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们一起过日子——如何建设幼儿园班级文化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7月上   作者:曹旭宁
[导读]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班级精神的所在,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的思想和行为,为幼儿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幼儿园班级文化是班级文化的一种,韩东才认为,“班级文化是由班级成员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所有存在方式,包括意识形态上的和物质形态上的所有内容”。

河南濮阳市实验幼儿园  曹旭宁   457000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班级精神的所在,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的思想和行为,为幼儿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幼儿园班级文化是班级文化的一种,韩东才认为,“班级文化是由班级成员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所有存在方式,包括意识形态上的和物质形态上的所有内容”。张富洪对幼儿园班级文化的构成提出见解,他认为“幼儿园班级文化由显性文化和隐形文化构成,显性文化主要是指物质文化,隐性文化包括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它是在师幼长期交往的过程中共同创造和积累形成的。”《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了以“有理据、重主体、多互动、重参与”的幼儿园班级文化核心价值观。突显了班级文化中“科学理论引导、幼儿主体地位、师幼互动生成和幼儿积极参与”。根据幼儿园班级文化的核心要素以及《指南》精神的指导,我们将班级文化分为管理、环境、活动三部分,每一部分从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细化了师幼、幼幼、师师之间是如何智慧化打造科学、自主、适宜的班级文化。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需要统一的制度管理,这样才能和谐发展。一个班集体同样需要班级制度,建设班风班貌,以及班级管理人员。针对幼儿园的幼儿,应该如何建设适宜的班级管理制度呢?
        一、适宜
        《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因此立足于幼儿的学习特点,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应从实践出发,立足于幼儿,创设丰富有趣、科学适宜的班级文化,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自主
        一个班级的文化建设应该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创建的,不应是教师根据自己的喜好或需要独自创建,幼儿只是班级文化的接受者。这种班级文化不具备影响力,更不能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班级的一种现象或问题进行讨论,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在“出谋划策”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思辨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教师只是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参与者,幼儿才是班级的小主人。对以下面的案例为例:
        值日生
        文化创建背景
        在一个班集体里,有两种现象时有发生。其一是“疲于奔命”,在面临班级体中纷繁杂乱的事务时,一些教师会选择大包大揽,不让幼儿参与班级管理或承担班级事务。最终,教师会在应接不暇的事务中疲于奔命,幼儿也会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熟视无睹,形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其二是“一呼百应”,在面临有幼儿可以胜任的小任务出现,教师宣布需要小帮手时,幼儿往往一呼百应,不仅影响班级正常秩序,也会在每次执行任务的人选方面造成很大的随意性。基于以上两方面的情况考虑,“小班长”、“值日生”等班级管理制度应运而生。幼儿参与班级事务的管理,不仅使班级秩序向好而生,更增强了幼儿的责任感,同时也相应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年龄范围
        4-5岁
        目标
        1.知道“值日”的概念,明白值日生的主要职责是为班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熟悉值日生的主要任务。
        3.愿意为班集体服务,具有初步的责任感与团队合作意识。
        指南链接
        社会
        (一)人际交往
        4-5岁  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和任务
        4-5岁  知道接受了的任务要努力完成
        创建过程
        值日生制度旨在激发幼儿的集体责任感,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并在过程中使幼儿掌握各种生活、学习技能。因此在实行值日生制度时,需从内外两方面着手。
         1.开展值日生谈话活动,和幼儿共同讨论值日生的职责。幼儿主动参与制定任务分类,会强化幼儿的任务记忆,进而更清晰值日生的职责。
         2.对班级幼儿进行分组(建议分为五组,每天一组),此步骤由教师主导,在分组时兼顾每一组幼儿能力水平的平均分配,既可以保障任务的执行效果,也可达成高水平幼儿带动低水平幼儿的目标。
        3.在教室的醒目位置布置值日生版块的环境,主要元素应包括分组情况、值日生职责、值日生标志等,以儿童化地形式展现,使幼儿透过环境可以对值日生的分组、任务等关键信息一目了然。
        4.坚持每天运行值日生制度,将值日生制度常态化,长期培养幼儿的集体责任感。
        环境创设
        1.物质环境


        2.人文环境
        每次及时对值日生的劳动成果给予肯定,运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幼儿坚持为班级体进行服务,并对每次的不足之处进行总结讨论。
        三、温馨
        一个温馨开放的集体环境是幼儿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前提。不仅是师幼之间的关系,也包含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氛围,这些都在精神层面成为构建班级文化的核心因素。每个幼儿或者成人都会有情绪,当出现消极情绪时,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疏导幼儿,并且能成为建设班级文化的一种形式?以下面方案为例:
情绪空间站
        创建背景:
        “就是你不对”欣欣一边哭着一边说道。而一旁的辰辰则是一副盛气凌人的模样,理直气壮地说“谁让你挡住我了!”说完,小脚狠狠地踢了一下欣欣的小凳子,准备走开。老师喊住他,了解了整件事情的原委,确实是辰辰乱发脾气而发生的不愉快。让他给欣欣道歉,他置若罔闻,双手交叉抱在胸前,嘴里还发出“哼哼”的声音,就是不肯道歉。欣欣在老师的抚慰下已经开心的去参与其他的游戏活动,而辰辰不管老师的劝慰,踢墙、甩胳膊、跺地板……
        年龄范围:3—6岁
        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要乱发脾气
        2、用适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
        指南链接:
        健康
        (一)身心状况
        目标2  情绪安定愉快
        3~4岁  有比较强烈的情绪反应时,能在成人的安抚下逐渐平静下来。
        4~5岁   有比较强烈情绪反应时,能在成人提醒下逐渐平静下来。
        5~6岁  表达情绪的方式比较适度,不乱发脾气。
        创建过程:
        1、将“魔法小屋”作为班级环境的一部分,鼓励每一位幼儿参与创设。
        2、在老师的引导下,全体幼儿讨论什么样的情况下进入“魔法小屋”,即作为班规的一部分。
        3、成人要向孩子强调,暂停角不是惩罚,而是为了平静下来更好地去解决问题。因为,感觉好才能做得好。
        环境创设:物质环境:在班级一角设置一个“魔法小屋”, 里面可以有沙袋、拳击手套、毛绒玩具、抱枕、舒缓音乐播放器、图书、彩纸和画笔等,小屋门口可以挂“请勿打扰”的标牌。当然,也可以起一个更独特的名字。
        人文环境:教师也可以通过有关情绪管理的绘本,帮助幼儿学习更多管理情绪的好办法。
        幼儿园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就是在和孩子一起过日子,怎么样才能将这些繁琐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红红火火,是需要老师的智慧和放手,需要幼儿的参与和主动,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协助。班级文化的建设不仅仅体现在规章制度方面,也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生命与生命的对接。
课题名称:《幼儿园班级文化建设与幼儿发展案例性研究》课题编号:2019JKGH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