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惯煌
漳州市华安县第五中学 363803
摘要:德育对于学校教育而言非常重要,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工作更是任务艰巨,困难重重。而在文化和生活比较落后的广大乡村,德育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更显困难。如何有效开展德育工作成了广大乡村中学急需探讨的问题,本文就此展开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学校;德育工作;策略探讨
引言:随地扔垃圾、打架、逃学、说脏话等现象普遍存在于乡村学校中,令广大教育工作者十分忧虑。这大多是因为乡村学校在教育工作中未能充分重视德育工作,“重智育,轻德育”是一个比较广泛存在的现象。想要改变这一情况,学校应当将德育放到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德育管理工作,在充分重视的前提下,落实好德育管理工作,使德育工作趋于具体化和高效化。
一、领导重视,德育先行
想要做好德育工作,学校必须先提高对于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学校可以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人选可以是校长。德育小组需要密切关注学校德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调整,为开展德育工作探索新的高效方法。在乡村学校的德育工作中,需要紧密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德育方法。学校在德育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乡村学生求知欲强、思想单纯及吃苦耐劳的优势特点,在教育过程中多与学生们沟通理想和前途方面的问题,以帮助学生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使其在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成长为更好的人[1]。学校可以在周一升国旗以后让学生代表进行演讲,以引导学生们在心怀理想的同时认真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情。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多种大型的集体活动,并鼓励学生们参加,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受到启发,从而促进德育修养水平的提升。学校还应当关注学生们的生活情况,在每年新生入学之前,提前做好摸底调查,以了解学生们的家庭情况,以便对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物质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励,以减轻其经济压力,专注到学习活动中来。学校还可以设立勤工俭学活动,以便为那些品学兼优却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经济帮扶。而那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若是能够参与进来,便能使他们在活动中得以成长,明白劳动的可贵之处和金钱的来之不易。
二、强化师德,塑造人格
学校需要加强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为学生们树立示范作用,以高尚的师德引导学生成长[2]。乡村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通过写心得体会、研讨会和座谈会等形式切实提高每一位乡村教师的德育思想意识,使其由内而外地得到改变,并将为人师表贯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教师在德育的过程中需要放下架子,用具体的行动取代空洞的说教,为学生们做好示范,通过小事情、小细节进行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改变学生。如,教师若发现地上有碎纸片,相比于让值日生来打扫,教师弯腰随手捡起的教育作用会更大。
三、建章立制,强化行为规范
创建优秀的校风需要建立特色鲜明、科学高效的校规。学校可以采取民主化的方法制订校规,即先由班主任讨论修订,再由全校的教师进行集体讨论,通过反复讨论和修订之后,校规能够满足全校大部分师生的意愿,使其在更加贴合本校师生实际情况,从而使得校规更加行之有效。校规的内容应当包含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其能够充分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在制订校规时,学校可以针对各个方面对其进一步细化,如针对仪容仪表方面、班级管理方面、文明评比方面等。在班级文明规范方面,班主任要采取良好的班级管理策略,建立良好的学风班风,使学生们做到团结有爱、积极向上、热爱班集体。在仪容仪表方面,应当要求学生做到衣着整洁,佩戴好校章,按要求穿好校服,树立勤俭简朴的良好风尚,避免出现攀比的心理。在作息方面,学校可以设定好铃声,作为休息的信号,培养学生的良好作息习惯。在清洁卫生方面,每个班级需要重视劳动委员的设立,保证值日生完成本班区域内的清洁任务,以养成劳动的观念和习惯。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全校的大扫除活动,使学生们明白干净卫生的环境对于学习和生活的重要作用。
四、用爱感染学生,耐心引导
教育需要爱,爱不仅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尊重,一种激情,一种无言的鞭策。教师需要做到热爱学生,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在教育工作中渗透爱意不仅是职业使然,更能赋予德育工作更大的能量[3]。实践证明缺乏情感交流的教育是很难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教师心中若是充满爱,便能够感染学生,学生们也会更加爱戴老师以及信任老师,从而使得师生双方的关系更加和谐,促进德育工作的推进。教师在德育过程中需要耐心地引导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会学生区分善恶、美丑,使其树立起荣辱观,从而做到明辨是非,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教师在给学生们进行操行和成绩评定时,可以改变死板的评语,赋予其更多的人文关怀色彩。如“一个学期过去了,老师看到了你身上的改变,你的勤劳善良、关心集体以及积极上进的良好品质,老师都感受到了,愿你继续努力,为自己书写美好的人生!”这样饱含真情实感的评语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爱,从而朝着正确的道路发展。
结束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其在德育工作中的引导作用,提高个人品德修养,以高尚的个人品格影响学生,作为学生们树立榜样,使学生们在老师的影响下做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规范个人的言谈举止,逐渐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为了克服德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难点,教师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及时更新德育理念,探索更多具有可行性的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陈燕,何树刚.指向“真、善、美”的乡村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理路探析[J].教育导刊,2020,03:49-54.
[2]喻凤姣.乡村小学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湖南大学,2019.
[3]付云飞.乡村学校校长价值领导力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