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7月上   作者:瞿丽晓
[导读] 疫情给学校班主任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也带来了良好的机遇。网课是疫情期间孩子们的主要学习方式,如何运用健康的信息文化占领阵地,如何保证中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具有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成为班主任工作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任岩松中学   瞿丽晓  325000

【摘要】疫情给学校班主任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也带来了良好的机遇。网课是疫情期间孩子们的主要学习方式,如何运用健康的信息文化占领阵地,如何保证中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具有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成为班主任工作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
【关键词】网课 计算机  班主任工作
        我们的学生会用计算机在学习和生活中进行各种活动,他们学什么内容、用何方式学习、学到什么程度等都有自选择主权。班主任一定要积极、责无旁贷地加以引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拒绝那些不文明、不健康的信息,开展信息教育、网络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
        一、利用网络资源,使其成为班主任工作的信息渠道
        如今的中学生,只要条件具备,大多对网络喜好有加。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是改进和创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手段,网络运用得当,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
        1、正确处理网络和其他教育资源的辩证关系。笔者平时比较喜欢浏览教育等网站,那些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博文和平时工作的心声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收获真是不少,能使自己在网络中不断成长,不断丰富自我。
        2、注重网络主流文化建设。网络文化以其多元化、海量信息的特点显现出蓬勃的生机,为学生闲暇生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班主任应该以全新思路加快信息化进程,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和组织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活动。
        3、正确引导学生上网。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上网、找资料是当今青少年成长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其负面影响也日益被全社会关注。增设任务要求学生不是随随便便上上网,看看图片,而是要求他们用心去感受图片,引导学生上网,明确上网的目的性。
        4、构建网络家长平台,实现健康上网。家长对孩子使用电脑的态度往往有两个极端,对孩子上网要么无条件地支持,认为电脑、网络是好东西,可以让孩子学到知识,买电脑、用电脑全由孩子说了算,听之任之,不对孩子提出任何条件;要么一味拒绝,认为网络是洪水猛兽。其实这些做法都是不正确的。作为班主任,要指导家长在家监督与辅导孩子上网,协助孩子管理时间,避免他们沉迷于电脑中,了解孩子使用电脑的用途、指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来吸收正面的资料。
        二、制作教育课件,使其成为班主任工作的技术手段
        在E时代,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德育课件开展班主任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效果是显而易见。信息技术增强了交互性,增加了学生的主动性。课件以生动、直观、立体、超文本的教材呈现方式,增大信息密度,提高效率,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较好地丰富和增强知识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充分传达教育意图,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1、运用德育课件传授道德知识层
        三月份是学雷锋活动月,1963年,毛主席写下“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著名题词,自此,每年3月5日全国都会掀起学习雷锋的热潮,至今已有47年。为了更好地宣传这一活动,制作课件,对学生进行深刻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不可缺少的德育工作。


        2、运用德育课件内化道德情感层
        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必须要全面了解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方面,道德情感对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传授道德知识层的基础上,接着要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运用课件创设具体的情境,使抽象文字、数字、说理变成有血有肉的鲜明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的乐曲,翔实的材料,充分的数据图表使学生形成直观的情绪体验,产生情感的共鸣,思想感情道德情操不断得到感染、启迪、升华。


        如今这个时代,当“犀利哥”都可以在网络上大红大紫的时候,大家感叹这个世界究竟怎么了?不管这是在追求一种个性化的东西,还是一种虚假的社会热点,社会审美和道德观念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即便雷锋的事迹不再为人津津乐道,班主任也一定要坚守学校的德育阵地,不能忘却对助人为乐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教育学生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都应该发扬雷锋精神,而且这种传承和发扬,不应止于“学雷锋日”,更不应是作秀,而应是发自内心的一种道德情感,而这是永远也不会过时的。
        3、运用德育课件外化道德行为层
        所谓外化过程,就是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后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只有当学生具备一定的道德知识和道德情感积累后,使之体现于道德行为时,德育目标才能实现,即达到了知行统一。而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班主任要能巧妙运用课件,会在知行转化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在信息时代,班主任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重点,以增强时代感、提高创造性为要求,对学生实施科学的网络信息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网德教育活动,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他们形成健康的道德观念,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涛 班主任工作新论
2、李伟民 网络时代的中小学德育
3、中小学教学研究
4、闫赫 现代教育研究
5、续梅 中小学德育: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