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养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7月上   作者:王文丽
[导读] 在我国发展过程中,隔代教育是我国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的方式。隔代教育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容易使儿童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问题,并且会对儿童未来的发展造成影响。本文阐述了隔代教养方式出现的原因和对幼儿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且针对隔代教养对幼儿心理发展的消极影响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从而能够使幼儿养成积极健康的心理,促使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山东省威海荣成市幸福街小学   王文丽   264300

摘要:在我国发展过程中,隔代教育是我国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的方式。隔代教育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容易使儿童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问题,并且会对儿童未来的发展造成影响。本文阐述了隔代教养方式出现的原因和对幼儿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且针对隔代教养对幼儿心理发展的消极影响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从而能够使幼儿养成积极健康的心理,促使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隔代教养;幼儿;心理发展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人口流动的加快,家庭的结构也在不断改变,一部分父母没有充足的时间亲自养育自己的子女,将子女托付给(外)祖父母即所谓的隔代抚养。北京师范大学的伍新春教授提出,当今儿童家庭抚养形式主要分为父母抚养、隔代抚养与共同抚养。隔代抚养是指(外)袓父母担负孙子女大部分的教养与照顾责任,孩子的父母仅是在周末与孩子接触。其类型为下列4类:①日夜均由(外)祖父母照顾,父母甚少回家;②平常由(外)祖父母照顾,周末由父母照顾;③主要由(外)祖父母照顾,父母不定时回家照顾;④完全由(外)祖父母照顾。隔代抚养在当今中国家庭的实际生活中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隔代抚养儿童的心理现状已经得到研究界的关注与重视。幼儿心理理论、依恋关系与同伴关系是学龄前期心理发展的热点问题,因此本研究对此展开的实证分析望能为改善隔代抚养幼儿的社会化问题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祖辈-父母教养一致性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显示,亲子依恋通过幼儿心理状态术语的使用影响心理理论的关系受到祖辈-父母教养一致性的调节,即相比于祖辈-父母教养一致性低的共同教养家庭,亲子依恋通过幼儿心理状态术语的使用对心理理论的间接效应在祖辈-父母教养一致性高的家庭中的儿童更突出。调节点位于中介链条的前半段,即亲子依恋与幼儿心理状态术语的使用之间的关系受到祖辈-父母教养一致性的调节。原因如下:第一,生态系统论认为,发展中的个体嵌套于一系列相互影响的外部环境系统之中,而外界环境又是影响个体成长发展最重要的原因,个体与系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着个体发展,而家庭是幼儿最先接触的生长环境,更是其建立亲密关系、习得沟通的最基本场所。安全型依恋儿童的母亲更倾向于将孩子看成是一个有心理的个体,在早期的母婴互动中,母亲不仅会关注孩子的身体状态,也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并且在与孩子进行亲子交谈时,更频繁地使用心理状态术语。而那些能准确反映孩子心理状态的言语进一步促进了孩子自身心理状态术语的理解、掌握和使用。第二,家庭微系统认为对幼儿来说,家庭的影响效用较大,不同类型的家庭微系统将给幼儿现阶段和今后产生持续的影响。不同的家庭微系统提供了不同的看护背景,而多重看护背景下引发多重依恋关系的发生。在祖辈-父母共同教养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不仅与母亲建立了母子依恋关系,也与祖辈建立了祖孙依恋关系。邢淑芬等人认为,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二者之间不能够像父子依恋那样可以起到相互补偿的作用,但可以起到相互影响的作用。可见祖辈的加入,并非是父亲或母亲教养的同类替换或补充,而是一种新的影响因素。


第三,祖孙依恋与祖辈的教养方式有紧密的联系,祖辈和父母辈的教养方式差异可能营造不同的家庭氛围。祖辈-父母教养的不一致对亲子依恋、祖孙依恋和儿童成长环境都将成为破坏性因素。消极的、低质量的共同养育可能会为儿童营造一个压力水平较高的家庭环境,减弱了幼儿父母的养育调适和亲子互动,从而影响到幼儿心理状态术语的习得。
        2积极沟通,统一教育观念
        幼儿的教养问题是一个家庭的事,家庭中光有理解、尊重并不能真正解决矛盾冲突,父辈和祖辈之间还应积极沟通,优势互补,及时化解矛盾,统一教育观念。父辈应理解祖辈由于时代不同、学历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所造成的认知水平和教育观念不同,父辈要和祖辈多沟通、交流,将自己教育孩子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传授给祖辈们,以期得到他们的支持,整合教养方式优势互补,同时要引导祖辈不断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跟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从而对孙辈实施正确的教育行为、教养方式。父辈要清楚知道祖辈教养孩子是义务,是帮助自己缓解生活压力的助手,相信祖辈的初衷也是为了孩子好,只是观念和方法有所不同,多和祖辈沟通交流,赢得祖辈的支持与合作。父辈是教养幼儿的主力军,祖辈只是父辈教养幼儿的生活助手,祖辈们要给自己定好位,在教育孩子中既不能错位,也不能越位,全家统一教育观念,明确职责,形成教育合力,发挥出各自最大的作用。
        3创建和谐的家庭环境加强亲情方面的教育
        首先,两代人教育孩子存在差异,如年轻一代注重孩子的智力和个性,而祖辈们则看重做人和艰苦奋斗精神,这就需要两代人相互沟通理解,要注意不要在孩子前暴露教育的分歧,树立为人父母的威信,其次,要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祖辈们文化水平、知识结构已无法适应现代幼儿的需要。要利用科学知识抚养、教育孙辈而不要向儿童宣传迷信思想。两代人要建立可行的家规,同时也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和独立。最后,祖辈要以理智战胜感情,更好区分爱和溺爱的界限,更加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父母,同时作为祖辈家长的子女,我们要经常与祖辈家长进行沟通,只有两代人步调统一、明确目标、才会让孩子的教育走向成功,孩子也会从幸福的家庭生活走向更广大的世界。
        结语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孩子的童年也只有一次。教养孩子不是祖辈的任务,而是父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面对社会进步、工作竞争、生活压力的增大,隔代教养现象增多,父辈应该在隔代教养中找寻平衡点,既有利于保证幼儿健康心理养成,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又有利于减缓祖辈负担,享受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家庭、学校、社会等三方合作,三位一体紧密协作,不断推动教育的进步,提升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雪娇.0-3岁婴儿隔代教养现状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
[2]于涛,王舒雅,马征宇.隔代教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分析[J].心理月刊,2018(2):10-11.
[3]刘丹丹.隔代教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39(S2):80-82,85.
[4]刘云,赵振国.隔代教养对学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3(2):37-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