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在小学英语中的实践运用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5期   作者:张晓飞
[导读] 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是新课改推行的必然内容。分层教学是以学生能力为教学设计的原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制定,分层教学模式之下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因此值得在教学中广泛推广。
        张晓飞
        六安市舒城县舒城实验小学  231300
        摘要: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是新课改推行的必然内容。分层教学是以学生能力为教学设计的原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制定,分层教学模式之下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因此值得在教学中广泛推广。对于小学英语教学而言,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可以帮助英语能力不同的小学生扎实基础、提升感知,但即使如此,分层教学在实践过程之中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以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为研究主对象,深入探索分层教学在小学英语中的实践运用办法,以望能够转变教师对分层教学的认知,充分发挥分层教学的教学价值,让小学生能够在分层教学的帮助之下实现英语学科能力、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新课改的推进之下,教学务必要全面化、公平化,所有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有所得、有所思。教师在此指导思想之下,更需要关注学生个人的发展需求、学习特性等等,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实现教学的目标输出。对于小学英语教学而言,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一方面能够帮助英语能力不同的小学生进行对应的学习指导,让他们能够在自己的能力发展区实现最大程度的发展,另一方面,分层教学可以深化英语学科素养、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让小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英语内容、积极运用英语知识,全面发展个人的语用能力、综合能力等。但是从分层教学的教学实践中可知,其还存在大量的教学问题,例如教师在“分层”上出现分层不均的现象、分层仅仅从教学内容入手没有关注到分层的全面性上等等。基于此,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为研究主对象,深入探索分层教学在小学英语中的实践运用办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让小学生能够在分层教学中全面发展,并实现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优化与提升。
         一、学习目标分层而教,关注每一位小学生的能力差异
        学习目标,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上所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设定。但是,每一位小学生在英语基础能力上都有明显的不同,如果单一的学习目标设置,则会无法满足所有学习的能力发展。英语基础能力强的小学生,在简单的学习目标设定下,会削弱其学习兴趣;英语基础能力相对薄弱的小学生,即使在处理中等难度的学习目标时,也会感到尤为吃力,无法前行。因此,分层教学首先需要从学习目标的分层开始,关注每一位小学生的能力差异,以针对性的学习目标设定引导小学生在合适的学习难度范围内发展成长。例如在三年级上册《Unit 4 We love animals》的学习目标设定上,可以先分为三个难度等级不同的学习目标。简单型的学习目标可以是“小学生能够认读单元内关键单词,elephant、monkey、bird、iger、panda、zoo等”,在此学习目标中,难度为最低,因此其所面对的小学生对象应该是全班同学;难度中等的学习目标,可以设置为“小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单元内句型what is that? It is……,同时能够跳出单元内容外,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对此所面对的小学生对象则需要英语能力更强一点的群体等等。不同难度的学习目标设定,满足了能力不同的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体现了分层教学对学生能力不同的关注性,让小学生能够在能力发展区内有效学习与思考。
         二、教学内容分层而教,尊重每一位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的分层教学,是针对课堂教学中不同内容的学习难度所设定的。在小学人教版英语教材中,part A部分的整体难度相对较低的,更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在随后的part C story time部分中,加入来一定量的生词、长句,同时需要小学生进行更多的学习思考,因此,对于学习能力相对不足的小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不利于深入推进。基于此,从教学内容角度上的分层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整体规划上得当有序,难易搭配而行。例如在三年级上册《Unit 4 We love animals》的教学内容规划上,教师可以先设置规划为8个课时,在前4个课时上重点输出简单且基础性教学内容,即part A部分,让全体学生都能够理解与获得单元内关键性的学习知识点,然后在后4个课时中不断增加教学内容的难度。例如3个课时为part B部分,让小学生能够学习对话内容,领会使用对话并延伸单词认识,同时,让部分英语能力相对较强的小学生,带领其他能力较弱的小学生一起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实现彼此之间的帮扶成长。最后一个课时,教师则可能根据part C story time的内容进行更多的教学延伸,让英语能力更强的小学生参与其中,深入思考探索。例如让能够较强的小学生带头进行角色扮演、内容创编、内容总结、加入故事等等,从写作、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多个层面上锻炼自我。
         三、教学方式分层而行,鼓励每一位小学生的学习参与
        教学方式的分层,主要是针对每一位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与个性发展的不同所进行对分层教育思考。

