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校管理的“隐者”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康建华
[导读] 作者多方涉猎、溯本求源,直面当下学校管理的繁难冗杂,深入反思现代学校治理中的校长角色定位,科学提炼十余载基层校长管理经验,从确立适度的目标、配备适合的人员、推进高效的管理、注重科学的评估、追寻终极的目标等方面,积极探索领导层面的学校顶层设计,为破解学校管理困境提供了有益借鉴。

江苏省如东县宾山小学  康建华

摘要:作者多方涉猎、溯本求源,直面当下学校管理的繁难冗杂,深入反思现代学校治理中的校长角色定位,科学提炼十余载基层校长管理经验,从确立适度的目标、配备适合的人员、推进高效的管理、注重科学的评估、追寻终极的目标等方面,积极探索领导层面的学校顶层设计,为破解学校管理困境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适度  适合  高效
        现代意义的学校,历史则短得多,而且还是舶来品。鸦片战争后,洋人开始到内地传教和开设学校,这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学校。洋务运动期间也开设了很多学校,都是近代学校,学习西方的军事和语言。学校终于与世界接轨,幸抑或不幸?或许不必追究了。历史的洪流谁也抵挡不了,当今社会已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许多激进人士敏感地呼吁:等等落下的学校!时代当然不会原地踏步,只有学校迎头赶上。办学理念、管理方式面临质的飞跃。而作为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学校之魂——校长,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发展的走向。
        翻开现今中小学校长的职业要求,大致可归纳为以下10个方面:清醒的办学理念、宽容的民主作风、深切的人文关怀、公正的做人品格、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突出的创新能力、科学的决策能力、有效的协调能力、坚强的意志性格、完善的人格魅力。其实,现在很多校长能达到这些要求,问题是达成要求的档次还是有较大的差异,如果以一到五星来衡量,五星才是完美,这恐怕就有较大难度了。笔者以为这其中“理念”与“创新”最为紧要。有这么两个与校长有直接关系、大家耳熟能详的词:“管理”、“领导”。校长无疑是学校的管理者与领导者,但这二者等同吗?先看看专家的理念:
        上海师资培训中心朱纪华教授认为:“校长的领导,在很大程度上说,不是具体事务的管理,而是观念的领导,是教育理念的领导与促进,是学校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握与指引。”我们是否可以这么理解,管理是初级阶段,领导才是高级阶段。“管”肯定不如“导”。我们的先辈大禹治水,不正是用“疏导”这种正确方式才得以成功的吗?在学校的治理上难道不可以借鉴吗?
        一、确立适度的目标
        目标是什么?是通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尽量达成预想中设定的状态。国家有国家的目标,中国梦是伟大的构想,也是全体炎黄子孙为之不懈努力的共同目标。即便是渺小的个人,亦有各自的人生追求,并为之殚精竭虑。目标无论大小,其实组合在一起便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学校也不例外,在现代教育思潮方兴未艾的今天,一所基础教育学校应确立一个怎样的合适目标呢?
        1.较好的硬件目标
        主要包括校园环境、基础设施、教育装备等。这些都是由地方政府投资建设的,与地方财政及教育均衡发展密切相关,校长最多也就是合理提出诉求而已。如何让现有的硬件资源达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发挥最大的教育功能,则是校长需要认真考虑的。就环境而言,可以用“美化”和“文化”作为两大目标。信步校园,映入眼帘的尽是和谐之美,色彩搭配活泼协调,动静结合相得益彰、生趣盎然,这是美化;徜徉大厅长廊、曲径小园,处处有花香与书香陪伴。基础设施方面,不闲置生锈,利用率高。教育装备方面,物尽其用,按需配备使用,发挥最大的教育效能。这些是硬件目标。
        2.幸福的教育生活
        这是学校管理目标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目标。让学生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是得到众多专家一致认可的。可以说,孩子们在家中被称为“神兽”,那简直就是极端幸福的代名词。而在学校里,亦得到应有尽有的庇护,甚至连考试也要控制次数,还不得打分数,只能用模糊化的等级制。我们为孩子的幸福,已经在尽最大的努力。再从社会角度看教师的幸福指数,就不那么乐观了。教师的尊严屡屡受到来自各方的拷问,职业理想追求的道路上也是荆棘遍生、充满坎坷,微薄的收入必须精打细算,否则难以养家糊口。而学校是我们教师集体的“家”,是我们受了委屈后可以避风躲雨的温馨港湾。
        作为学校,要让每个教师有归属感、奋斗感、成长感、成就感、享受感,这才是幸福的教育生活。作为领导,要关注教师的三个指数:第一,健康指数,即教师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健康;第二,幸福指数,即教师的精神自由、个性自然和生活自在;第三,魅力指数,即教师的终身学习、团队合作和创业创新。
        3.和谐的人际关系
        这是管理目标的关键。第一,要善待师生。教师以学生的存在为前提,管理者以教师的存在为前提。第二,要崇尚宽容。宽容的基础是大度,宽容的结果是和谐。


