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蒋陈洁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7月上   作者:蒋陈洁
[导读] 数学作为一门逻辑严谨、系统清晰的学科,对思维能力有着高于其他学科的要求。而小学阶段作为思维能力形成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培养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学生必须充分细致地利用好数学这门学科来形成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

浙江乐清市蒲岐镇第二小学   蒋陈洁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逻辑严谨、系统清晰的学科,对思维能力有着高于其他学科的要求。而小学阶段作为思维能力形成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培养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学生必须充分细致地利用好数学这门学科来形成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数学是一门结构严谨的科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属于逻辑学的范畴。数学为逻辑学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理想的模型,而逻辑学的运用则为数学的研究提供了达到本领域自由王国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方法,学习、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逻辑思维的过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系统化、具体化等思维活动贯穿于学习数学知识的全过程。可以说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核心,它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认识世界,表达思想有极重要的意义。因此,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
        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逻辑思维能力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若是缺乏必要的逻辑方面的训练,便无法有效地发展创造性思维,更无法具备一个人才所必须拥有的创新能力。
        其次,逻辑思维能力对于一个人的理性思考、条理性地表达以及事物的认知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可以说,逻辑思维能力会对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最后,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是属于基础教育的环节,所以基础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后面的高等教育环节,甚至关系到一个人是否能够成才。
        综上,作为刚刚接触知识的小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都还不成熟,所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对他们思维的形成、发展以及成熟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1教师教学关注思维过程的形成
        小学生有了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对于事物的观察并不深入,无法掌握其重点,也不知道如何展开观察和概括,通过其他信息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式。由此,老师必须借助举一反三的事例,介绍一些可参考的事物进行分析推理,让学生学习其他与之相关的知识。
        例如,在对多面几何图形进行讲述时,让学生探究图形当中的三角形数量,学生都会有相当浓厚的兴趣去数数,然而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多数或是漏数的情况,通过多次尝试,强化学生的学习印象,教师将最基本的方法传授给学生,才能够让学生的逻辑思维更清晰明确。
        (二)调动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在原有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当中,往往仅会教授一个知识点,而并不延伸学习,它更侧重于集中教学,而并未关注每位学生的差异性。因此在数学课堂当中,使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就非常关键。



        通过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并且结合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利用发散思维从多角度来看待问题,获得不同的思考结果,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效,通过细致观察学生学习能力的转变,在合适阶段提供学生提升的机会,设置相应的考核习题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在学生努力过程当中调动学生学习的潜力,刺激学生勇于尝试更高难度的习题解析,引导学生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对于没有及时完成阶段性学习目标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与帮助,引导学生正确的总结和学习积累,利用正确的学习方式,避免学生出现自我否定、失去学习兴趣的不良情况。除此之外,老师应当基于学生学习进度的观察,对教学安排、学习任务以及学习目标进行调整。
        (三)开展小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惰性,严重影响学习效率,导致学生个人在题解过程中容易遇到阻碍,而在小组学习中,一方面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监督措施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踏踏实实地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在遇到的情况下,可以综合多个学生的逻辑思维结果,更容易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力。
        例如教师可以将班级同学按照4人一组的形式进行分组,4人按照圆形的形状安排位置,在自习课和讨论课中共同学习,如果学生发现同组内的其他同学有走神或者是抄袭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可以通过提醒的方式鼓励周围学生好好学习,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学生之间可以以一种合适的音量进行讨论,在小组合作之下,如果仍然未能解决问题,可以寻找教师提供引导方向,在小组讨论中不断地发现题目的信息点,进而综合应用已知条件进行解题。
        (四)重视语言表达,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思维和语言之间本身就具有直接联系,就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来说,以语言表达契机给学生提供逻辑思维训练的机会其实是落实逻辑思维养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这启示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指导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语言表达契机。
        以数学定律与公式教学为例,在教学开始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说理训练,比如“梯形面积”的课时知识教学中,我们在课前可以准备两个相同形状的梯形组合成平行四边形,然后引导和鼓励学生结合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梯形面积公式。这个过程给学生提供小组讨论的机会,获得答案之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成果汇报,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语言表达空间,最后顺利得到梯形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以语言叙述形式表达自己的思维推理过程,显然是引导学生形成逻辑思维的有效路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培养数学逻辑思维的重要作用,并在课堂教学当中充分重视改善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后也应告知学生坚持独立思考数学问题,以便能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高辉平,刘广丽.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73.
[2]王秀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名师在线,2020(16):35-36.
[3]韩久红.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7(18):105-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