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雅塘村小学 李莉
【摘要】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动力。运用数学儿歌进行课堂教学,是激发儿童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数学课堂中,由于儿歌的引进,能唤醒了沉闷的数学课堂,使数学课堂充满童趣。儿歌以其简明的语言,通俗易懂的内容,朗朗上口的节奏,贴近生活而富有趣味,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巧妙地运用儿歌,能加深孩子们的记忆,有效地分散难点,使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 儿歌;数学课堂;童趣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的一门学科,它具有抽象的理论,严谨的逻辑和广泛的应用性。[1]小学数学知识点多且杂,概念也比较枯燥,不像语文课文具有趣味性。而我们在教学中面对的又是一群注意力还不够稳定持久的孩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2]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觉得数学学习不枯燥,让他们在学习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呢。如果能够将内容浅显,篇幅简短,语言活泼,朗朗上口的儿歌及数学口诀融入到数学课堂学习当中,就可以使抽象的概念、严密的逻辑得到适当的缓解,也能将众多的知识点进行简明扼要的归纳和总结,把数学知识连成线,帮助学生记忆,而且能够使数学课堂活跃起来,让数学课堂充满童趣,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我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来谈谈如何将儿歌、数学口诀灵活地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让数学课堂充满童趣
一、儿歌在数学低年级教学中的应用
1、用儿歌数学口诀来养常规,训习惯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同样我们的课堂也应该有一定的课堂常规。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尤其是刚迈入学校大门的一年级学生,为了让他们守规矩,教师一定要对孩子们做出明确的要求,让他们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应该怎样做。这些规则如果单纯由老师说教,难免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不如将一些课堂常规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该让学生注意的时候,来上一句,给学生进行提醒。这样规则就会慢慢变成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在一年级为了让孩子们能够认真听讲,我用上了这样的儿歌:
师说:小眼睛,生答:看黑板。
师说:小耳朵,生答:认真听,学会用脑和用心。
对于讨论结束或者是有孩子讲小话,我想让课堂保持安静,认真听讲的时候,我用上了这样的儿歌:
师说:小嘴巴,生说:不说话。
对于上课让孩子们积极举手发言,我用上了这样的儿歌:
师:要发言先举手,上课不能随意走,生:别人说话认真听。
通过一段时间的数学儿歌口诀的训练,学生慢慢养成了认真听讲的好习惯。另外,书写习惯和坐姿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坐姿不好或者书写习惯不正确,将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我用儿歌:脚放平,身坐正,背挺直,来提醒孩子们听课的坐姿。例如起立的口诀为:站如松,坐下的口诀为:坐如钟,写字时提醒他们:头正、肩平、握好笔,一尺、一拳、一寸处。每当我发现学生听课看书写字姿势不正确的时候,我用儿歌口诀提醒,学生就会下意识的纠正过来。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同时,对于低年级孩子还可以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如:棒棒棒,你真棒,你是我的好榜样,来鼓励大家向先进看齐。通过一系列有节奏感的儿歌,不但让低年级的孩子在互动愉快的过程中培养出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有效得提升了教学质量。
二、用儿歌导入来创情境,激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始点和原始动力,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尤其如果能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对新授内容用儿歌巧妙的导入,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我在三年级《年、月、日》这一课中,运用儿歌导入,首先用课件出示太阳地球月亮运行的画面,并播放配乐儿歌: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球小,月球绕着地球跑。然后结束儿歌以后,我向学生揭示了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一年,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是一月,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从而导出了新课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立刻变得非常浓厚。在学习《位置与方向》时,我又引入了一首儿歌,就是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以及在地图中指示方向的儿歌: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由歌诀引入新课,贴近生活,学生掌握起来更轻松。
3、用儿歌来作总结、促记忆
低年级孩子学得快也忘得快,如果能用简明扼要的儿歌对知识点进行明确的归纳和总结,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