部分小学生在性格上相对张扬,更具有个性化,因此他们所感兴趣的教学方式更多的表演类、语言类等方向,但是,部分小学生的性格相对内向沉稳的,他们对于表演性的教学方式设计的兴趣度并不高。教师需要明确每一位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与特性、个性发展方向等内容,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思考,设计合适的教学方式,才能够最大程度上刺激他们提升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确保英语学习的整体效果。例如在三年级下册《Unit 1 Welcome back to school!》中,教师可以进行动静两种教学方式的设计。从动角度出发,让小学生模仿教材中的对话内容进行角色的扮演展示,同时,让小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之中融入更多生活中的元素。例如“I am ……,I come from Guangdong,but my mother comes from Hunan”等,不仅仅从自身的角度进行阐述,更能够延伸到他人身上,将知识点举一反三,同时,角色扮演的过程之中,更大大满足了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德行需求。从静态的角度出发,教师可以设计写作练习,让小学生从动态的语言训练中过度到静态的逻辑思考以及写作表达中,不仅仅能够提升整体的学习难度,加强学生能力锻炼,同时也满足了性格相对内向、不善表达的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与个性发展。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的《Unit 3 At the zoo》中,学生已经在前段部分完成了基础的语言对话练习,掌握了单元内的基本句型、语法、单词等内容,接下来,教师则能够让小学生以自主分组的形式进行写作训练。首先,让小学生在小组内先议定动物园内存在的动物、参观动物园的人员等,先通过彼此三三两两之间的讨论,完成写作大纲,最后再以个人写作的方式呈现内容。在此方式上,大部分内向的小学生表示很是接受与愿意参与,因此在小组环境之中,既能够实现交流与成长,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广电补充以及启发。除了动、静两个维度的教学方式设置上,教师还能够细心观察小学生的学习特性、性格特性、思维特性等等,创新更多的教学方式。例如对于逻辑思维相对活跃的小学生,教师可以开展课堂英语辩论活动,以辩论的方式进行英语教学;对于学习方式自有一套的小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进行学习方式的相互交流,并以他们的学习方式为主,让他们进行教学的展示,在展示过程之中巩固英语知识。
         四、教学对象分层而行,促进每一位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实施分层教学方式的首要任务就是促进教学对象的分层化,在增进对其学情变化情况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将学生分为三组。第一组为英语基础扎实、学习主动性高、具有较强表现欲望的学习。在对这一层次的学生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阅读、写作、口语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培养,并积极对其进行拓展,扩大其知识视野,进一步促进其英语水平的提高;第二组的学生主要为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有进取心,但知识接受能力略有不足。在对这一组的学生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其学生方法的引导,使其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更加高效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增强自己的上进心,深入挖掘自身的潜能,以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的学习水平,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第三组的学生主要为基础知识相对较差,学习习惯不佳的同学,且其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具有较强的逆反犀利。由此,在对这类学生进行教导时,教师应当首先要改变自身的态度,耐心的帮助学生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夯实自身基础,提高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为自身学习效果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评价分层而定,夯实每一位小学生的英语基础
        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的内容对学生学习效率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加以重视。以上述分组方式为例,对第一组学生,当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更高效的完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任务,积极对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并带动其他两组的学生共同实现学习成绩的提升时,教师应积极给予其鼓励并在日常的生活中让其他两组的同学进行学习;对于第二组的同学来说,其主要不足在于对课程预习效果不佳,致使其在正式授课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参与感。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明确其学习优势所在,对其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加以了解。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需积极给出自己的夸奖,并在教学评价的内容中对其不足进行深入分析,以使其保持自己的学习状态,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于第三组的学生,由于其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也不佳,真至于对作业的完成效果也不重视,导致其自控能力得不到提高,在上课过程中常需要教师及其他同学提醒,避免出现溜号、走神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对这类学生进行更加细致的指导,以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续学习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
        分层教学是基于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所践行的一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中“一刀切”的想象,从学生个体出发,关注学生的能力、尊重学生的差异、了解学生的需求特性等,大大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小学英语教学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能够帮助小学生有效扎实英语基础,激发英语学习兴趣。未来,教师更需要不断深入到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之中,优化分层教学的实践方式,最大程度上发挥分层教学的作用价值,让小学生实现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桑媛.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3):225.
[2]赖惠斐.小学英语分层教学中的常见矛盾及解决对策[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0(Z1):41-44.
[3]徐玲灵.让英语教学“满园春色”——浅谈新课改下小学高段英语的分层教学实施策略[J].教育观察,2019,8(25):35-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