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培养双创人才的对策与措施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7月上   作者:杨晓敏
[导读] 产教融合培养“双创”人才的模式主要有校企合作和校中厂等培养模式,它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培养“双创”人才的质量。目前政府推动力以及校企文化差异产生的冲突导致产教融合培养“双创”人才的动力不足,因此,建立完善的配套政策及教学体系是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培养“双创”人才的重要途径。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经管学院  杨晓敏    510900

[摘要]产教融合培养“双创”人才的模式主要有校企合作和校中厂等培养模式,它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培养“双创”人才的质量。目前政府推动力以及校企文化差异产生的冲突导致产教融合培养“双创”人才的动力不足,因此,建立完善的配套政策及教学体系是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培养“双创”人才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双创人才  问题  对策与措施
        一、双创教育在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与实践教学脱节
        在国务院发布双创教育改革意见后,高职院校纷纷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甚至开设创新创业学院。但是大多数的双创课程是由院校不分专业统一开设或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部分院校则以双创讲座的形式替代双创课程,这些形式仅停留在培养学生的双创意识,却很难真正帮助到学生去实地创新,更别说创业。双创课程与专业教育脱节,并没有融入到人才培养目标中去。其次,在高职院校双创课程、双创讲座中,多数以课堂讲授、智能训练为主,实践教学偏少,甚至为零。院校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也主要以专业的竟赛的方式为主,鲜有进一步孵化、落实的项目,双创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
        2、双创教育师资队伍薄弱
        创新创业课程要求任课老师既具备涵盖生产、运营、营销、财务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又拥有丰富的就业实践经验,而目前高职院校开设的双创课程大多由就业指导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及行政管理部门的人员担任,无论在理论知识还是在创业实践经验方面,都很难满足双创课程的教学要求。高职院校专任教师队伍中多数是从高校到高校,缺乏企业实践经验的理论型教学工作者,而任教后繁重的教学任务也少了集中的时间参与到企业挂职锻炼中去。
        二、基于产教融合培养双创人才的对策与措施
        1、完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面向区城产业经济发展需求,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要求,“学校一企业一学生”三主体深度融合,“知识一能力一素养”三目标协同发展。


”训练一实践一竞赛一项目”四层次梯级提升,统筹管理校内实践教学设施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实现整体实训活动齐头并进、有效协作,构建和完善会计专业人才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2、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创业实践能力
        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和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不仅是办好每一个专业的根本,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关键。第一,对双创课程任课教师进行培训、外派学习、开放课示范教学,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师创新创业能力,改变教师的传统思维习惯和教学模式。第二,选派专业教师去相关企业挂职,参与一线工作,学习企业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丰富实践经验,提升业务能力。第三,从政策上支持和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的研究,提升实践指导能力。
        3、引进企业专家担任创业导师
        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教师队伍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解决当前双创课程师资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聘请企业专家、技术骨干担任创业导师。第一,聘请企业专家、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或与教师共讲一门课,一方面参与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将当下的新技术和新理念引人课堂,另一方面将项目带进课堂,实现项目来源全真,学习素村全真,展示设计全真,不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开展专家讲堂,不定期邀请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创业校友以讲座、现场连线、案例分享的形式,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企业运营模式,通过职业引导和岗位感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更快适应企业。
        4、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共建校外实践基地
        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共建校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实践平台,充分发挥平台建设的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开展专业见习、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参与项目的能力,增强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提升就业创业的整体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铁军.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9(12)
[2]孙妹等.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研究.中国市场[J].2018(12)
[3]周莉莉.“双创“教育理念下产品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才智,2019(11)
作者简介: 杨晓敏(1962-),男,汉族,湖北荆州,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为产教融合基地建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