面了解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情况和教育方式的前提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幼儿做出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如跟幼儿讲一些关于幼儿园的故事和有趣的事情,参加幼儿园亲子活动、家长学校课及时关注幼儿园信息。来幼儿园比较注重规则教育,家长的教育方式也应该辅助幼儿园教育,给幼儿设立一定的规则。
        家长的教育方式会对幼儿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家长必须高度重视幼儿的家长的教育方式,并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使幼儿在良好的家长的教育方式环境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金光发,施海虹.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幼儿家庭教育状况分析——以德宏州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
[2]家庭教育对学前教育的影响论文2018
[3]浅谈学前教育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张秀艳- 《神州(下旬刊)期刊》 -2012
[4]李文娟.浅谈家庭教育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农家参谋,2020(07):232-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