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课程”模式的构建与探索 张禹贵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7月上   作者:张禹贵
[导读] 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工作。“并联课程”模式的构建适应了职业教育改革的1+X证书的要求,实现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融合,创设了多样化的教育生态,突出了课堂教学内容的整体性、综合性、灵活性,符合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追求高效的要求。

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张禹贵

摘要: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工作。“并联课程”模式的构建适应了职业教育改革的1+X证书的要求,实现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融合,创设了多样化的教育生态,突出了课堂教学内容的整体性、综合性、灵活性,符合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追求高效的要求。
主题词:职业教育 课程模式 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地探索“文化素养+职业技能”职业高考制度,就是打通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重要的是让职业学校的学生既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文化素质,又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职业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就是着眼于培养德才兼备的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推进职业学校课堂革命,适应生源多样化特点,将课堂改革推向纵深”。我们在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研究中,吸收各地把课堂延伸到工厂、让教师成长为工匠等鲜活实践,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特点,按照“知识与技能并行、毕业证书与技能证书并重”的要求,尝试设计并联式课堂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实施“并联课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宽泛的氛围接受教育
        职业学校围绕让学生成为“准职业人”的培养要求,实现学生“知识立心、素养立身”,让知识与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并行,就必须拓宽实施课程整个环节,让学生接受更多的基础知识、更广的专业训练,厚植专业发展基础。为此,必须通过落实课程教学知识与能力的延伸和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探索理实一体、手脑并用的教育模式。我们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创新实施并联课程模式,就是依据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的差异,拓展课程内容环节,以目标为导向,因材施教,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具体的作法是:第一,全面创新实施并联课程模式。就是在原来职业教育的文化课教学、专业课教学和专业实训课体系下,并行实施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为内容的技能培训课、实际操作课、岗位实习课。整体教学过程中两套课程并联进行,并入的课程内容以实践为主线展开,并联课程教学内容交叉增进,篇章内容各有侧重,教学进度不要求一致,错时安排,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在循序渐进中完成,在环环相扣中递进,解决了学习成果不牢固的问题,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学校在财经类专业开足基础会计、会计信息化和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专业课的基础上,在二年级学期并入初级会计实务课程,以取得初级会计证书为目标,提升了该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第二,“并联课程”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活化教育形式。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在并行的课堂上既要完成文化课、专业基础课教授内容,又可以通过游戏闯关、角色扮演、实景试炼等,规避文化基础的参差不齐,让相对基础差的有信心,发挥学生的特长,让特长学生有成就。在计算机技术应用专业每个课程模块均嵌入“游戏类”过关模式,分阶段开展打字录入比赛、平面设计展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教学内容的融合、让学生在互动中接受教育
        并联课堂模式更加注重师生互动、体现“手把手”的传授,可以让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合理地利用教材教学,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取舍、加工,师生在互动中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实现高效的课堂的目标。一是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角度精选教学内容,要求教师精选教学内容,深入钻研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确立重点难点,精选对学生发展有用的训练点,确定教学训练的干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医学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强化和精选解剖学基础、药物学基础、生理学基础三门核心课程的同时,并联中医康复理疗课程,通过康复理疗教师系统传授康复理疗技能,把核心课程的人体解剖及生理知识点进行了强化实践,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常态,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知识的把握更加精准,专业课的成绩有效提升。二是从知识拓展角度整合教学内容,教师和指导教师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加工,整合、拓展,进行有效整合,形成课堂教学的独特优势。在医学类专业的教学中,把解剖学中的运动系统,集中在理疗实践课上讲授,并作为实践课的重点内容,这样扩展了理疗课上的基础知识,形成获得知识点的优势,强化基础理论的掌握。三是以学生的可接受性为量度,坚持适量适度原则。并联课程的进行,减弱原有知识体系的难度,特别是给职业学校一些基础知识差、自控能力不足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兴奋点,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快乐接受,富有收获。我校在汽车修理专业,针对性实施教学方式的改革,采取多观摩、勤讲解、多实践的方式,提升学生兴趣,切入恰当的知识突破点,让学生学实结合、乐在其中。为了实现这样的生态,设计课堂模式,让学生不在厌恶课堂,教室成为快乐的场所,学校成为快乐成长的乐园,向往的地方,吸引的阵地。
        三、用激励的手段、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我管理和成长
        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职业院校必须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并联课程模式为课堂教学创新和改进提供了途径。一是实施并联课堂模式,就是要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建好用好实训基地,有效激励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成长。职业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将课程的内容知识的侧重点,分散在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训环节,以知识点的突破保证专业系统知识的掌握。我校在各个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实施教、学、研、产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校企融合,既服务了县域经济,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成绩提升。二是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采取教授法、岗位体验教学法、实习法及翻转课堂的方式等要求每一节课都要处在“激情”状态,激励学生昂扬向上的士气和活力。三是善于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的教学模式、开放的自主学习和模拟实训等。我们通过让学生当老师串讲所学知识,让学生当师傅示范规定动作,让学生处在高效的育人环境下,形成这样一种激情向上育人常态,这样就有了事半功倍的成长的效果,课堂有生机、学生有活力、学校成卓越,实现学校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促进书证融通。
        四、用有效的评价、让学生在参与中提升
        实施并联课程模式的有效途径是课堂教学、实训实验、实习实践等活动。要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就必须把注意力放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把有效评价贯穿并联课程的整个过程。并联课堂模式的目标的表现方式,就是取得等级证书的“X”保证了学历证书的“1”。并联课程模式有利于分层次、分阶段的评价,通过及时有效评价,促进课堂教育教学的效果。一是要抓好专业学科系统知识的学习,在课堂教学评价环节按照“堂堂清、人人过”要求,必须达到基本的合格标准,实现让优秀生学得好、中等生学的牢、学困生学的过。重点解决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基础知识过于肤浅的问题。我们在旅游管理专业并联导游资格证书培训课程,通过导游实务和模拟场景,身临其境,完成景点导游任务,承担规定服务项目,既可取得导游证书,有促进专业知识的提升。二是围绕取得专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实训实验评价环节采取“项目教学方式”,以掌握知识内容和职业技能为标准,通过实际操作、具体演示和岗位训练等,查不足、明差距,互动中完成项目内容,实现以“取得专业技能等级证书”为目标。三是在实习实训环节,评价整体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融合,评价职业行为和职业素养的表现。职业学校要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大力实施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深入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通过“准职业人”目标评价,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职业学校培养有文化、有素养、有技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毕结礼 职业素质教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5
2.申东印 张禹贵 职业学校教、学、研、产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职业技术教育》 2014,6
3.《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发【2019】4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