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贾春玲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7月上   作者:贾春玲
[导读] 文章在详细阐述思维导图基本概念及具体特征的基础上,对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作用进行全面分析,并总结其应用形式,以此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英语学习体系知识构建,全面提升英语教学水平。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创新路中学 贾春玲 274300

【摘要】:文章在详细阐述思维导图基本概念及具体特征的基础上,对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作用进行全面分析,并总结其应用形式,以此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英语学习体系知识构建,全面提升英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思维导图;英语教学;应用
        引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思维导图这一全新教学形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帮助教师与学生达成有效沟通交流,同时还能助力教师和学生实现共同发展。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知识教学可以图形方式展示,而这一方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其探析能力,全面提升其阅读水平。如今,思维导图的优势已逐渐获得业界学者的认可,其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也相对较高。不过,部分教师虽对思维导图有一定了解,但并未深入研究其教学应用,这也导致思维导图的优势难以在英语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其应用效果相对来说并不明显。
        1.思维导图基本概念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思维导图这一概念就受到我国众多学者的关注,随着新课改时代的到来,思维导图在教育学界的应用也逐渐受到重视。而收集概括信息,总结归纳思想是思维导图使用的主要目的。随着思维导图在教学改革和学科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其优势性逐渐显现。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人们的发散性思维可通过图示方式有效展现,思维导图还可对有用信息进行高效总结,从而在罗列信息的基础上,帮助人们理顺思路,进行更顺畅的思维活动。而在教学领域,思维导图的应用能为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辅助。
        思维导图能实现思维内容的形象化,帮助学生更直观的展现个人发散性思维。在应用思维导图过程中,可通过颜色,画面等图文信息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而在英语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不仅能有效提升教师备课水平,强化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知识点,充分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其英语水平。
        2.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作用
        2.1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构建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都比较零散,且毫无条理性可言。但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结构以及整体思维脉络将更为直观,知识体系构建的难度也将大大降低。学生可立足于自身知识储备及认知结构,在教师指导下,对混乱且无条理性的知识点进行高效整合,并根据各知识点之间的层次逻辑关系实现对信息的过滤转换,从而实现所学知识点与学生自身熟悉知识体系的融合。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同时也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及水平。此外,因思维导图大多具有具象化,逻辑化等特征,所以其能对知识信息进行深度加工,这也便于学生更高效快速的提取信息,优化认知效果。
        2.2发散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的使用符合当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将思维导图合理应用于英语教学,也能充分发散学生思维,挖掘其潜能。思维导图的应用实现了学生左右脑思维的共同锻炼,帮助学生将语言性思维和非语言性思维有效结合,在调动其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将所学内容和思维过程以图形方式展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整体概括能力以及推理能力,论证能力都将显著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将不断拓展。



        2.3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思维导图是以图像形式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所学内容的过程,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思维导图的趣味性和多元化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投入到自主学习过程中。在绘制,扩充,评价思维导图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探索力,思维能力都将得到锻炼,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也能达成有效互动。在教师的鼓励和同学的激励下,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学习自信心也将随之增强。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英语教学告别了传统单一枯燥的模式,变得更加民主开放,学生能在英语学习中实现自我表达和思想交流。久而久之,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度变高,学习态度自然愈发积极。随着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自主学习的习惯便慢慢养成。
        3.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3.1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词汇量的缺乏不仅拖慢了学生英语学习的进度,还会限制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教师可通过应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实现相关单词的关联记忆。可首先将需记忆的单词置于思维导图中央位置,并将与其相关的单词置于思维导图分支,通过联想方式,如联想中心词汇的同义词,同音词,形近词等形式,实现单词记忆。在这一过程中,所学词汇和丰富多彩的图画内容相结合,知识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变得更加简单。图文结合记忆方式的使用不仅遵循了记忆规律,同时还能显著提升学生记忆效率。
        3.2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在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笼统讲述语法规则,并未将语法应用的具体形式,意义以及语境进行有机结合。这也导致学生语法学习的过程往往由记忆语法规则和完成语法练习为主,这一繁琐枯燥的学习过程逐渐让学生丧失语法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无法全面掌握所学语法内容,使用的灵活性也明显不足。
        但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学生在进行语法学习过程中,能更准确的把握语法,学习要点提高学习效率。首先,教师在组织学生观察例句过程中,可号召学生开启头脑风暴,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罗列出例句语法点的基本结构和不同搭配。其次,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全面归纳整理该语法点的使用规则及适用条件,对思维导图进行进一步扩充和完善。此后,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对该语法点进行更清晰明了的结构展示,通过系统详解,帮助学生完成由点及面,举一反三的语法内容学习。最后,学生还能通过思维导图对语法点进行更完善的整理归纳和查漏补缺,思维导图的应用不仅能让语法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具条理性和直观性,同时也能让其充满趣味性。
        3.3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将思维导图应用与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尽快掌握英语课文主题,同时也能帮助其全面理解课文内容。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可先让学生通过关键词明确文章概要,正式开始阅读后,学生可通过关键词的联想实现对文章结构内容的梳理。如可将表示时间顺序的词汇进行有效串联,将对应时间的课文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全面掌握课文脉络,加强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完成文章阅读后,学生可在时间思维导图的帮助下,进一步把握文章内容脉络,完成所学内容的巩固记忆。
        结语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思维导图灵活性较强且容易掌握。思维导图的使用旨在全面挖掘学生潜能,发散学生思维,助力学生学习和成长。在英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合理运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全面提升学生英语能力及水平,同时还能助力学生构建更完善的知识体系,充分掌握学习技巧,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从而实现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喻娜.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06):148-149.
[2]罗雨婷.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维品质发展视角[J].国际公关,2020(11):49-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