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随童心,“程”现精彩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7月上   作者:曹苹
[导读] 活动结合幼儿的兴趣、需求、情感、经验等,围绕“铺路”这一主题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我们开展了与“铺路”有关的主题或实践活动,让幼儿对幼儿园的路及修路的过程等方面感兴趣,充分利用相关资源,在与环境的有效互动中,引导幼儿多通道感知,多元化表达,在欣赏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的事物时,关注多种材料的特征,自己动手解决找平、固定、分布等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修建一条属于他们的路。

昆山高新区新华舍幼儿园  曹苹  215316

活动结合幼儿的兴趣、需求、情感、经验等,围绕“铺路”这一主题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我们开展了与“铺路”有关的主题或实践活动,让幼儿对幼儿园的路及修路的过程等方面感兴趣,充分利用相关资源,在与环境的有效互动中,引导幼儿多通道感知,多元化表达,在欣赏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的事物时,关注多种材料的特征,自己动手解决找平、固定、分布等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修建一条属于他们的路。
关键词:材料  规划  课程  游戏
        最近户外区域游戏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孩子们在屋前炉后、童画花园等游戏区玩得不亦乐乎,突然麦琪“哇!”的一声叫了起来,原来前天下雨,泥地上烂烂的,还溅起了泥浆,文熙还差点摔倒。于是,孩子们随手拿着块草皮简单的铺了一下,但这也不是长远之计啊!游戏结束后孩子们决定自己动手来修路。
        一、观察比较,丰富前期经验
        1.观察、了解幼儿园的路
        孩子们在幼儿园了走一走,看一看,原来出了教学楼地上就是瓷砖路,屋前炉后那有鹅卵石和石板路,犁地耕田筛土那里是砖块铺的路,还有木板路,我们的操场是塑胶路,摸上去软软的,太阳晒了以后很烫。露天乐吧那里还有木桩路;白厢泥巴区是一大块泥地,只有几块圆形石板,踩上去还不稳;童画花园那有一块水泥路,走过的时候有很多灰尘飘起来……
        2.比较、统计幼儿园的路
        孩子们通过在幼儿园里观察、比较、统计,最后发现:幼儿园里一共有10条不同种类的路。铺路的材料有木桩、木板、石板、石块、瓷砖、砖块、水泥、假草皮等。有的是一个接一个连续排列的;有的是铺成直直的路;有的因为旁边有东西所以路是弯弯的;有的间隔着一些距离;有的路设计的很漂亮……屋前炉后的鹅卵石和石板路最长,材料也是最多的;操场的塑胶路是面积最大的;露天乐吧的木桩路是间隔最远的。
        二、调查规划,合理启动项目
        1.实地调查,准备修路
        到底适合什么样的路呢?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铺路?铺路之前,项目组成员先进行了细致的准备工作,查阅资料,找到了更多铺路的不同方式,并将照片带来和大家分享。最后达成共识:水池边需要一条平平的、不能露出泥土的路,最好还要防滑,如果是一条漂亮有艺术的路就更好了。通过采访、查阅资料,我们了解到沙子、水泥要按照1:2或1:3的比例调配。于是,我们1桶水泥,就配2桶半的黄沙,再加入水进行搅拌。
        2.设计规划,选择方案
        第一组
        铺路材料:木棍+木片
        铺设方式:3列木棍3列木片的排序
        第二组
        铺路材料:方形石块+小草
        铺设方式:方形石块紧紧贴着排列,两边种小草
        第三组
        铺路材料:圆形石板+小石子
        铺设方式:先固定圆形石板,再用小石子填满缝隙
        第四组
        铺路材料:资源区的所有材料
        铺设方式:各种材料按类型集中铺满区域
        经过小组成员们的介绍和分享,孩子们为自己喜欢的设计进行投票,最后选出两个方案进行施工。
        3.分组开工,实践修路
        户外游戏区有两处水池旁需要铺路,于是孩子们决定分组开工。两个施工队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实践:需要铺多大面积的路?需要多少材料?怎样把材料运过来?铺不平怎么办?如何把材料固定?他们根据设计图寻找所需要的材料,童画花园的墙角边有很多圆形石板、砖块,仓库里还有些假草皮,缺少的黄沙、水泥、砖头就请园长妈妈帮忙。
        (1)运材料的方法。



