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数学理性思维培养策略窥探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5期   作者:赵瑞红
[导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科目,因此对于教师来说,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是非常有必要的。
        赵瑞红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276800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科目,因此对于教师来说,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也开始主张理性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以便更好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摒弃以往的应试教学理念,不再以分数论优劣,反而重视学生思维培养,是当前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就小学数学理性思维培养展开分析,并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理性思维;培养策略
        引言: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培养规律方法和思维意识要比学会做题重要的多。尤其是新课标中提高了对数学的教学要求,侧重考察学生能否灵活应用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关注其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其核心思维。
        一、通过理性教学培养理性思维
        想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合理定位,让数学成为一个培养其理性思维,通过理性思考的学科,而不是成为学生烦恼的学科。在日常教学时,不要总是提“成绩好坏对人生影响”的言论,引导学生追求高分,而是要让其通过学习,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有效的处理问题[1]。举例来说,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一课时,教师在课堂中不要总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记住图形和事物变化规律,这种教学方式较为死板。在课上导入环节可以利用一个小游戏活跃气氛,教师可以说:“今天和大家玩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作动作接龙,有两个动作,分别是击掌和拍肩,看谁能按照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下面老师先做示范。”将“击掌、拍肩、拍肩”的动作重复三次,并指定学生跟着做。做完后询问学生“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呢?”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从学生角度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并为其提供思考和探究的机会,初步感知规律的意义。之后再深入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理性思维。
        二、解决问题过程中,建立符号意识
        罗素认为数学是由符号加逻辑组成的,罗华庚也认为数形结合在数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可见符号意识培养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想要发展数学思维也绕不开符号意识的培养。利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对应的情境,并在课堂中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2]。

举例来说,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时,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学会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是多少,弄清楚数的组成,并会数整十左右的数。一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其先对20以内的数有充分的认识,之后借助小棒展开教学。教师提问:“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些小棒,然后形成一捆后,那一捆里有多少个小棒呢?”学生数过后则回答:“10个小棒!”教师则可以对其进行语言上的鼓励并接着追问:“很好,大家说的非常棒。我们可以看出10个小棒是一捆,也就是十里面有10个一,那么,十捆小棒总共有多少小棒呢?”学生则会回答:“100根。”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借助小棒得出10个十是一百,一百里有10个十的结论。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感知100的大小,并对100以内的数有更深入的认识。
        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不同阶段的理性思维培养目标
        培养理性思维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有较大的好处,也是数学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教师应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不同,在学习知识点时有快也有慢,因此理性思维培养自然也是快慢不一,由此可见制定不同阶段理性思维培养目标的重要性。举例来说,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难度不同的教学目标。针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这一课的基础教学目标为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和规律,并能快速计算出结果。而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应在基础目标之上,感悟学习数学的价值,并培养其学习兴趣。这样可以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进步,让其理性思维得到适当的增长。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出示课件:,然后让学生探究这些题目应如何计算,通过分析和交流,再说出自己计算的方法。数学解题方法有着多样化的特点,学生可能“相加算减”解题,也可能利用“破十法”解题。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促进逻辑思维提高。同时逻辑思维的提高也是促进理性思维模式不断发展的一种方式,对落实素质教育有较大的帮助。
        结束语
        总的来说,教育改革改变的不知是教学方式和理念,还改变了人才培养目标。现今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相应的理论知识,提高课堂效率,还要重视其理性思维的培养。但理性思维的培养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们一起努力,围绕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开展教学。
        参考文献
[1]李爱梅.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才智,2020,09:148.
[2]肖木英.培养科学精神奠基数学素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09:85-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