如:一年级学习《十的组成》,这个知识点对后面的进位加法的学习至关重要,为了让他们牢记十的组成,我让学生拍手诵读:“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在有节奏的韵律中,学生不但轻松地掌握了十的组成,还为后面的用凑十法学习进位加法打下了良好基础。在教学用凑十法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又使用儿歌:“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余数。”这样的儿歌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了用凑十法来计算进位加法。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一直是一个难点。于是我编出了这样的儿歌:“两数相比较,有大又有小,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要求相差数,就用大数减小数。”通过这样的儿歌记忆训练,当学生再遇到此类型的题时,就很少出错了。
2、儿歌口诀在高年级教学中的运用
1、用儿歌来记概念,学方法,提技能。
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把概念和一些难以记忆的基础知识,精心编制成朗朗上口的充满童趣的儿歌口诀能让学生加深印象。如教了循环小数后,我要学生诵读口诀,“一条队伍走的忙,有头无尾几多长,从左到右可分节,节节都是一个样。”学生在诵读中对循环小数的特点掌握的非常牢固。又如,学了周长和面积后,一些孩子对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容易混淆,我用这样的儿歌帮学生加以区分,如:“面积有多大,周长有多长,面积一大片,周长围成一条线”,为了区分体积和容积,我又用这样的儿歌,“体积占空间,容积算里面”通过这样的诵读,既让课堂充满童趣,又让学生对这这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分得很清楚了。
再如四年级学习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时,学生很容易将内圈的读数和外圈的读数搞错,于是我又编这样的儿歌:“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他边读度数,内外要分清,零线在内读内圈,零线在外读外圈。”通过边念口诀边量角,学生很快就掌握了量角的准确方法,读度时就很少出错了。如在画三角形高的时候,有些同学,对用钝角边做底画高经常出错,我又用这样的口诀对学生加以引导,“对着底边找个点,向底边做垂线,底边不够要延长,底边在哪,高在哪”。五年级孩子学习了质数,如果他们记牢了一百以内的质数表,对于约分,会大大提高他们的效率,于是我又编制了一百以内的质数儿歌: ?
二、三、五、七、一十一,(2、3、5、7、11)
十三、十七、一十九,(13、17、19)
二三、九,三一、七, ?(23、29、31、37)
四一、四三、四十七,(41、43、47)
五三、九,六一、七,(53、59、61、67)
七一、七三、七十九,(71、73、79)
八三、八九、九十七。(83、89、97)
这样一百以内的质数表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一下子让学生记得非常的牢固。
2、利用儿歌突出重点促理解,分散难点,促记忆。
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重点的突破,是教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关键。教师如果能巧妙的运用数学儿歌资源,就能达到让学生突破重点,解决难点的效果。实践证明在数学课堂中运用儿歌,符合孩子们的认知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有利于帮助孩子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巧妙的运用儿歌是有效的可行的。在四年级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生计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用这样的儿歌,教给他们计算的方法:“除数两位看两位,两位不够看三位,看到哪位商哪位,不够商一0占位,余数要比除数小,然后再除下一位。”在口诀的诵读中学生很快掌握了计算方法。我发现学生在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过程当中,试商的时间太长,一时很难找到合适的商,于是我又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总结了下面两句口诀:同头无除商九八,(如:315÷35,208÷26,被除数和除数首位相同,又不够除,直接用9和8去试),近半无除用五试,(如:265÷53,149÷27,26约为53的一半,14约为27的一半,不够除,直接用5去试商)学生对于符合这种规律的除法算式,能很快地找到商,这样就大大节约了试商的时间。
单位换算一直也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在进行单位换算的教学时,我给孩子们总结出这样的换算口诀方法:单位化大,数变小,除以进率错不了;单位化小,数变大,乘以进率对极了。这样读起来,朗朗上口,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又能加深知识的牢固记忆。
为了让学生记忆大月小月以及平年闰年的知识,我让学生用口诀记忆:“一三五七八十腊,31天永不差,四六九冬是小月,每月只有30天,还有一个特殊月,平年2月28,闰年二月把一加。”学生通过观察后,发现大月在7的前面是单数,在8的后面是双数,于是学生自己编制了一句口诀:“七前单,八后双”,来记忆大月的月份。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用儿歌或者是数学口诀的形式导入新课,或者进行小结归纳,使学生丝毫没有枯燥无味的感觉,相反是由兴趣情感支撑着丰富的知识,使课堂气氛非常融洽,感到学习数学有无穷的乐趣。此外除了以上的一些儿歌口诀外还有许许多多,只要我们平时善于收集,灵活运用,一定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儿歌就像是数学课堂上的兴奋剂,能为我们单调的课堂增添新的色彩,让课堂充满童趣。儿歌,更是一把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能让他们敞开心扉遨游数学王国。我们如果能精心挑选一些适合儿童心理特点并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儿歌,来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定能给数学课堂增添不少魅力。总而言之,优秀的数学儿歌不仅能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只要教师充分地挖掘儿歌资源,恰当运用,就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同时还能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由怕数学到爱数学,在充满童趣的课堂中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论》
[2]《爱因斯坦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