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方法探究 彭欣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7月上   作者:彭欣
[导读] 在调查中发现一些教师对目前的历史学习现状不了解,即便有些教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有一定的了解,但也未对导致目前历史现状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消磨,新时期的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历史素养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思辨能力以及唯物史观,教师同样也应该意识到学习的主要前提是兴趣的激发。故本文就以上内容进行了探究,希望可以为大家

湖南省吉首市矮寨中学    彭欣   416000

摘要:在调查中发现一些教师对目前的历史学习现状不了解,即便有些教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有一定的了解,但也未对导致目前历史现状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消磨,新时期的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历史素养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思辨能力以及唯物史观,教师同样也应该意识到学习的主要前提是兴趣的激发。故本文就以上内容进行了探究,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高效课堂
        引言
        大部分老师的教学模式都较为传统,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分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这方面并没有很重视,这也是老师传统教学方法的一个缺点。初中历史教学应当帮助学生尽早地培养相关的历史核心素养,这样也更适合相关教育部门和新课标的要求,而且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现在这个社会,人才并不是学习成绩好就能被定义的,而是整体素质要高,思维发展能力较强,这也就进一步要求老师要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各个素养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都具有各自的地位,体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使其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发挥出更真实的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进一步得到提升。
        一、初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意义
        首先核心素养对学生将来的成长和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在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同时锻炼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我国践行在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防治政策。而且在现阶段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为了能够提高我国在教育方面的国际竞争力,需要采用新型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基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对于学生将来成长的需要。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的相关策略
        (一)强化纵横联系?把握历史阶段特征
        时间是一个纵向的指标,虽然初中历史教材每一册、每一单元都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编写的,但是每一阶段又是按照政治、经济、文化史来编排的,通过社会的各个层面来反映这一阶段的历史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将同类事件横向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差异,才能更好地发现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特征。把两个以上的同类或异类相关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发现异同,把握特征。如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确同是资产阶级进行的探索活动,但是主张在中国的政体却是不同的,同样由于探索的方式手段不同,结果也是有不同的。通过比较,也可以得出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资产阶级无论是维新派还是革命派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要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就要从我们的课堂做起,注重对学生的这一观念的渗透,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对人类历史的发展线索整体认识,从而把握社会发展简史。学习历史并不只是为了学习历史知识,更重要的在于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而使我们的生活少走弯路。
        (二)进行知识拓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接受知识的首要条件是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只要对其产生兴趣,即便一开始接收一些错误信息也没有多大关系,在日后根据自己知识量的增加以及分辨能力的增强再进行调整就可以了。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打破教材局限,适当进行知识的拓展,并适当地结合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在讲述《动荡的春秋时期》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首先询问学生:“提起春秋,我们会想起谁?”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孔子。”教师可以借此对孔子进行拓展讲述。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教授儒家五圣:至圣孔子,复圣颜子,亚圣孟子,述圣子思,宗圣曾子。教师还可以结合相关的内容对孔子进行讲述,比如向学生讲述孔子的理想:周兼顾二代,翼翼乎文哉,吾从周。教师还可以讲述周礼以及所需的礼器,比如鼎、簋等,向学生讲述相关的文物,随后教师还可以结合相应的事件进行讲述,比如夹谷会盟,展现孔子的通权达变,同时还可以讲述后人对孔子的评价,比如: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使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使学生明白孔子受到了千古的赞誉,但同样也受到了众多误解和批评,但我们的文明正是在他的影响下不断延续,并沿着他的道路持续前行、永不停歇。
        (三)让教学内容与生活相结合
        尽管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但它同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切都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学生的生活与历史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积极地思考历史事件。历史教学可以以社会热点问题为媒介。历史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富有生机和活力,必须注重与国际和国内社会热点相结合。初中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兴趣,他们关注的范围很广,大到国际国内时事,小到校园里的小事,但校园里的学生接触面小,能了解的东西往往一知半解,这正好为历史教学与现实结合提供了发挥作用的空间,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时政热点,做好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的结合。此外,教师还可以合理地利用当地的历史教学资源。初中历史课程资源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具有丰富、生动、现实的特点。和历史有关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它常常与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吸引学生。在历史教学中合理利用地方历史资源,能使学生感受历史的无限魅力。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挖掘乡土历史资源中的有效信息,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学具有多样性的教学优势,历史教师抓住学科优势进行合理运用,将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巧妙运用于课堂中。教师要不断为历史课堂教学创造出更多的亮点,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相关知识,使初中历史教学达到优质效果,为自己的人生航道树立标杆。
参考文献
[1]王燕飞.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J].华夏教师,2017(2).
[2]戴世锋.社会转型与历史教学,ISBN:787503443947,2013(12).
[3]陈洪义.重回课改现场?探寻教育智慧[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63-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