第三要善于妥协。“退一步海阔天空”,学会妥协,即学会和谐,学会团结。得理也让人,给别人以时间,给自己留余地。第四,学会等待。克服浮躁心理,“板凳要坐十年冷,教育要看十年后”。第五,要追求高尚。人品有高下之分,艺术有雅俗之别,现代意义的学校本身就应是一所高尚的学校。第六要淡薄名利。不是不要名利,而是不要太在乎名利。老子“以不争先而领先,以无私而成其私”很有道理。
        二、配备适合的人员
        1.结构合理
        首先是年龄结构。不同时代的教师,接受的教育不同,就会有不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长者“饱经风霜,老骥伏枥”,是不可多得的财富;中年稳重踏实,是学校的中流砥柱;青年初生牛犊,敢闯敢拼,奋发有为。组合在一起,优势互补。
        其次是专业结构。先贤鬼谷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全才,一个传说,一个神话,就没有他不会的东西。那是时代造就的一位集大成者,是落后的科学背景下的产物。今天,科学的发展超越了常人的想象,不可能出现什么都会的天才、通才。小到一所学校同样如此,每个人各有所长,在配备领导班子的时候,应该重视不同专业的人才搭配,尽量各科兼备。这样,才能在业务上对教师的成长起到指导作用。
        最后是气质结构。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根据体液,把人的气质类型分为四种: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不同气质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学校领导班子的配备,应该考虑各种气质的人。应当有铁面无私、善于管理的人,有八面玲珑、善于协调的人,有深谋远虑、善于思考的人,还有开拓创新、善于打头阵的人。这样,才能使学校高效运转。
        2.民主团结
        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的前提,必须是民主团结的。实现民主团结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坚持民主集中制。一方面,学校健全完善《行政会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等,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领导班子在实践中既坚持集体领导,又为校长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创造条件,班子成员既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相互支持、和谐协调。
        三、注重科学的评估
        对一所学校的评估包括方方面面,但历来争议较多的就是教育质量。教育质量也被称作学校的生命线。但未必每个人,甚至包括部分教育工作者真正明白何为教育质量。学校是培养人的,没有不合格产品,只有不同用途的产品。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综合的,即综合素养评价,至少包括德、智、体、美、劳等5个方面。真心做老师的都明白,如果不谈考试成绩,几乎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他们充满朝气,有着很多闪光点。为什么要盯着孩子的某个缺陷呢?单是成绩的优秀就得重新定义:达成每天的学习目标就是优秀,学习过程努力了就是优秀,成绩进步了就是优秀。对学生的评价,由学生自己、家长、同学、老师共同完成。
        五、追寻终极的目标
        三重境界,三重目标。文学大师鲁迅笔下的阿Q,是家喻户晓的典型人物。阿Q能在世上生存下去,靠的是一种精神,尽管这种精神体现的不是正能量,但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阿Q还有别的选择吗?可悲、可怜。新时代的学校的存在也需要精神支柱,一个好的当家人就是一个单位的精神力量。看看专家的说法:“二流领导者:自己不干,下属玩命干。他们深深懂得调动下属积极性的重要,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方式来实现组织和领导者自己的目标。在二流领导者手下工作,下属能感受到领导者对自己的尊重和重视,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期待。由于下属的积极性高,工作尽职尽力,领导者根本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监督下属的工作,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未来的发展和外部环境变化,处理别人不可替代的事务。”再进一步,就成了一流的领导:“一流领导者具有组织内外公认的超人魅力和威望,他们的存在本身对组织和下属就是一种精神支柱和激励。”这还不是最牛的:“超一流领导者是不朽的领导者,他们虽已经去世,但精神却永存。超一流领导者在活着的时候塑造了良好的组织文化,提炼的一套关于管理的哲学思想继续指导着继承者前行。”真是终极目标无止境哪,能做到二流就已经很优秀了,一流就不是普通人了,更不要谈超一流了。但不管有多难,始终需要不断前行。
        结论综述
        管理有四种境界:侮之恨之,惧之敬之,亲之誉之,不知有之。不知有之,是一种典型的隐性领导。在领导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被领导者而不是领导者。领导者提供服务,提供支持,提供环境,提供条件,被领导者感觉不到被管理、被引导、被带领、被影响,然而早已有之的领导作用却已施加到了他的身上。从这个角度来看,现代学校治理中的校长角色用一个词来描述,实在合适不过,这个词就是“隐形人”。
参考文献:
1.《学校管理》2020年第2期;
2.《中小学校长》2019年第12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