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卢超莎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7月上   作者:卢超莎
[导读] 随着国家课程改革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初中数学教师都在教学中引入了新的方法和理念。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明确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通过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来提升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进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东阳市南马镇初级中学  卢超莎   322121

摘要:随着国家课程改革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初中数学教师都在教学中引入了新的方法和理念。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明确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通过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来提升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进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此次研究选用的是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应文献的查找,为文章的分析提供一些理论基础。通过文章的分析得知,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本文提出的几点建议,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
        前言:问题导学法是现阶段新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指的是把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不断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通过思维的活动和思考,逐渐掌握知识、吸收新内容,这种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使用这种方法的教学课堂中,教师首先到参与到其中,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打开教学思路,以引导的方式输出知识点,让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知识的吸收。本文针对问题导学法所提出的建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也便于学生更好地吸收所学内容。
        一、问题导学法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打破初中数学教学的困境
        学生在刚刚进入初中时,仍保留小学时的惯性思想,对于所面临的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难度,这些刚迈入初中阶段的学生会有很多的不适应。尤其是面对初中数学和其他学习难度高的科目时,学生会觉得明显吃力,在小学时只要努力就能拿高分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学生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的状态。且目前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往往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一直向学生灌输知识,但学生能够吸收的少之又少,师生之间互动少,教学效果大打折扣[1]。而问题导学法却可以打破这种困境,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将知识点以易接受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学生吸收度高,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二)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师生关系
        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扮演的往往是严厉苛刻的角色,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通常会变得些许逆反,对教师一味地教授会变得厌烦,师生之间的关系会变得紧张,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问题导学法恰恰可以改善这个问题,教师不再是“咄咄逼人”,而是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一个旁观者带领学生去成长。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课堂掌控者,而是课堂的建设者,学生的引导者。通过问题导学法可以让学生重新认识教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师生关系,这对推动初中数学教学具有很大作用。



        (三)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刚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初中数学是很有难度的,对于本就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这些学生学习数学吃力,百倍努力后可能也达不到好的结果,很可能会产生厌学心理,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自暴自弃。所以,采用问题导学法在此时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思考,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方法
        (一)结合生活实际
        初中数学相比小学数学来说更加抽象化,这给学生学习数学增添了很多难度,学生在学习时会觉得数学枯燥乏味,无聊至极。但是处于初中阶段的孩子想象力丰富,很容易联想生活实际,所以在运用问题导学法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向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在浙教版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的学习时,教师可以用传统故事鸡兔同笼来提出问题:“笼子里有3个头时,下面有10只脚;有4个头时,下面有14只脚[2]。”通过这样有趣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内容的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调整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更容易吸收新知识。
        (二)问题有针对性
        在使用问题导学法时,教师要注意,问题的设置要有针对性,要与教学内容相关联,而不是完全没有联系。教师需要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设置问题,确保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例如,当本节课学习内容是“两个数之和与两个数之差相乘”时,教师设置的问题中就必须出现这两个变量,如:“小李家有一个边长为6米的正方形游泳池,现在他想改造这个游泳池,如果把长度缩短3米,宽度延长4米,那么这个花园的面积是多少呢[3]?”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并解决,在思维适应过渡之后便可以学习本节课的新内容,不至于觉得生硬。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教师的教学也会更轻松,教学效果也会锦上添花。
        结论:通过文章的分析和研究得知,问题导学法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有着很大意义,它可以推动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提升课堂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两点建议:在运用问题导学法时,设置问题要结合生活实际,并且问题的设置要有针对性。本文研究中提出的两点建议,主要围绕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的问题展开,只有打破这些困境,初中数学教学才能不断前进。问题导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部分的数学教学问题,有利于推动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娇.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亚太教育,2019,32(02):68
[2]陈燕云.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华夏教师,2020,12(04):24
[3]潘芳芳.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亚太教育,2019,24(03):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