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音乐信息化课堂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7月上   作者:刘晓鹏
[导读] 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资源的丰富性,进而为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浙江省浦江县檀溪镇中心小学 刘晓鹏  322200

摘要: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资源的丰富性,进而为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奠定良好基础。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师也逐渐意识到信息技术在构建音乐智慧课堂中的重要性,将信息技术融入到音乐内容以及音频的教学中,进而为提升整体的音乐教学效果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将对“互联网+”背景下小学音乐信息化课堂教学地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音乐;信息化;课堂教学
        1引言
        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小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热情,提高是能够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同时为实现教学目标奠定良好基础。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中也能更好地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进而为提升教学效果提供技术支持。 以下将对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2小学音乐信息化课堂教学策略
        2.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氛围
        为了更好地提高现代信息化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程度,就必须通过信息技术把音乐的乐理知识主动、主动地展示出来,从而营造浓厚的现代教学氛围。传统的音乐教学主要是以机械教学方式为主,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空间,音乐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资源来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如在教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草原放牧》一曲时,老师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内蒙古人在辽阔草原上唱起歌来的情景,以激发他们唱起歌来的热情,然后通过播放音频,从而让小学生了解歌曲的音调和歌词,同时以多媒体字幕对歌曲逐句讲解,从而使小学生在充满感情和比较流畅的语言环境下,将歌曲完美地演绎出来。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地提高音乐的创造性和美感,教师还可以引导小学生在二声合唱中融入,进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小学音乐的音律美。乐师在讲授本课程时,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在多媒体上有效地表现出相应的三拍打击节奏,小学生可根据多媒体演示的节奏特点,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歌唱速度,以使二声部合唱更有条理,从而使学生能在集体演唱中感受小学音乐的美,领略内蒙古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2 巧用智慧课堂,深化学生音乐内涵
        音乐教学的目的不在于使学生学会某种歌曲或某种唱法或技巧,而在于使学生体悟到音乐的美,并能透过音乐理解词曲创作者和歌手所要表达的情感,这也是期望通过音乐教学达到的最终目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限于音乐本身,而是在心灵感受和思维方式上的提升,这就是教育中美育的目的。


而且在智慧课堂里,更能有机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比如小学音乐课程中的一节课教学内容是教大家唱《感恩的心》,这是一首感人肺腑的手语歌,,曲调也非常富有浓厚的情感,同时其中却蕴含着很深刻的道理,写词人取材于母亲对女儿的奉献,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需要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由此,不仅让学生学会了一首动情的歌,而且让学生懂得了歌曲背后的含义,当他们怀着这样的心情演唱《感恩的心》时,音乐表达的情感也会大大提升。
        2.3 基于多元化音乐资源,拓展教学知识面
        对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学习知识有限,阅历也不够丰富,因此造成了经验比较匮乏,知识面较窄,而音乐作为一种源于劳动和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并且具有流行性和感染力的艺术表演形式,每一首音乐背后,必然有一个故事、一种态度或一种情感,因此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音乐背后的故事,能使学生对相关的历史、人文知识有更深的记忆,能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
        比如学习《爱我中华》的时候,音乐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中国发展的历程,在提升学生民族认同感的前提下进行《爱我中华》歌曲的学习,由此更好地将其中的自豪感表现出来。再比如学习乐器古筝的时候,讲到伯牙绝弦的故事,了解琵琶的时候,让学生体会白乐天的‘铁骑突出刀枪鸣’和‘大珠小珠落玉盘’,比如学习《快乐的泼水节》的时候,顺便了解了傣族同胞的生活情况,包括居住的地理位置,人文和自然条件、风俗地貌等等,在人文、地理和历史上都能增长学生的见识。相比于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受限于课本和教师的水平,智慧课堂大量的媒体技术则实现了学生在信息海洋中的自在遨游,合理的在音乐课堂中结合课堂内容进行深入、广泛的引申和拓展,能够实现学生知识面的增加,让他们更加有学识,有见地。
        2.4 利用信息技术;强化音乐教学评价效果
        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音乐教学中,不应只局限于音频资料、图片的播放与展示,而应结合现代新型的音乐软件进行音乐教学,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可以在课堂上引入酷我 K歌软件,通过它在学生唱歌时纠正学生的音准,从而在减少教师检查音准工作量的同时,实现学生的音准的及时纠正,从而更好地提高音乐教学的整体质量。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整个课堂打造成一个小型的 K歌房,利用相应的唱歌软件让小学生唱相关的歌曲,同时将多媒体技术与音乐教学相结合,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打破教师讲课局限,能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唱”软件,教师还可以及时发现小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音准问题,及时加以纠正,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小学音乐的兴趣。
        3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帮助小学生理解、享受音乐的重要举措,借助于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为音乐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保障。将丰富多彩的小学音乐知识通过生动的音频、视频以及动画等方式融入到课堂中,以此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音乐底蕴以及对音乐文化的感知。
参考文献:
[1]武静静.浅谈“互联网 ”背景下的小学音乐信息化课堂教学策略[J].花溪:文艺教育,2020(6):0049-0049.
[2]刘佳.浅谈“互联网 +”背景下的小学音乐信息化课堂教学策略[J].文学少年,2020(25):0316-03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