        有的说可以用小推车,也可以一个接一个来搬,这样就不累了,实在搬不动的还可以叫人来帮忙。单人搬、双人抬、接龙传、小推车,孩子们干得热火朝天,很快就把材料运了过来。
        (2)铺材料的方法。
        第一组:方形石块+小草路
        问题1:砖块花纹是怎么铺出来的?
        解决方法:第二排的第一块砖不能从边上开始,要缩进去一半。
        问题2:靠近边上的地方放不下一块整砖怎么办?
        解决方法:把整砖敲成两个半块。
        水泥太黏了,邀请夏爷爷来帮助我们搅拌均匀。
        问题3:砖块粘不上怎么办?
        解决方法:请教有经验的叔叔,原来在水泥上划一些条纹,可以增加砖块和水泥的粘合度。
        问题4:水泥很快就会干掉,该怎么办?
        解决方法:分工合作,有的人负责铲水泥,有的人负责方砖块,总之拌好的水泥要快点用完哦。
        孩子们发现,用水泥铺出来的砖头路好结实,走在上面稳稳的,一点都不晃。
        第二组:圆形石板+小石子路
        问题1:需要多少圆形石板?
        解决方法:孩子们认为石板太重,不方便搬到屋前炉后的水池旁去比一比、试一试,于是他们决定先测量石板的宽度,选择了方便连接的吸管进行测量。
        问题2:为什么同样的圆形石板,大家量出来的宽度是不一样的呢?
        解决方法:孩子们把圆形石板靠墙,测量墙边到石板边缘最长的距离就是石板的宽度,也就是直径。
        问题3:怎样知道空地上最多能放多少圆形石板?
        解决方法:把测石板的吸管放到屋前炉后的水池边空地上比一比,然后一条(一块石板长度的吸管)接着一条放就能知道放几块啦!
        问题4:量水池边的长度,吸管要从哪里开始放呢?
        解决方法:先在需要铺设石板的空地上插上树枝标识出来,然后从一边开始一根接着一根往另一边铺。
        问题5:放三段吸管边上还剩一些,放四段吸管又放不下,这可怎么办呢?
        解决方法:孩子们在最开始的地方留一点距离,每一根吸管中间也留一点,中间空的地方插上标识,分散着放三块石板也很漂亮。
        三、回顾分享,解决克服困难
        1.凹凸不平的路面
        当孩子发现新铺好的石板路站不稳,接水的时候容易摔跤。大家观察比较,找到了原因:石板比较高,而小石子却很少,也很矮,高低不平就容易摔跤。确定路是否平整,可以拿一个球放在上面,如果它滚来滚去,就说明不平。还可以用一块长木头搭在两块石板上,如果有一边翘起来就说明不平要垫高。此外,再铺点石子,用木块推开,如果不平石子就会掉进去。所以铺路要“找平”,我们可以多铺点小石子,让石子和石板一样高,或者把泥土铲掉一些,让地基下沉。
        2.维护刚铺好的路
        刚铺好的水泥还没干,踩上去鞋子会变脏,也会破坏路,那就拉个警戒线、做个提示牌来提醒大家吧!当两块竣工的路牌张贴出来时,大家又开心又骄傲。在这次的修路活动中,孩子们亲自动手铺了两条不同的路。防滑、安全、漂亮,再也不用担心会有人摔跤,鞋子脏啦!
        3.师幼共建成长之路
        幼儿在“规划设计——探究实践——回顾分享”连续、反复的过程中,在一次次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中,建构新经验;教师在“尊重并相信、支持并推动、梳理并拓展”的过程中见证了幼儿的成长。
        愿孩子们的成长路上不断收获不断进步!也愿我的幼教之路一路芬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