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胡静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7月上   作者:胡静
[导读]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素质教育的冲击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因此,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小组学习的重要性,但小组学习的一些弊端也在实际教学中逐渐地显露出来,不利于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学习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解决策略,旨在促进小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瓯北第四小学   胡静

【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素质教育的冲击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因此,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小组学习的重要性,但小组学习的一些弊端也在实际教学中逐渐地显露出来,不利于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学习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解决策略,旨在促进小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在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既可以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养成合作意识。本文论述了当前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中的问题
        (一)分组不合理,小组成员随意搭配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一般按照学生的座位进行分组,这个分组主要是一种形式分组,并未真正的将学生的个性、学习能力等因素充分考虑,这种分组的后果将导致每一组的水平的差距。有些教师还会在公开课或者讨论课上临时组建小组,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与学生自愿合作相违背,无法达到和谐的小组合作效果。与此同时,有部分教师让学生自愿结组,虽然体现了尊重学生自愿结组的愿望,可是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特点等差异,导致每一组之间的差距,构成了组间不平等的竞争机制。
        (二)讨论时间不足
        因为课堂时间是有限制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流程中虽然安排了讨论的时间,可是时间非常短暂,同时因为小学生在学习上本来就非常缓慢,如果老师一直不断地在旁督促,也会造成学生在学习讨论的过程中慌张盲目,无法达到小组学习的结果。时间对小学生来讲十分重要,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也需要多留出一些时间,保证学生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
        (三)个别学生参与度不够
        合作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将传统教学当中学生的只听讲的现象改变,让学生可以真真正正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变为知识的发现者。可是从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效果上来讲,大部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还是习惯“搭便车”,只是从教师的讲解变成了小组讨论的结果,导致这个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小组成员的责任分配不清楚,个体不能在集体中凸显出来,导致学生懒散心理,影响了学生参与度。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进行科学分组
        教师在进行学生分组前必须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尤其是其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在分组时要坚持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的原则,即同一学习小组内要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有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性格外向的学生要略多于性格内向的学生。


让小组内部能够形成优势互补,切忌将同一层次的学生全部分到一个小组。这样,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在合作讨论时帮助其他学生,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为了避免一个组内只有学优生发言的情况出现,教师要控制好讨论的节奏,让其他学生能够跟得上讨论,同时鼓励其他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参与活动。
        (二)强调组内合作交流
        教师要鼓励组内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帮互助、合作交流,在组内形成积极讨论、勇于质疑的氛围,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其理清思路,提高其解题的效率。
        例如,在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不退位减法,而对于退位减法在理解和掌握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设置一道不退位减法问题,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运算上,这就保证了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的难度适中性。其次,在布置内容后,先让学生就如何解题和怎样提高解题的效率进行积极讨论,然后由教师对竖式计算的要点进行讲解,并向学生传授一些提高解题速度的方法和小窍门,之后再让小组内学生交换检查计算结果,试着让学生进行讲解,最后让学生之间相互出题,再验证答案。这样,学生在小组内就进行了充分地交流,提高了合作意识,锻炼了解题技巧。
        (三)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
        避免形式讨论设置讨论的时间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大部分教师总是预留出不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还没有深入地讨论,没有得出结果,时间就用完了。这样的讨论也无法发挥应有的价值,反而浪费了时间。教师应该在开始让学生进行讨论之前,带领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保证学生可以了解需要讨论的关键,再让学生进行讨论。而且在整个的讨论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监督,防止学生浑水摸鱼,在讨论的时间里干其他的事情,讨论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此外,在小组中选出管理人员,分工明确也是不错的解决方法。组内要自主选择组长和汇报员,相互监督,将各自的分工进行明确,一同进步。严格遵守纪律,防止出现争吵,有效地将课堂学习效率提高。
        (四)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价
        每结束一堂课,教师要根据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课程中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评价总结。让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全面发展素质。教师进行教学评价,要总结自身在课堂教学当中的改进方面,加强自身的素养,让自身的教学更有质量,更容易获得学生的喜爱。
        三、结束语
        成功的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在合作合理分组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训练计划对小组成员的合作技巧进行培训与指导,引导所有小组成员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明确合作学习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冯春花.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D].聊城大学,2014.
[2]赵艳辉.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129-130.
[3]唐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学周刊,2016(20):119-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