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社会培训的意义、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7月上   作者:赵澧 肖云露
[导读] 社会培训是中职学校承担的一项新任务,是一种社会责任,是职业教育改革对中职学校的提出的新要求,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途径,是实现人才强国的措施之一。

重庆市南川隆化职业中学校   赵澧  肖云露 408400

摘要:社会培训是中职学校承担的一项新任务,是一种社会责任,是职业教育改革对中职学校的提出的新要求,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途径,是实现人才强国的措施之一。中职学校做好社会培训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体现。本文分析了中职学校社会培训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校;社会培训;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社会吸引力不断增强。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学校、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为服务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为返乡农民工、高中毕业未升学学生、退役军人等提供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村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要求开展高质量的职业培训。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自2019年开始,围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职业院校在10个左右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领域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其目标在于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促使劳动者顺利地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社会培训工作的开展可扩大中职教育的社会影响力,提高中职学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一、中职学校开展社会培训的意义
        1.中职学校开展社会培训是职业教育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职业教育要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和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这些都说明了社会培训是职业学校承担的一项社会责任,一项工作任务。这既是教育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体现。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提高人才质量。这就需要对企业员工进行专业的培训。虽然有些企业可以自己培训,但根据调查发现:第一,很多企业它们不具备培训能力,有师傅但是没有专业的教师,这些师傅自己会做但是不会教。即使会教也是技术层面的,意识观念上无法引导新员工。第二,企业员工的流动性较大,刚培养出来就可能跳槽了,因此企业不愿意花精力来培养员工。尤其是一些新专业,新技能。中职学校就可以利用专业课教师和实训场地,承接企业培训,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促进城镇化建设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随着我区乡村旅游的兴起,让更多农民加入到旅游业的队伍中,但他们缺乏文化知识、专业技能、服务意识,导致服务质量不高。中职学校可以利用文化资源、教师资源和技术资源对农民工进行短期培训,让大家掌握专业技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加快农民工进入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增加他们的社会竞争力。
        2.开展社会培训是中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1)促进中职学校发展。开展社会培训能促进专业课教师的成长,促进校企合作,为开发实训教材提供素材,同时还能提高中职学校的社会形象,扩大中职教育的影响力。
        (2)市场需求为中职学校开展社会培训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随着国家的惠民工程和扶贫政策的实施,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社会培训的需求大幅度增长。中职学校可以抓住契机发挥中职学校的师资优势和实训条件优势,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社会功能。



        二、中职学校进行社会培训存在的问题
        1.意识不到位
        在开展社会培训的过程中大多数参与培训的老师都是被动参与,完成学校下达的任务。没有积极主动的意识,没有意识到社会培训是职业学校的社会职责。
        2.教学内容的选择有待商榷
        社会培训大多是短期培训如同吃快餐。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将理论和实操进行合理的分配,使其营养均衡,内容如何取舍值得商榷。
        3.培训期间管理有待提高
        参与社会培训的大多是成年人,他们会带来一些社会习气,学习时间不能集中,随意散漫,思想较复杂,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4.校企合作有待拓展
        大部分中职学校与企业联系还不够密切深入,教学与就业出现脱节现象。学生实习的对口企业不多,实习留在企业的学生也不多。如果进行社会培训,还需要与更多的企业加强联系与合作。
        三、中职学校进行社会培训的对策
        1.了解政策,转变观念
        做好社会培训,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要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关注是市场需求和相关政策,争取政府支持,制定培训方案,提高培训质量。二是拉动教学改革和校本课程建设。
        2.针对需求制定培训内容
        社会培训的时间短,但是又要出效果。所以培训前一定要和企业进行沟通,确定培训主题及重点。合理安排培训内容,确保培训质量。培训结束后进行跟进回访,根据学习内容在工作中的落实情况进行补充指导,真正提高培训质量。
        3.加强管理,保证教学秩序
        社会培训的对象都是社会人士,管理难度较大。为了保证学习质量,要建立考勤制度,要求学员服从管理,保证教学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4.建立培训师资队伍
        建立专门的培训部门,培养一支培训师资队伍,在保障学校的正常教学的同时,完成好社会培训工作。
        5.加强行业联系,了解市场需求
        只有与企业密切联系才能了解行业发展和企业的用人需求。中职培训教师才能明确社会培训方向和培训内容,才能培训出符合企业要求的学员。这有助于提高企业满意度,增进校企之间的合作。
参考文献:
[1]中职学校开展社会培训的意义、问题及对策   邢芳2019(11):30-31.
[2]中职学校开展社会培训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李慈云2013.12
[3]中职学校社会培训职能研究       闻秀丽2018.12
[4]积极参与促进转型——嘉兴中职学校社会培训初探    周璟   2015.08
[5]中职学校开展社会培训的市场分析     马静茹    2015.06
[6]中职学校面向社会开展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的  曾静 曾兴平  2014.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