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指导与策略 张欣花 陈祖法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7月上   作者:张欣花 陈祖法
[导读] 传统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将理论知识作为课堂学习的主要目标,从而忽略了理论实践和日常生活相结合来锻炼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导致大多数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出现过度依赖基础,照抄照搬等现象。使得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艰难,无论是在哪一领域,理论和实践都是密不可分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及时找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相处解决方案,为学生们开展高效课堂。

浙江省乐清市雁荡镇第一小学 张欣花 陈祖法 325615

摘要:传统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将理论知识作为课堂学习的主要目标,从而忽略了理论实践和日常生活相结合来锻炼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导致大多数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出现过度依赖基础,照抄照搬等现象。使得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艰难,无论是在哪一领域,理论和实践都是密不可分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及时找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相处解决方案,为学生们开展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 解决问题教学 指导与策略
        引言:现如今,教育所体现出的多样性越来越明显,就小学数学而言,其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变。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来说,只要会做题,能够写出答案就已经成功很大一部分了,但是就如今的教学方向而言,对于小学生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要求其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对问题进行多方面探讨。本篇从教师角度出发,对开展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方法策略。
        一、进行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重要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学习的最佳意义在于通过进行数学教学,能够使思维得到开拓,学习独立思考,使大脑活跃,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综合能力强,综合素质强的全面型人才。对此,教师应该在不断的摸索中找对方法和策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教学方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进行培养。学生的种种能力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得以锻炼,那么在未来的更高水平学习中,才能够发挥出足够的优势,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指导与策略
        (一)、勾画重点信息,锻炼思维能力[3]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学习中,最为常见的题目类型就是基础应用类型题,其中,绝大部分的类型题都与日常生活互相关联,通过理解题意,使生活场景再现,所以,授课教师将日常生活与解题相联系,寻求最佳解题方法。但是,由于数学相对于普通的对话,更具有严谨性,在面对数学题目时,想要从众多文字中找到勾画重点信息,找出重点内容,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所以,教师需要去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抓住题目中的重点内容,例如,在讲解分苹果一题中,四、五两个年级一共需要苹果600个,五年级有六个班,平均每个班需要五十个苹果,四年级有五个班,平均每个班可以分到多少个苹果?面对这种题目,教师在讲题之前安排学生自己画出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提取关键内容,为年级个数,每个年级的班级个数,每个班各分到多少苹果以及苹果总数,最后可以得出四年级每个班分到的苹果数量=(总苹果数-五年级苹果总数)÷四年级班级总数,这个过程能够帮助学生们快速掌握题目重点,形成思维体系,拓宽解题视野,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对题目信息进行划分,数形结合,找出潜在条件[1]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小学高年级数学相对于低年级数学来说,更具有思考性和难度,这就需要学生较强的逻辑和思维,对题目中的重点信息进行划分,能够使学生快速掌握已知条件中的等量关系和递进关系,从而找出题目中的隐藏条件,掌握解题的条件和基本思路。或者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为题目画出思维导图,用箭头来连接各个已知条件,使各个条件之间的关系展现的更加清晰,加深对题目的印象。例如,在讲解题目甲乙两城相距400千米,一辆轿车和一辆客车分别从两地出发,甲车每小时行驶2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四十千米,当两辆车相遇时,各行驶了多少千米?遇到这种路程有关类型题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条线段,在两端标出甲乙两点,设整条线段长为400千米,让两名学生学生来补画剩余条件,于黑板前进行两辆车形成的动态演示,两辆车相向而行,标记相遇点,由此,根据图上两车行驶轨迹,求出各行驶多少千米。教师在适当时机让学生自主完成这一过程的练习,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所提高。
        (三)、小组学习,共同探讨问题[2]
        另外,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和学习,对问题进行拓展和延伸,也可以练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老师讲完一道题后,可以为同学们安排课上讨论时间,大家沟通交流自己所想出来的解题方法,表达自己对题目的不同见解,由大家来推算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了拓展和延伸,从而掌握了一道题的多种解题方案和解题思路,对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其次,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题目进行了重新的计算和演算,加深了对题目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同种类型题的掌握和学习。对题型有了一定的累计,学生就会形成自己的解题方式和解题思路,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
        三、进行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意义
        教师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掌握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指导,通过学习数学,对数学进行深入的学习与小组之间的探讨,使学生的思维方式,思考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从而使学生们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来说,是综合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对未来的生活和工作都能够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为培养综合型人才给与强大助力。
        总结
        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开展多样性课堂教学,通过以下几点策略开展教学,第一,勾画种题目中的重点信息,锻炼思维能力。第二,对题目进行划分,从已知条件中找出潜在条件。第三,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第四,小组学习探讨,增加学习趣味。通过以上几点教学方案,为学生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逐步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金梅.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中需关注的几个问题讨论[A].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C].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 1.
[2]吴利霞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中需关注的问题[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 2019 (16) : 99.
[3]贾重阳.探讨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 (20) : 2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