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数学课堂注意力的现状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蔄辉霞
[导读]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中职学段是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中职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错误的认知观念,认为数学学习在自己的学习生涯中并不重要,因此,很多中职学生也就不会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数学课堂上。

潍坊市高密中等专业学校    蔄辉霞   261500

摘要: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中职学段是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中职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错误的认知观念,认为数学学习在自己的学习生涯中并不重要,因此,很多中职学生也就不会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数学课堂上。由于这种错误学习认知的存在,导致中职数学教学课堂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会影响后续学生生活常识的累积。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堂;注意力
        引言:数学是一门与中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按理来讲学生应该对这门课程很有兴趣,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由初中向中职过渡的过程中,心态还未完全改变,学业压力却骤然增加,在课堂上常常心不在焉,注意力分散的现象严重,虽反复提醒反复强调也不见效果。因此,激发中职生的兴趣,调动中职生的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创建"高效课堂",显得格外重要。
        一、中职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现状
        注意力具有四个特性,即注意力的广度、注意力的稳定性、注意力的分配、注意力的转移。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因此,在进行日常的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如何使用有限的注意力进行高效的工作和学习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就中职学生而言,在课堂中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表现就是学生的听课质量。注意力作为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教育教学方面是一个绕不开的高墙。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在同时注意多个目标的过程中,总会出现某一个目标的阶段性忽视。因此,在面对多个目标时,如何进行注意力的分配是工作学习效率提高的关键。学生注意力的转移表现在上课和课间两个状态方面,在学校的教学中每一节课与每一节课之间会存在下课休息时间,这段时间是学生休息玩耍的时间。面对枯燥无味的上课时间,学生更喜欢的是下课的无拘无束,这就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休息时间结束时,注意力还无法转移到课堂上,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注意力不集中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因为学生没有紧迫感,在没有时间限制的情况下,学生会不由自主的懒散。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课堂练习进行时间的限定,并且设有惩罚措施。通过时间的设定让学生产生紧迫感,让学生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注意力得到高度的集中。
        二、培养中职学生数学课堂注意力策略探讨
        (一)注重实验教学,广泛联系实际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程期待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数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数学是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在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的,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等,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也可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知识。数学科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教师也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在讲解知识时广泛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产生兴趣。课堂上切忌仅讲知识性的内容,否则学生的注意力会很容易分散。


而在讲知识的时候串进与生活相关的实例,或者是通过常见的生活实例讲解知识,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利用多种教学媒体教学
        学生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使用多媒体、模型等辅助教学,展示复杂过程,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也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数学作为一门注重逻辑和思维的学科,本身就是较为枯燥无味的。因此,想要在数学课堂中培养中职学生的注意力,就需要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相应的辅助,让学生对数学课程感兴趣,其次是需要让学生能够听懂学懂。只有这样才能够在长久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良好发展。
        (三)采用机智活泼的教学语言
        教师的语言在课堂中有很大作用。上课时,如果教师神情严肃,语言死板无趣,则必然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或思想开小差;如果教师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形象,那么课堂气氛也会很活跃,学生的积极性也会高涨。数学中有些内容会枯燥无味,讲解起来比较复杂,如果此时教师的语言还平淡无力,那么学生的注意力肯定会分散,学习的效果自然不会好。但如果教师讲得幽默有趣,往往会得到奇效。
        (四)充分发挥中职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教学观念中,课堂就应该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老师是课堂的主体。而现代教育中却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老师是伴奏者而非独奏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探索者。在数学教学中,更应该如此。数学中有很多探究性的知识,教师应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材料、工具和线索,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通过自己的活动去探索、发展,这样所获得的知识会比被动灌输的知识印象更深刻,理解更透彻。学生在课堂上需要自己去探索、发现,自然就没有机会开小差,注意力自然集中起来了。中职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很难做到45分钟都高度集中。作为教师,要创建"高效课堂",首要任务就是要设计好自己的课堂,采用一定的方法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尽量将讲授的时间控制在35-40分钟以内,剩下5-10分钟让学生自主消化并巩固。当然,学生也应采取措施,帮助自己集中注意力。总之,在课堂上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应时刻跟着老师的思路,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索。如果注意力不集中,老是分神,自然会学不好。俗话说"注意力是智慧的门户",强调学生养成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不仅仅能让他们学好知识,更重要的是这种好习惯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生要学有所获,教师要教有所成,与教师心态及所付出的努力是密切相关的。中职数学教师必须要备好每一节课,用生动的、充实的课堂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把课本中的数学知识学好学活,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敏.提高中职生课堂注意力  打造“高效”数学课堂[J].文理导航(中旬),2016(06):31.
[2]徐长俊.中职学生数学课堂注意力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2(06):161-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