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5期   作者:郑秀珍
[导读] 根据新课程的变化,教育的方向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和概念,也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
        郑秀珍
        东营市垦利区第三实验小学257500
        摘要:根据新课程的变化,教育的方向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和概念,也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小学生刚刚步入校园,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结合类比思维的渗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实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教育目标。本文就数学文化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影响及策略做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类比思维;教学意义;教学策略
        数学是一门对逻辑思维要求很强的学科,小学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进而放弃学习数学知识,这并不是家长和老师乐意看见的结果。所以需要老师需要通过类比思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让学生可以轻松的掌握数学知识。
1.类比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向
        类比思维的渗透对学生数学分析思考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当前由于数学知识的过于抽象, 使年纪尚小的小学生缺少解题思路,学习情绪不高。教师将类比思维渗透到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思考宽度,实现新课改下高效教学课堂。
1.1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当前不少小学数学课堂过于注重机械化的应试教学,缺少对学生数学文化和数学思维的培养,再加上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等因素,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减弱,在课堂上的学习质量不高。通过类比思维的渗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升华师生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在优良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摆脱教条式教育的束缚,不断的建立属于自己的数学思考体系。让不同的学生们都能够激发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让每个孩子在数学学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气氛,帮助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获得解答难题的乐趣。小学数学教师应利用教学智慧将数学知识与类比思维联系起来,让学生们思考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对知识运用要点的分析,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理解能力。
1.2围绕学生的思考角度教学
        现阶段因为教师落后的教学理念、单一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的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无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为此,教师借助类比思维的影响,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培养学生正确的计算和解题方法。由于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班级占据主导教学地位,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无法提高。所以要从教学的主体性原则入手,将教学核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通过类比思维改变学生在课上的思考模式,逐步引导学生思考抽象数学问题,进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传统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是被动的学习状态,对教师所讲问题的答案没有质疑,导致课堂没有良好的互动关系。教师要积极运用类似思维盖申课堂氛围,根据教材内容,设计难度适宜的数学问题,带领学生在数学世界中畅所欲言,从而促进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


2.类比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由于小学生思考能力不成熟,接受数学知识较为直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设计一些有利于类比思维渗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保证学生可以有效融入数学课堂,并适应教学氛围,着重加强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2.1丰富思考方式
        应用类比思维的重要作用就是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带动学生对数学知识主动钻研和思考的热情。传统单一片面的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从而使得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不高。所以教师要在课堂内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加强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与多样的教学手段相结合来激发学习的欲望。例如在小学数学教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用类比思维的方式思考问题,比如先带领学生复习一下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如22×26,引导他们回忆竖式计算过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换成三位数(如将22换成122),计算方式会有变化吗,该式子又会得出怎样的结果呢,从而让学生去尝试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关系,进而得出3172这个正确结果。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小学生感到与众不同的趣味,同时利用类比思维拓展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思考,试一试采用其他解题思路进行思考或者分析,让全部学生都能够很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继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2.结合信息技术智慧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应该将教材教学与学生的思维拓展进行有机融合,而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完成教学情境的构建,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充分的代入,还能够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而达到帮助学生快速理解与掌握知识的目的。类比思维结合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拆解解题路径,抓住解题的核心和重点,许多学生解题遇到困难的根本原因是学生的解题思路不清晰,在分析过程中错过了关键的信息点。教师应当在设计数学课程时利用这些新事物为学生们提供丰富解题的思路,让学生遇到解题困难时能够及时地转变思考的模式,而不是茫然不知所措。例如在《平行与相交》教学案例中,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几何模拟软件,做类比思维教学,题目核心就是随着平行线的不断旋转变化,两条平行线最终会变成相交关系。学生利用模拟软件中展示的立体素材可以充分拓展自己的想象力,利用类比思维去完成图形的变换操作,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验结果相结合抓住题目的核心重点,比如将平行线中的一条线进行旋转,能够使其与另一条线相交;将相交线中的某一条线进行旋转,也可以将其变为平行关系。但若是直接将平行线的两条线按照同一方式进行相同的旋转处理,平行关系不会改变。这是在常规数学课堂中很难完整实现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鼓励语言,让学生大胆进行尝试,继而通过类比思维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
结束语: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应注重以引导为主,让学生能够按已知的条件推理建立相应的数学概念,并完成计算过程。教师需要发挥类比思维教学的引导功能,进而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考能力,从而显著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游琦.以类比思维优化小学数学教学[J].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19,(11):106.
[2]吴家锦.指导类比推理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20,(7):116,118.
[3]魏甫南.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2):83-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