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双流中学协和实验初级中学 胡杰 610213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体育这门课程。新课标对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学生的整体和个性之间的差异,体育教学要有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能力。因此,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体育教师应当引入游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区别,在体育课堂中加入游戏环节,不仅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能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效率,有利于打造高效体育课堂。?本文从在热身环节引入体育游戏、在训练环节引入体育游戏、在重难点教学中引入体育游戏三个角度来分析初中体育教师应该如何使用游戏教学法。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初中体育;应用;
近些年来,在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过程中,素质教育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需要采取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想要构建起高效课堂,需要巧妙的应用体育游戏,在游戏教学法下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开展体育锻炼,掌握体育技巧,促进学生体能的发展。
一、在热身环节引入体育游戏
常规的课前热身活动是通过跑步、拉伸活动来帮助学生调整身体状态,十分枯燥、无趣,导致部分学生应付差事,很难真正达到热身效果。对此,初中体育教师需要积极在热身环节引入体育游戏,借此调整学生的运动状态,优化学生的运动表现,为学生积极参与运动做准备。
在初中体育课堂上,笔者经常会利用体育游戏来丰富热身活动,而这让学生始终对体育课堂充满期待、充满想象,切实优化了学生的运动感受。比如,笔者会在热身环节准备一些毽子、跳绳与沙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踢毽子比赛、跳绳运动与丢沙包游戏。这些传统游戏的运动量不大,吸引力十足,所以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热身,也能切实优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另外,笔者还曾经组织过“青蛙过河”的游戏,利用跑道创设了“过河”这一游戏情境,鼓励学生以青蛙跳的形式过河,同时笔者还会规定“过河”时间,允许学生相互追赶、占取过河据点。如此,学生便可在热烈、刺激的氛围下展开热身活动,增加自己与其他同学相处的机会。待游戏活动结束之后,本班学生显得意犹未尽,积极讨论起了“过河”、“蛙跳”的技巧。于是,笔者便可判断,学生很喜欢这类游戏,所以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参与“青蛙过河”游戏活动,拓展体育训练的常规形式。
二、在训练环节引入体育游戏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开展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加充分地感受到体育的学习乐趣,以此能够促使学生更加愿意配合教师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项学习活动中,这种情况下能够达到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体育锻炼的目的。体育学科最大的特点是只有学生长期坚持体育运动才能真正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切实发挥体育学科的育人效果。对此,体育教师应积极在运动训练环节设计体育游戏,以便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体育运动,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运动感受,帮助学生养成勤锻炼、爱运动的生活习惯。
为了训练学生的弹跳力与身体平衡能力,笔者设计了一个“斗鸡对抗赛”,要求学生用手抱着一只腿,然后用单脚支撑去与另外一个同学对抗、角力。这一体育游戏带有一定的对抗性,极易激发出学生的好胜心,所以本班学生都积极参与了斗鸡比赛,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弹跳力、对抗力与身体协调力。但是,随之而来的,斗鸡比赛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学生无法掌握好身体平衡,或者受到较大力度的身体冲撞,便会摔倒在地,可能会出现身体伤害。对此,笔者会要求学生戴上护膝护腕,为此要灵活调整自己的对抗力度,避免伤害同伴、伤害自我。而且,笔者还设计了一些保护措施,比如在“斗鸡”场地铺了一些垫子,会随时围绕在学生身旁,以便在学生摔倒或者身体不适之时及时帮助学生,紧急救护。同时,笔者还借助这一游戏活动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告诉学生比赛第二、友谊第一,不可为了求胜而耍一些小手段,伤害同伴。
三、在重难点教学中引入体育游戏
客观来讲,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发育还不成熟,经常在体育训练中遇到运动瓶颈,难以进一步强化自己的身体素质。这就很可能会让初中生失去运动热情,产生放弃的负面想法。对此,体育教师可在重难点教学时引入体育游戏,帮助学生转变运动情绪,利用游戏的直观性与趣味性来帮助学生突破运动瓶颈,或者是利用趣味游戏来帮助学生放松身心,使其重新调整状态去突破运动瓶颈。
就如在往返跑运动教学中,本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折返跑方向,产生了挫败感。为了重新唤起学生的运动热情,笔者设计了“狼开饭”的体育游戏:一个学生扮演“狼”,背对着其他同学;其他同学扮演“羊”,对着“狼”喊:“几点了”;如果“狼”说出“五点”,那么“羊”则需向前迈出五步;如果“狼”喊“开饭了”,则可返身抓“羊”,如果“羊”被抓到,则被淘汰,如果重新回到起点,则表示顺利过关。这一体育游戏很符合本班学生的兴趣,所以他们积极参与了体育游戏。而这一游戏本身便需学生使用折返跑运动技巧,所以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折返跑运动技能,从而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如此,便可帮助学生突破运动瓶颈,便于学生及时实现运动进步,更有益于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总而言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法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的学习成长,便于学生积极展开运动练习,全面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由此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因此,初中体育教师要设计多元的、趣味的体育游戏,促使学生自觉参与运动锻炼,为阳光体育课程改革积累可行经验。
参考文献
[1]丛昊.初中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运用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8(11):93-94.
[2]李晓明.刍议初中体育教育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J].经贸实践,2018(1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