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的方法探究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7月上   作者:黄庆新
[导读] 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对我国的教育行业有极大的影响,家长尤其关注孩子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希望孩子通过数学学习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从而使学习效率得到大大提升,以及学生学习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所以,小学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转化思想的方法进行教学,非常有利于学生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转换思想及方法进行学习,小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其渗透在数学的教育教学当中,

广西蒙山县蒙山镇第二小学  黄庆新   546700

摘要: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对我国的教育行业有极大的影响,家长尤其关注孩子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希望孩子通过数学学习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从而使学习效率得到大大提升,以及学生学习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所以,小学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转化思想的方法进行教学,非常有利于学生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转换思想及方法进行学习,小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其渗透在数学的教育教学当中,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关键词:小学 数学 转化思想 渗透
        前言:转化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思想方法中起着重要关键的作用。它是从一种形式变成另一种形式的思想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快速的将学生已熟知的经验和知识转化成新学的知识内容。这有利于学生快速对新知识进行掌握,并使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接下来,文章将深入探讨及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转化思想的方法。
        1.实现新知识和旧知识的不断转化,倡导学习新的知识。
        数学教师不懂得数学的思想方法是不行的。小学数学中包含很多的数学的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方法被认为是目前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十分有用的解题的方法。在小学数学中,各个知识点都是具有衔接性和连贯性的, 一般情况下,原有的知识点转化成为新的知识点,这就是转化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渗透的体现,同时,问题的核心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找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进行新知识传授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会先引导学生回想以及复习学习过的旧的知识,将新知识和旧知识联系起来,由有关联的旧的知识点导出新知识,这样的方法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说非常有帮助,对学生的学习也起到良好的作用,巩固学过知识的同时,也使新知识的引入更加轻松,对新学知识的理解也变得容易了。
        例如,教师在传授《多边形面积》这堂课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转化思想的方法,对学过的各种图形及图形面积的算法加以复习,比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进行归纳和总结,接下来,导出这堂课要学习的新的内容,多边形是由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多种图形组成的,老师引导学生将多边形分成多个曾经学习过的图形,并运用已经学过的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之后,再将面积相加从而得出多边形的面积。这就把新旧知识点真正的串联起来,学生们既巩固了旧的知识,也便于快速理解新的知识点,真正地将转化思想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
        实现新知识和旧知识的不断转化,倡导学习新的知识。



        2.实现复杂问题的简单化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包含了非常多的计算方面的知识和多种多样的计算方法,这些对小学生来说都不是直观的,而是相对抽象和复杂的,导致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容易受限,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复杂而抽象的知识点,通过转化思想渗透的方式,不断的转变成更简化,更易于学生吸收和理解的内容。引导学生找出数学题主要的分析点,并将难点问题分解成几个容易分析解决的小的问题点,最后,再分层次逐步进行解决。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可以来看一下小学数学中的一道题:学校举办运动会,总共有256人参加,25名学生参加了跳高比赛,参加跳远比赛的人数是跳高比赛的1.5倍,而参加羽毛球比赛的人数是跳远人数的一半,问参加跳远和羽毛球比赛的人数总和是多少?这是一道复杂的应用题,首先,要分析出学校参加比赛的总人数256人,这是一个不需要考虑的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此题的关键解题的点,首先,从跳高人数来入手,可以算出跳远的人数,同时,跳远的人数算出后,参加羽毛球比赛的人数就可以算出来了。通过这一题可以看出,教师引导学生不断理清思路,找出解题主要关键点,通过层层分析,分步骤解决问题,真正实现了化繁复为简单。
        3.实现从抽象到直观的转化
        小学数学教师利用转化思想的渗透,在其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实现真正抽象的数学知识到更加具体直观的知识的转化,不断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将看着杂乱无章的知识点转化成更有序的,更易理解的知识点,这些都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不断的探讨和研究转化思想的方法在教学中的渗透,最终实现抽象变具体,杂乱变有序。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因数和倍数》教学当中,将传统的按数学思维的逻辑系统,即将除法整除约数和倍数,转变成“活动建构”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会到因数和倍数的真正含义。教师引导学生用12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摆出一个长方形,并提出问题:可以怎样摆出来?学生摆出图形的同时,举出一个相应的乘法算式。还可以引导其他学生用另外的形式摆出来,同样写出自己所想的相应的乘法算式。学生在不断寻找结果的过程中,培养了对解题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在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实现了将抽象知识具体化,直观化,也行成了学生勇于思考,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
        小学数学教师在不断的数学教学中,需要总结经验与教训,将转化思想的渗透落实到位,真正将这种思想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发挥它最大的效用,同时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培养了学生良好数学思维的形成,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化思想随处可见,它渗透到整个数学教学及学习中,是数学教学的关键的思想方法。小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转化思想的方法,使优质的教学方法不断地进一步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高翠玲.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的渗透[J].延边教报,2019,33(6):245-246.
[2]李桂琴.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的渗透与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0):80.
[3]王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转化思想[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5):243.
[4]吴梅.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方法的渗透探究[J].2018,(29):142.
[5]黄春玲.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方法的渗透探究[J].南北桥,2019,(22):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