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使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更精彩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7月上   作者:王艳花
[导读]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信息技术课堂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磨课可以用集体的智慧打磨出更加精彩的课堂,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本文以初中信息技术“公式计算”为例,讲述了磨课对信息技术课堂的影响。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周恩来红军中学  王艳花   223200
 
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信息技术课堂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磨课可以用集体的智慧打磨出更加精彩的课堂,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本文以初中信息技术“公式计算”为例,讲述了磨课对信息技术课堂的影响。
关键词:磨课  信息技术课堂   公式计算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更新,对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学校必须要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不断加强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同时对信息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课堂应该更加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以培养出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但就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来看[1],其课堂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掌握信息技术的熟练程度不一样,教师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学习效果不佳;教师的教学手段运用之后,学生并未出现积极兴趣跟随教师学习,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并没有起到促进作用等问题。
        教学是门艺术,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优秀的教师会自觉地将自己的课研磨成精品,学校的备课教研组也应当帮助教师成长,磨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的途径之一。
        一、何谓“磨课”[2]
        磨课是备课组或教研组对教师的某一节课进行深入研究,对教材进行反复推敲,互相学习,合作交流,使教师更准确地把握新理念,更透彻地了解学情,培养了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发展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二、磨课对教师的影响
        1.磨课能使教师教学态度发生改变
        磨课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到改善,教学手段得到丰富,也使教师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改变自己的教学态度。
        2.磨课使教师教学更加精益求精。
        磨课过程中,教师得到其他教师中肯的意见,从而改善了自己的教学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也更加完美,教学也更加精益求精。
        3.磨课使教师教学行为更加专业
        磨课使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断地查找资料,努力使每节课变得完美,在集体智慧的帮助下教师成长的很快,不仅仅是公开课,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更加的专业。
        三、磨课的具体内容
        磨课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下面以初中信息技术“公式计算”为例,谈谈磨课感悟。
        (一)磨“教学目标”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很多年轻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目标的制定,对能力目标却重视不够,有的教师能力目标写的很少,究竟怎样实现也很少进行深入的思考,本课的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据处理能力”,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我们又得到几个能力目标:
        1.类比迁移能力
        从上节课学过的函数知识点迁移出“公式计算”的知识点,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使学生学习方式得到优化。从以前学过的数学公式迁移到计算机运算符号。
        2.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对知识点的研究,不是由教师给出,而是学生探究出来,学生由于函数计算不出来,从而得出需要用公式计算,小组探究出计算方法,培养了小组成员合作交流的能力。
磨透理念让教师明白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一切活动都应围绕学生而展开。
        (二)磨“教学主线”
        要想把课上好,了解教学主线很重要,否则课堂会给人不连贯的感觉,只有弄清楚了教学主线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得心应手。
        本节课的知识线即“公式的理解-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公式求和求平均值-中考链接-课堂小结”;问题线即“讨论交流(引出概念)-动手操作(用公式计算)-完成中考题目-课堂小结”,理清了主线便知道“教什么”,可以创设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主活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三)磨“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知而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措施。[3]
        1.关于引入“公式计算”
        教材的设计:前面我们学习了自动求和及函数计算,但是很多的应用没法用自动求和和套用现成的函数来完成,那么就要用今天学习的公式来完成,公式计算的最大优点是更能灵活计算,特别是复杂应用的计算,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EXCEL中的公式计算。
        公式是对工作表数值进行加法、减法和乘法,公式中可以包含常数、运算符、引用地址和函数等。运算符号包括+ 、-、*、/、^等
        显然本设计探究味不浓,学生始终顺沿教师的精心设计而被动学习,主体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哪些计算不能用现成函数的来完成缺少铺垫,对运算符介绍还没有更好的方法。综合上述问题的思考,我们对引入部分重新设计:首先展示一个表格,要求计算某招聘考试总的成绩,方法为笔试*40%+面试*60%,请学生思考一下能不能用学过的函数知识解决问题,学生讨论一下,学生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了,为我们引入做好准备。对运算符的介绍可以让学生回归数学符号中来思考,从已学过的数学公式中进行思考,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可以借助下面的问题来完成:
        师:请同学们看一个表格,看看某招聘考试的总成绩怎么计算?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大屏幕展示表格)学生讨论交流
        师: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函数直接计算出来吗?
        生:不能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以用公式来计算。
        设计意图: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很好的激发出来,积极性很高。
        师:说起公式,同学们学过哪些公式啊?
        生: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和公式、完全平方差公式……
        市:数学公式中加减乘除的运算符大家都会写,那么在计算机中这些运算符怎么写?
        学生讨论交流,请学生上台展示,不会写的教师补充。运算符号包括+ 、-、*、/、^等。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学生印象深刻。
        2.对于表格计算的教学策略
        对于表格的计算教师先介绍输入公式的步骤,再演示教师招聘考试公式,平均分公式,总分公式等,接下来让学生把剩下的做完,不会的可以小组讨论。这样处理让学生自主探索有点牵强,教师把操作步骤演示给学生看没有学生自己操作得来的结果印象深刻,小组探索也不会很激烈,我们作了如下改进设计:
        教师先介绍输入公式需要注意的地方,让各小组讨论教师招聘公式,平均分公式,总分公式计算方法再进行操作,各小组进行竞赛,请先做出来的小组上台演示。教师再对其中注意的地方进行提醒。
        设计说明:本设计的特点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不是按照教师要求被动操作,需要“跳一跳”才能得到的果实,故而参与性强、思维量大、探究味浓。因为是比赛所以各小组组员参与度比较高,很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磨“教学反思”
        随着课堂的开展,会出现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教学反思,找出问题的根源和应对的策略,这对我们业务能力的提高将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精研细磨,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支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宗旨,精益求精的打磨我们信息教师的课堂,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提供助力,为培养国家创新型人才贡献我们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凯利.基于微课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7
[2]郎文静.论磨课“三境界”[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10):29-30
[3]刘华为,张瑶瑶.业务“精”自“磨”中来—关于“角的平分线( 第一课时) ”的磨课感悟[J].中学数学杂志,2020(8):18-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