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几点心得 罗晓梅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7月上   作者:罗晓梅
[导读] 在初中语文课程中,文言文是教学的难点,多数学生在其中只能被动地接受,无法自主探究理解,教学的开展也有效率低、能力培养少的问题。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不足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从文言文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创新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境保证自主学习,教授阅读方法促进阅读理解,开展语言活动提升教学效率,开展深度学习强化思想认识,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有古文知识、个人品质和学习方法的综合进步。

四川天府新区新兴中学  罗晓梅 610200

摘要:在初中语文课程中,文言文是教学的难点,多数学生在其中只能被动地接受,无法自主探究理解,教学的开展也有效率低、能力培养少的问题。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不足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从文言文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创新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境保证自主学习,教授阅读方法促进阅读理解,开展语言活动提升教学效率,开展深度学习强化思想认识,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有古文知识、个人品质和学习方法的综合进步。
关键词:初中生;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能够让学生了解汉语言的发展,体会历史文化中的优秀人文思想,对语言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都有帮助。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文言文的学习较为困难,特别在目前新课改背景下,自主学习的有效理解较为困难,需要教师重构文言文教学模式,既保证学生的主体性,也为有效的知识学习理解提供帮助,使文言文学习可以带动全面发展。
        一、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教学的不足
        文言文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随着新课改的落实,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经常会陷入困境,无法完成文言文的有效阅读理解。造成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教学的不足,具体有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更多的是任务安排,使很多学生不能主动理解文言文知识内容,在学习中产生依赖性,无法在过程中完成知识理解,也不能主动做文言文的阅读分析;第二,教学中也缺乏阅读方法的引导,造成很多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完成文言文的知识理解,学习陷入了困境,知识学习中也就会有抵触,不能积累古文知识,影响学习成绩;第三,文言文教学的效率较低,主要是因为形式和内容较为枯燥,课文中的知识和文化内容没有综合性的显现,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弱,在知识学习中也容易陷入没有重点、理解和记忆不深刻的问题。针对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不足,教师应针对性地做出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开展知识应用的练习,以此来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
        二、在拓展延伸中激发文言文阅读兴趣
        文言文阅读兴趣的建立与培养是提高初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一步。在浓厚兴趣的驱策之下,初中生势必能够充分体验到文言文阅读的乐趣之所在,从而真正喜欢上这种在以往看来“老掉牙”的语言表达方式。那么,如何才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初中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呢?
        为此,教学们既可以将精彩有趣、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穿插到教学中,也可以在背景知识(如作者信息、创作背景以及文本本身背景等)的拓展延伸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比如,在学习《咏雪》《陈太丘与友期》时,教师既可以将一些关于《世说新语》及其作者等信息介绍给学生,也可以就文言文故事中的人物(如谢韬、谢道韫、陈太丘等)故事有所筛选地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对文章内容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将一些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入到文言文阅读教学中,以期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刺激学生的参与意愿,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言文知识及其相关内容的学习之中。比如,在文言文教学中,笔者便要求学生演绎了一些别开生面的课本剧。在课本剧表演的过程中,学生既要保持原汁原味的文言文对白,又要在演绎台词时尽力做到情感充沛、真实自然。



        三、在基础夯实中传授文言文阅读技能
        由于字词概念的古今偏差,习惯于现代汉语表达的人往往会因为生僻的字词或者陌生文言句式等难以对文言文做到无障碍解读。除了兴趣的培养之外,教师还要在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中提高初中生的文言文解读技巧,并以此引导他们熟练掌握文言文解读的步骤和技能,从而在文言文阅读中大放异彩,不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然而,想要在夯实文言文基础的过程中传授文言文阅读的技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教师首先就要在阅读中重视朗读力量的发挥。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正是因为具备这一优势,“读”才被古往今来的读书人作为了解、学习书籍知识及其相关内容的最重要途径,而“读书”一词也是因此而来。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既可以通过朗读、吟诵等多种诵读形式来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表达的特点与魅力,也可以让他们在重点文言字词的讨论、剖析中对文言文知识及其相关内容进行更加熟练的把握。其次,教师不仅可以借助一系列常用文言句式引导学生感受特殊文言句式的表达特点,使学生在调整语序的基础上对文言文词句进行生动、准确的理解与翻译,还能使他们借助多种形式的朗读比赛、文言文知识竞赛等对文言文知识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在真正掌握文言文精髓之所在的同时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一股更加浓厚的探索意愿,积极投身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之中。
        四、在主题联系中夯实文言文阅读基础
        为了能够有效、系统地锻炼初中生的文言文解读能力,使他们对文言文知识内容进行更加全面的掌握,教师们不妨在文言文教学中通过主题化、系统化的训练来夯实学生的文言文基础,还能使他们的文言文能力在文言知识的梳理、整理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那么,如何才能在主题联系中夯实初中生的文言文阅读基础呢?
        在笔者看来,想要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发挥主题训练的优势,教师们务必要明确主题(如或悲或喜的情感主题)的分类,并根据主题内容拟定相应的指导途径,助力于初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综合性提升。比如,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所收录的文言文有《陈太丘与友期》《陋室铭》《爱莲说》《三峡》《与朱元思书》《孟子二章》《桃花源记》《小石潭记》《马说》《卖炭翁》《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范进中举》以及《三顾茅庐》《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曹刿论战》《出师表》等多篇不同题材的文言文篇章。借助这些不同主题的文言文,教师们不仅能够使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丰富的文言阅读经验,还能使他们在不同主题的文言文篇章引导下对不同类型的文言文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
        总而言之,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对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及其未来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必须给予他们恰当的指导,使他们能够经历重重的磨砺、考验后能够“直挂云帆济沧海”,并凭借着丰富的文言知识储备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此后的文言文学习中大放异彩。如此一来,教师们才算真正履行了为人师者的职责!
参考文献
[1]童志斌.文言文课程目标的文化取向[J].语文建设,2017(07).
[2]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