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学信息化提升中学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7月上   作者:张君妮
[导读]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历史教育者要注重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帮助学生学习和感悟历史知识,更好将历史学科全面培育学生的作用发挥出来。

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冶峪中学   张君妮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历史教育者要注重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帮助学生学习和感悟历史知识,更好将历史学科全面培育学生的作用发挥出来。文章对信息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意义进行分析,提出了用教学信息化提升中学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有效性;提升策略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的方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求学校要实施智能化、信息化的教育,以更加契合时代的教育特点,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简单与高质。同时,国家教育部门也用了更多时间与精力对各地区各学校教育者实施信息化培训,以信息化教师团队的科学构建,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在此种教育改革背景下,中学历史教育者需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历史教学活动,以更好实现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打造更加优质、高效的历史课堂。
        一、信息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1、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中,由于老师总是采取照本宣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觉历史知识的学习十分枯燥、无趣,既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会影响学生对历史课程的认知,最终影响了历史课程教育作用的发挥。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老师能够将课本静态的知识点以直观的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呈现,这样的教学就能够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逐渐感受历史知识对自己实际生活的价值,从而对其学习越来越感兴趣。
        2、提升学生的理性分析问题能力
        在中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中,理性分析问题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能力,因为理性分析问题能力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并让学生将知识准确用于对问题的解决中。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中,由于老师过分重视知识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使大部分学生都不具有理性分析问题能力,所以历史课程的学习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而在利用信息技术实施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对更多辩证性的资料进行展示,对学生的理性分析问题能力、判断思维能力等进行有效训练,从而为学生学好历史课程以及历史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奠定扎实基础。



        二、用教学信息化提升中学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1、利用多媒体资源,创建逼真的历史教学情境
        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中,由于学生无法真实接触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总是产生认知盲区,既影响了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又难以实现对学生唯物史观的培养。也就是此种教学难题的存在,使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越来越低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能够利用网络中的视听资源为学生创设逼真的情境,这样就能够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时期,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既能够保障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够保障对学生的培养效果。
        比如在教学《宋代经济的发展》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过程进行了解,让学生自主完成对这部分知识的梳理,老师就可以利用去年热播的《清平乐》电视剧片段,为学生还原宋代经济面貌、风土人情,帮助学生对宋代经济的发展状态进行了解。同时,将学生带入对宋代经济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分析之中。由于这个问题的分析有一定难度,老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看这部电视剧的感受以及阅读历史教材进行探究,如此学生就能够对五代、辽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从而以此为线索归纳出古代中国经济南移的情况,最终明确中国古代经济在南宋完成。
        2、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历史教学内容
        现阶段的中学历史教学中,部分老师仍未从“教教材”的教学困境中走出来,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效果不理想,同时抑制了学生各项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老师老师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来突破此问题,让学生接触更多丰富的历史知识,以让学生对历史进行全方位的学习,这样就能够更好满足学生的历史学习需求,促使学生更好理解和内化历史知识,并打造一个更加有效的历史课堂。
        比如在教学《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时,老师可以在网络中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以我国近代社会生活、经济问题的发展与变化资料,帮助学生对教材中的历史问题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充分学习资源的支持下,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有效学习。另外,老师还要善于在网络为学生构建历史题库,其中的类型多样,能够让学生在更具有针对性的专题训练中,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更加透彻,也积累更多有效的解题经验。
        【总结】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和引导,促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长远发展的能力,更好提升历史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老师要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研究,以更多创新、实效的方式,构建更为完善的历史教学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王贺. 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积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8(10).
[2]刘春蕊,庞东. 例谈数字化历史教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