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教学法在萨克斯管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7月上   作者:曾永欣
[导读] 伴随着教育革新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社会的稳步发展,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越来越完善,管乐教育是艺术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并且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此管乐教学逐渐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萨克斯管教学是管乐教育中的一部分,同时还是有着较强综合性的管乐教育,更是艺术学校进行美育教育的主要路径,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云南昆明艺术职业学院  曾永欣 650000

摘要:伴随着教育革新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社会的稳步发展,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越来越完善,管乐教育是艺术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并且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此管乐教学逐渐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萨克斯管教学是管乐教育中的一部分,同时还是有着较强综合性的管乐教育,更是艺术学校进行美育教育的主要路径,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萨克斯管教学;应用
        引言
        奥尔夫教学法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已经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奥尔夫教学法强调学生学习各种音乐技巧和能力的最佳状态,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必然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诱导者和参与者。愉悦身心、学习艺术,二者相得益彰。奥尔夫教学法是这些年出现的一种有着较强具体性的教学手段,不管是教学观念、教材还是教学方法均有着完善、健全的教学体系,并且这种教学方法以节奏为前提条件,需要学生在旋律、曲式以及配器等各个方面有着较高水平,另外,尽管奥尔夫教学法将器乐作为其独树一帜的特点,然而声乐与器乐同处于同等地位,并不单单为表现我们看到的拍打而已[[]]。伴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及推进,人们越来越注重学生的音乐素养,促使艺术学校学生数量逐年增加,而当前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开展教学,奥尔夫教学之所以可以在众多教学手段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其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情况,促使更多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不断学习增强自身感知力及创造能力。
        一、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如老话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并且还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其积极性,促使更多学生参与到萨克斯管教育活动当中,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成效。在艺术学校萨克斯管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为重要手段,通过奥尔夫教学法我们不难得知,音乐并非简单的音乐,而是与动作、语言紧密相连的,倘若一味重视对学生进行专业化教学则会对其学习兴趣产生不良影响,为此教师应该及时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在萨克斯管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切身体会、感悟和欣赏[[]]。尽管高校学生理解及认知水平已经成熟,但是无论何时都对游戏情有独钟,教师应该把握好这一机会,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游戏,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活动,同时促使教学活动更加充满趣味。
        例如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对《彼得与狼》中的情景进行再现,结合学生性格状况为其分配相应的角色,由班级中诙谐幽默的男生扮演小猫,性格大大咧咧的女生扮演小鸭子等角色,在学生演绎剧情的时候,适时地运用萨克斯管进行配乐,在学生了解剧情后才能将音乐深切的演奏出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萨克斯管音乐的理解,同时巩固记忆。另外,教师应该充分掌握学生萨克斯管学习状况、兴趣爱好及其基础状况,并对这些学生进行分类,开展针对性教学活动,同时为他们布置与之相对应的练习曲目名,根据学生学情循序渐进的增强演奏难度,促使学生正确掌握萨克斯管的吹奏技巧,不断提升学生水平。
