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5期   作者:刘小涛
[导读] 在初中历史的课堂之上,教师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适应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
        刘小涛
        山东省淄博高新区实验中学   255088
        摘要:在初中历史的课堂之上,教师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适应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通过对课堂进行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核心素养。本文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小组合作、结合历史故事、进行情境创设来优化初中历史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引言: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之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对课堂进行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本文从实际出发,对在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课堂进行策略的研究,希望能为各位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历史价值观
        教师可以在历史课堂上,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根据小组间的互动,完成知识的探索和学习,彼此之间可以交流意见,共同探讨历史的魅力。
        例如,部编版世界历史第二册《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课中,对工业革命为国家和社会所带来的变化进行分组讨论,通过讨论能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教师首先通过问答“今天,我们通过用电话与远方的朋友进行沟通和联络,在电灯下学习,坐汽车去上班,乘飞机去旅行等。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学习越来越便利,你们知道电灯、汽车和飞机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和兴趣,然后介绍第二次共工业革命的背景,针对第二次共工业革命的特点进行提问“电力作为一种能源,与蒸汽动力相比较,具有哪些优点呢?电力在生活的哪些领域有应用呢?”,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彼此的答案。在讨论完成之后继续提出问题“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有哪些优越性呢?”通过多次的提出问题,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融入到环境之中,并对现实生活进行思考。由于每位同学都是独特的存在,通过相互讨论,能够从别人的角度进行思考,同时拓展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方向[1]。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旁边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讨论,观察每位同学的讨论状态,对表现不积极的同学给予相应的关照,引导着其加入到讨论之中。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训练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还能够对历史拥有更深刻的了解,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念。
二、结合历史故事,培养学生历史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历史故事中的情怀和深刻意义,感染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能够走进历史,感受历史的兴衰。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历史课堂,教师可以将历史故事融入到课堂之中,相较于让同学们死记硬背的去学习历史,不如让学生们在故事里完成学习任务,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2]。
        例如,在部编版世界历史第二册《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一课中,老师的通过引入互联网发展的历史,从1971年的E-mail诞生,到1991年World Wide Wed诞生,再到现在互联网在全球迅速的普及,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从原始社会发展到现在的地球村,互联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产生了影响。现代社会的发展标志之一是妇女地位的提高,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得选举权,直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妇女运动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妇女的独立意识开始增强,开始各种示威活动。就中国而言,自古便有女性“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陈旧思想,这些历史故事对于现在的初中生来讲比较陌生,与现代人人平等的思想形成强烈的对比。直至今日,在某些国家,仍有妇女受着不公平的待遇。通过结合历史故事,为同学们展开历史的卷轴,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体会历史的辛酸苦辣,同时将现在的国内外环境进行讲述,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对于世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重视情境创设,培养探究意识
        情境教学法对于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具有极大的帮助。情境教学可以分为游戏情境、信息化情境、探究式情境、议论式情境、多媒体情境多种。教师可以利用创设情境,还原历史的真相,帮助学生融入到历史之中,提高学习的热情[3]。
        例如,在部编版世界历史第二册《俄国的改革》一课中,通过多媒体设备,将情境进行导入,首先引导同学们回顾“17世纪到19世纪中期,哪些国家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呢?”,然后引入课堂重点“两次改革的内容以及影响”,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改革的视频或图片,让同学们能够在视频或图片中了解彼得一世强制西化的改革内容,了解历史人物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视觉上的刺激,相较于教师单一枯燥的口头讲述,要更加的形象生动。在课堂结束后,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后习题的练习,进行知识的巩固和训练,加强同学们的记忆。还可以通过列思维导图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梳理,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思维导图,提高课堂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组织小组学习、讲述历史故事以及创设情境等多种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金兰.初中历史人物教学有效策略探索[J].成才之路,2020(36):99-100.
[2]杨瑞祥.巧借历史故事  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J].教育界,2020(52):66-67.
[3]周蕾娜.基于教学视频案例的历史课堂师生情感互动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0(S1):5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