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构段方法,培养关键阅读能力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7月上   作者:李洋
[导读]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落实这个语文要素,教师可以结合三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引导学生先读懂课文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学习作者表达的顺序性和层次性,再指导学生从基本的构段方式开始,迁移运用,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  李洋    215021

摘要: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落实这个语文要素,教师可以结合三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引导学生先读懂课文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学习作者表达的顺序性和层次性,再指导学生从基本的构段方式开始,迁移运用,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关键词:意思  构段  语言  表达能力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落实这个语文要素,重点是让学生读懂课文构段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课文在构段中常用的方法,以及作者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进行有层次的表达;还要能“把一段话写清楚”,即根据一个主要意思,采用一定的构段方式,有层次地表达,把话说清楚,把事说明白,把物写清晰。这个单元三篇课文中段落的构段方式都比较清晰,是学生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写清楚的重要范例。教师应以课文作为范例,可从以下的教学路径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一、识别特殊句,读懂构段方法
        三年级阅读教学的教学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认识中心句,了解中心句在自然段表达中的作用,以及学会借助中心句概括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第三单元说明文中有许多自然段是总分结构。具有这样结构的自然段全段内容都是围绕第一句的中心句进行描写,有条理地说清楚第一句话意思。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先引导学生认识中心句,体会自然段是围绕着中心句去写。
        例如:教学《赵州桥》第二自然段,教师先引导学生读文思考并说一说赵州桥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学生在交流中,认识到赵州桥是一个创举,且雄伟。教师再相机引导学生理解全段围绕着第一句话来写赵州桥很“雄伟”,并指出这样的句子就是中心句。然后,教师指导学生画出中心句,教师朗读中心句,学生朗读其他句子,感受自然段的总分结构。教师引导学生从关注首句迁移,再找一找课文中其他相同结构的自然段与句子。
        这样教学活动紧紧围绕着“读懂特殊句,认识中心句,理解总分的构段方法”的教学目标,通过读书感悟、对话交流等语文活动,体会作者围绕一个意思来写一个自然段的表达方法。在学生初步感受与认识总分构段方法后,教师又指导学生迁移运用自己的认识,找一找文中其他总分结构的自然段,增进学生对总分构段方法的理解。
        二、理清层次性,学会有序表达
        “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写清楚”的“清楚”应包括着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条理性。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有条理,有层次地表达一个主要意思,应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围绕着一个意思,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体会其中的先后顺序,使语言条理清晰。
        例如:教学《赵州桥》第二自然段,教师先指导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话分别写什么内容?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教师再引导学生理解先总写赵州桥非常雄伟,再从桥的长、宽。第三、四句主要写了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没桥桥墩,一个大桥洞,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第五、六句主要写了桥的优点。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读悟作者表达的顺序:主要是按照从上到下,先写桥面,再写桥洞;整个自然段,先介绍桥的基本概况后,再写桥的特点。从而总结出语言表达的规方法:无论要说什么内容,都应有一个顺序,才能有条理,以及在介绍事物时候,先说概况(样子、构造等),再说特点等。
        “怎样写清楚”是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难点。以上教学活动,从指导读懂每一句话开始,理清作者围绕一个意思表达的顺序,最后再总结语言表达的基本规则,让学生认识到:
        当语言有“序”了,才会条理清晰,从而突破了教学语文要素中的难点。
        三、渗透说明方法,读悟表达效果
        例如:教学《赵州桥》第二自然段,教师先引导学生读文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再指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与“桥很长,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的区别,认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体会列数字说明方法表达效果。最后,教师选取学生最熟悉的教室长度与课文中的数字进行比较,计算出课文中长度相当于多少个教室长度。在对比中,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赵州桥的长和宽。教师再引导学生想象在古代建造工具非常简单的情况下,工匠们却能建造雄伟的赵州桥,真是一个奇观,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以上教学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段特点,抓住课文中的数字,让学生从数字中直观地认识到列数字说明方法,体会到列数字的表达效果,也让学生认识到要把表达的主要意思说清楚,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说明方法。教师还挖掘用“数字”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四、重视随文练笔,提升表达能力
        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就是让语文要素成为学生的关键阅读能力。学生在充分体会到作者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基本方法后,需要教师组织适切的迁移运用,随文练笔,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围绕一个意思说具体、说条理,说清楚。本单元的说明文均有可以安排学生进行随文练笔的教学资源。教师在研读教材后,可以相机安排练笔语文实践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教学《赵州桥》第三自然段,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主要通过描写桥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来说明赵州桥的美观,再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用“有的……有的……有的……”来连接最精美的三幅图画。在男女读、分小组读等读书活动中,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最后,教师创设情境,指导练笔: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许多事物同时出现的场景,要把它介绍清楚,可以像作者一样使用“有的……有的……有的……”连接词。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来写一写大家熟悉的一个场景:我们的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有的(     )有的(    )有的(     )……所有的人都(       )。
        综上所述,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教师要着眼于引导学生读懂作者是如何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重点学习作者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构段方法,明白作者表达的顺序性和层次性,以及运用的说明方法,贵在随文练笔,迁移运用,有效落实语文要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