        二、听力训练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听力方面的训练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内容,加之奥尔夫教学法本就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提倡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教师一定要提高萨克斯管听力训练的灵活性,调动学生热情,促使学生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训练当中。另外,在进行听力训练的时候还应该不断提升他们的记忆能力,将演奏中的细枝末节作为问题巩固学生记忆。除此之外,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听力训练的时候,应该以萨克斯管演奏的经典曲目作为对象,掌握萨克斯管吹奏技巧的同时,提升学生们的音乐感觉。
        三、节奏训练
        学习任何一种乐器,都是以正确掌握音乐节奏为前提的,而奥尔夫教学法提出以教师为导向,在其引导下对曲目的节奏进行分节教学,并且要求学生将不同类型的节拍背诵下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掌握。


另外,在组织学生开展节奏训练时,教师可以适当融入一些动作用以展现不同节奏,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用脚打节奏,降低学习难度,同时便于学生掌握和内化。应该注意的是训练之前教师首先要为学生示范,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听,感受并体会知识后加强练习。
        四、操作训练
        在萨克斯管训练过程中应该注重其动作表现,往往声情并茂的吹奏更能增强艺术的感染力,教师一方面可以运用古代对礼乐的传统为学生展示萨克斯演奏过程中的动作要领,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影视片段或者萨克斯管演奏大师演奏现场的课件,让学生了解大师在演奏过程中的动作,例如摇头、晃动身体以及跺脚等等,这些动作都可以将萨克斯管音乐的吸引力展现出来[[]]。学生应该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萨克斯管的演奏当中,在表演过程中随着节奏挥舞、摇动,促使自己与音乐融为一体,通过这些动作让学生快速掌握萨克斯管曲子的节奏,同时巩固记忆。
        五、呼吸训练
        (一)吸气训练
        若用嘴吸气的话,吸入的速度快并且过浅,鼻子吸气则不然,在呼吸训练初期首先用鼻子感受吸气的位置,如若直接用嘴巴吸气会对学生的吸气程度及深度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出现只要吸气肩膀就会自然抬起的现象,待学习并掌握鼻子吸气之后再练习用嘴巴吸气,只有这样才能快速、高效地达到预期训练效果。练习吸气的手段多种多样,而常用的分为两种,其一,保持站立姿势,确保双脚打开程度与肩同宽,将腰部弯至90°,并且双手插于腰间,肚子随着吸气不断鼓起,做到这以后最重要的就是学生尝试用双手来感受腰间的气息状况,并循环不断训练。其二,学生保持良好坐姿,同样确保双脚打开至于肩部同样宽度,但是此时应该注意,不能完全坐在椅子上,最佳坐姿是占据椅子三分之一,同时腰部弯至90°,将手放置于脚腕处进行呼气和吸气练习。另外在练习过程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体会腰腹部的变化,掌握正确的吸气技巧,为之后的萨克斯管演奏夯实基础。
        (二)呼气训练
        在吹奏萨克斯管的嘶吼,不仅要准确掌握嘴型和吸气方法,同时还应该明确如何吹气,以免对发音及音色产生不良影响,为此在训练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知识吹气的重要性,切身体验如何吹气,犹如吹蜡烛一样,将气息集中在一点,另外无论采取何种训练方法都应该确保期许的通畅性及稳定性。在训练过程中于奥尔夫教学法有机融合,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创新,第一,拉近训练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使用生活中常见的资源辅助训练,例如为学生发放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气球,通过吹气球感受吹气位置及整个过程;第二,使用纸张训练,让学生将纸张放置于墙壁上,用吹气的方式保持纸张不会掉落,从中逐步掌握吹气的正确方式;第三,吸气与吹气相融合,需要注意的是,在吸气以及吹气过程中手部动作不能停止,在吸气的时候嘴巴对着手掌的侧面,而在吹气的时候,手掌则前移,确保嘴巴对着手掌心的位置,以此感受吹出来的气息变化,学生可以在节拍的带动下进行练习。上述这些训练方法有着较强趣味性,并且增强五官的敏感度,同时大大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语
        奥尔夫音乐的最大特点是关注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在这样的学习中,孩子不会把学音乐当成一种负担或功利,而会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来,用他们肢体、语言、乐器自由地演绎,以独特的方式抒发内心世界。
        萨克斯管教学可以培养出更多新一代演奏者,再加上奥尔夫教学法较为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为此将奥尔夫教学方法科学运用于萨克斯管教学当中,让更多学生了解萨克斯管知识及表演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并且这种教学方法采取不同手段提高了学生素质水平及音乐水平,进一步强化学生萨克斯管的吹奏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昱,刘丰源.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器乐教学中的运用——以圣桑的《单簧管降E大调奏鸣曲》为例[J].甘肃教育,2014(08):73.
[2]朱莹.简析奥尔夫教学法在器乐教学中的运用[J].黄河之声,2019(06):99.
[3]王瑾.奥尔夫教学法在高校萨克斯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教育,2020(12):227-2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