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情境教学 优化美术课堂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黄华英
[导读] 想象力的培养,开阔和利用是美术师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各种情境载学,进行探索性、综合性的课堂活动,有意义地挖掘和培养学生想象力,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城东小学    黄华英   364200

摘要:想象力的培养,开阔和利用是美术师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各种情境载学,进行探索性、综合性的课堂活动,有意义地挖掘和培养学生想象力,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景教学  课堂教学  情境创设
        怎样才能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情境氛围,让学生孩提时就喜欢涂鸦的天性迁移到绘画活动中去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教学中体现的。
        一、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领略艺术魅力
        多媒体是视觉,听觉,动画等多元化的方式给孩子们带入了特殊的一种审美时空,音乐动画,电影它是一种时间和视觉的艺术,在这过程中他可能更加立体更加丰富细腻地将孩子们带入一个某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打破了学习者学习对象过程当中受到老师这样的一个视觉体验的壁垒,让学习者更容易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学习物象丰富多元的世界。
        视听体验特别符合当下先进媒体技术审美学习过程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也是最接近当下儿童学习事物的一种学习媒介,所以试听的介入对孩子们感受情境的这种真实感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影响力。
        由于视听体验的抽象力和抒情性,因而使人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能产生相应的联想和想象。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播放一些歌曲旋律,让学生在曲子形象的感受中,塑造美术形象,通过视听体验与美术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感受不同艺术的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在上人民版第十八册《动物王国》一课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随着背景音乐响起,我的故事便讲开了……这时,每个学生都闭着眼睛,脸带着微笑,从他们脸上,我读出了兴奋和惊奇,我知道,随着音乐的响起,我已经把他们带进了一片美丽的大森林,大森林里正举行一场选美大赛……他们个个都玩得非常开心。当音乐结束时,整个教室鸦雀无声,大家好像还沉浸在其中似的。“能告诉老师你们看见了些什么吗?”随着我的悄悄引导,教室里一下子又沸腾了,你一言,我一语,大各持已见,随后的创作学生天马行空,尽情发挥。这样运用乐在儿童美术中的教学,一次次地积累美感经验,促使儿童感官直觉发展到比较精微,比较敏锐的程度。他们一听到音就会感到某种色彩、线条、形状等。大脑里就会出现新命和画面,像一连串银像一连串银幕镜头。
        二、用教具创设情境,提升学生观感体验
        用教具创设教学情境能提升学生的感官体验,因为丰富的教具或者深度的教训,不单纯是学习的媒介,但更多的是能同知觉,触觉等各种方式提高孩子对事物的认知和体验,而且丰富生动有趣的教具对孩子们说他是很强的直观的视觉体验和审美提高。
        教学中的教具它本身不是单纯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是有效地打开孩子们学习的密码,通过老师的一种展示,观赏和分析,能够更加直观地让孩子们有效地去解释事物的原理面貌,特别适合以作为导向的美术学这样的学科。
        例如上《奇石》一课,可以通过视频欣赏太湖石或者其他彩色的石头,但是教师如果能带上真正的奇石让孩子们去看看,摸一摸,感受着奇石斑斓的色彩,丰富的肌理以及独特的造型,通过直观的欣赏孩子们觉得奇石不是离他们非常的遥远,而离他们是非常地接近的,这节课的另一个重点是要感受太湖石的“廋,漏,透,皱”,在课堂上老师搬上一座太湖石,让孩子们亲眼目睹从不同视角去观赏,品位太湖石的“瘦,漏,透,皱”各种问题,这种教学的优点就是能够有效地让孩子多角度的品位到一个事物的多面性,它可以有效地解决了图片在审美当中的单一性,让孩子们可以通过触觉去触摸太湖石体味到它的皱如老人脸部皱纹的特点,从这个概念由抽象走向了一种具象的体验过程,这种教具的直观的展示它就是一个最好的审美途径,而且对孩子们能够更直接接近这种审美对象起到很好的感知铺垫。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乐学了,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从而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使用投影片,显微镜等多媒体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很快进入愉悦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奋点”,诱发学习兴趣。


他们会以饱满的学习情绪,自我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晓之以理”奠定良好的基石。
        三、用游戏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学习快乐
        利用游戏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一种快乐,因为游戏它可以接近儿童的学习心理和活动方式,游戏对学生认知事物,接触新的事物过程当中,它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因为游戏是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互动性,游戏既是真正的儿童的天性,也给儿童认知事物提供了一个趣味性的开端,游戏的介入让孩子们在玩当中体会到不再是那么的枯燥,而且觉得能有趣和快乐感。
        法国哲学家蒙田曾说:“孩子需要的不是灌输,而是激情的激发。”有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学生会因教学中的游戏形式的新而感兴趣。每个孩子都很有表演欲望,渴望展现自我,活泼的游戏既能吸引孩子们自觉参与又能为孩子们提供机会。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攒他们的表满天赋,把他们推向美术课堂的舞台。
        我在上美术课《好玩的曲线》一课中,好多孩子不会画,想象不出线条的样子,于是我采取亲身体验,游戏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把老师准备好的矿泉水瓶,往地上洒水,撒出曲线,孩子们顺着我洒的路线走,通过游戏和亲身体验,让孩子们理解曲线,改变了原来课堂上的枯燥讲解,触动了孩子们的视觉神经。
        四、用角色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多彩
        生活角色令学生好奇,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不同的生活角色,课堂才有生命的灵动。众所学学习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学生生活的地方有心人、让生活角色步入美术课堂, 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有效。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试对让们的美术课堂一旦和学生的生活发生“碰撞”、“重叠”,美术学习被纳入其生活中,课堂才有生命的灵动。众所周知,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学生生活的地方,只要教师是有心人,让生活角色步入美术课堂,通过角色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在角色中感受世界、感受生命,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
        例如在上《小小食品店》一课时,为了促进学生的互动,我创设了与儿童生存能力发展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景。在教学上教学生运用各种搓,捏,压得方法制作各种精美的“食品”后,我引导学生把“食品”分类,举办“美食节”。学生开起各种美食店,同学们开始扮演各种角色,有的扮演顾客,有的扮演营业员,有的扮演经理,不同的角色扮演者分别各自介绍自己的食品特点,或购买的理由,把各自作品的外形特征,色彩搭配等特点,说的好的学生获得“美术家”的称号,而优秀作品的制作者也被称为“艺术大师”。学生热情高昂,兴奋不已,因为融入生活,扮演各自不同的角色,得到更多的体验,也因此有了更多的发现,教师及时给予鼓励与评价,在角色中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鉴别,判断能力都得到很好的提高。
        五、用感官创设情境,让学生获得身心的和谐
        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见之、触之、尝之、嗅之、听之,设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知觉器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学生对教师提示的内容进行感觉、知觉、表象的认识,并在学生已经积淀的理智、情感的基础上作审美认识感受,它最显著的特点是直接性。如:让学生闭上眼睛,在教室中洒点香水或者空气清新剂等有气味的东西,让学生边闻边想,刺激孩子的嗅觉系统。然后通过交流、反馈,便开始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所闻所想。又如“在一个”在不透明的袋子里放入一个造型不规则、变化丰富的物体,让学生触摸、感受,刺激他们的触觉系统,因经过一番引导之后,便开始大胆描绘……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使教学充分发挥育人的功能。
        想象力是人人都有的,只有创设更多情境教学,点燃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宝贵创造火花,优化现代美术课堂,才能培养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善霞.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有效提高小学美术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
[2]邵亚文.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05)
[3]戴锦贞.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6(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