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的价值与实施策略 周娟娟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7月上   作者:周娟娟
[导读] 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户外混龄区是一种特殊的活动方式,实现了异龄同伴间的交互,培养幼儿集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不过,因为幼儿之间年龄差别和个体差别使其活动方式不同。所以,幼儿园在户外混龄区域活动中如何进一步落实和实施成为重要研究内容。

惠安县净峰镇中心幼儿园  周娟娟

摘要: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户外混龄区是一种特殊的活动方式,实现了异龄同伴间的交互,培养幼儿集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不过,因为幼儿之间年龄差别和个体差别使其活动方式不同。所以,幼儿园在户外混龄区域活动中如何进一步落实和实施成为重要研究内容。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混龄区;体育活动;实施策略
        户外混龄区体育活动是“育体”和“育心”的结合,对幼儿成长发展有重要作用。在实际实施和开展过程中要根据差异性、自主性、选择性的原则划分区域,保证运动功能、营造游戏情景、放置适合器材,才能实现快乐活动并凸显体育活动的价值。
        一、幼儿园户外混龄区体育活动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实现育体和育心的结合
        户外混龄区体育活动打破了传统轮班活动的方式,在活动中幼儿可以自主选择区域和伙伴,自主设计游戏活动。这种活动方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情感和性格,达到“育体”和“育心”的结合。第一,很多大龄幼儿会自主谦让或照顾较小幼儿,有组织能力的幼儿会自主带领这方面较弱的幼儿。而且有利于小龄幼儿跨年龄阶段学习,有机会和年长的幼儿一同活动。这种相互帮助的方式可以激发与调动幼儿活动自主性,让各年龄的幼儿在活动中增强信心,获得愉悦感,共同促进幼儿动作技能与身体素质发展。第二,在活动中幼儿可以借助各种材料充分发挥想象力,可以激发幼儿异龄交往与体育活动的想法。
        (二)有助于实现幼儿交互和发展评价多样化
        以往体育活动以教师为主体,幼儿处于被动地位。而混龄区域活动方式可以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一起互动,这种互动是自然的,是不受教师约束的,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新型教育理念。同时,幼儿在不同互动中扮演不同的身份,不仅有来自教师、幼儿、能力较强同伴的鼓励、肯定,还有来自小龄幼儿与能力稍弱同伴的依赖、求助,这即是对幼儿参与活动的真实而具体的反馈与评价。
        (三)有助于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和自主性
        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知识经验存在差别,故在混龄区域活动中为幼儿创造了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互动机会。如:较小的幼儿在不断的观察与模仿中激发挑战自我的信心,而年龄稍大的幼儿则会扮演起指导者的角色组织幼儿,传授活动技能并增强自身经验和技能。这种活动方式可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促进体能提升。
        二、幼儿园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实施方法
        (一)明确活动区域,确保运动功能
        第一,根据目标导向的原则划分区域。


根据各年龄段幼儿体能与发展要求,创设平衡类区域、协调类区域、耐力类区域等。第二,结合幼儿园实际场地和格局、活动项目对场地的要求划分活动区域,为异龄幼儿提供适合的交互空间。第三,充分运用器材功能合理安排区域。因为幼儿安全意识差,如果器材摆放不合理则会诱发安全隐患。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器材的功能摆放到适合的区域中,不仅保证活动安全还有利于幼儿对器材一目了然,强化区域的运动特性,实现各异龄幼儿之间的多样化交互。
        例如:每周两次混龄区域活动大循环,儿童只要听到“蜜蜂做工”的活动铃声,就会一起欢喜的从自己的教室走出来,奔向心仪的“中一班风味小吃店”、“中二班表演区”、“大班阅读吧”、“小二班娃娃家”、“小一班益智角”等活动区域,每个儿童都能在那里找到自己的同伴和活动,他们的兴奋程度令人难以置信。
        (二)营造游戏情景,推动混龄互动
        区域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活动的根本不同是低结构和趣味性,所以要尽可能以游戏的方式组织体育活动,防止活动枯燥乏味。同时还要满足混龄互动需求,教师应创设多种合作游戏活动,以防混龄区域体育活动只有混合缺少互动的问题。幼儿交互中健康成长。
        例如:以球为主线,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因地制宜的设计系列活动。小中班幼儿打破班级界限,自由组合、自由结伴、自主游戏,彼此之间在交流、模仿、学习中进行各种体育运动与游戏。孩子们在互动中挑战系列闯关游戏:拍球、运球、投球等自主穿越在各区域。教师在混班游戏中充分利用音乐控制练习节奏与密度,并根据幼儿运动的密度及时现场情况及时调整大循环中的个别活动,给幼儿不一样的新鲜感,激发运动兴趣,挖掘运动潜能,让幼儿篮球技能动作水平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选择适合的器材,实现多样化交互
        据调查,90%以上的幼儿在体育活动中仅局限于玩具。而在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中,器材不只是幼儿的玩具也是混龄交互的媒介。第一,器材摆放要凸显低结构、多元性、生活化理念,这样才能为幼儿创造更多想象的空间,调动运动积极性、培养运动兴趣。第二,重视器材的延展性。混龄活动中,因为在同一区域活动的幼儿之间差异显著,如:经验、运动能力、兴趣等。因而教师在投放器材时要选择适合的器材,结合各阶段幼儿运动需求按照由简到难的原则选择,才能实现混龄区域体育活动的多样性。
        结语:
        综合分析,幼儿园混龄区域体育活动是创造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异龄幼儿之间交往、合作、交流的重要方式。在混龄区域活动中,幼儿体验不同的角色从而在自由自在的空间中获得身体与心灵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易俊.幼儿园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的价值与实施策略[J].文渊(小学版),2019(007):79.
[2]仇云霞. 幼儿园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的价值与实施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19(031):P.36-36.
[3]雷晓静.试论幼儿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实施的价值与路径[J].中外交流,2019(027):3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