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阳
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 214400
摘要:小学教育是学生接受的最基础的教育,此阶段是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历经风雨和淬炼,演变到现在,成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着非常多的精神财富。教师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在学习课程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本文旨在探究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建议。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优秀传统文化
引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已经变得越来越法治化。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逐渐兴起,是国家和社会对小学教育的新要求,也是国家对道德与法治的重视。教师在教授道德与法治的过程中,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其学习和了解的事物也越来越多,教材内容的难度也在随之提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构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优秀传统文化。
以小学道德与法治《小水滴的诉说》的教学活动为例,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可以播放视频《爱惜水资源》,要求学生深入思考视频的内涵,教师进行总结,水是我们人类和地球得以生存的重要条件,要合理利用。通过节约用水这一点内容深入挖掘教材,向学生展示某些地区因缺水造成的土地裂开、海湖干涸等内容的图片,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水资源的短缺,从而培养其节约用水的良好的习惯[1]。
二、在情景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适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思维比较发散,很容易走神、溜号,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枯燥乏味,会使其丧失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降低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创设情景教学,以丰富性、多元化的方式丰富学生的情感,吸引其注意力、提高其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以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会尊重》的教学活动为例,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树立平等、尊重的意识,学会尊重每一个人。在开展教育活动时,教师可以先播放视频《每一种工作都值得尊重》,并让学生谈一谈观后感,最后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什么职业都是值得被尊重的。教师组织学生表演一段情景剧,大致内容为:一个上班族在公交站等车时,被清洁工人的扫帚不小心弄脏了鞋子,他对清洁工人大呼小叫,这时你路过或对他说什么?随机选择两名学生分别进行表演。最后教师进行课堂小结,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是需要每一个人去继承并发扬的优秀文化。通过情景剧,丰富学生的情感,使其能够学会尊重他人的优秀品质[2]。
三、趣味成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由很多内容组成,而成语就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将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加入成语的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成语的加入,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其教学需求,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对传统文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学习,促进其自身优秀品德的养成。
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我很诚实》的教学活动为例,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分辨是非,明确哪些是诚实的行为。在开展教育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狼来了》的故事,导入本节课的内容。可以将学生分为五人一组的若干个小组,去搜集、讨论与诚实有关的成语,然后开始成语接龙,每个人都要说出与诚实有关的,回答错误或答不出来则算所在队伍失败。每个小组通过翻阅着词典、书籍等讨论、归纳,总结出“拾金不昧、言行一致、开诚布公、心口如一”等成语,开展了激烈的成语接龙比赛,使学生通过趣玩成语,感受到了诚实的作用,从而对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其养成诚实守信的美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3]。
四、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思想道德的建设要紧跟社会的步伐,不断发展、与时俱进。教师在开展教师与时要打破教材的束缚,不能只拘泥于教材内容,要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当下热门话题,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培养其实际及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加深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
以小学道德与法治《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的教学活动为例,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明志”、“气节”、“诚信”等中国传统美德的含义。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针对“尊老爱幼”这一传统美德,结合当今社会网络中“老人摔倒要不要扶”的热门话题要求学生们展开讨论,谈论完毕后,将赞同扶和不赞同扶的学生分为两队,开展主题辩论会,使学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对尊老爱幼有了新的概念。最后老师要进行总结,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作为中华儿女,自然要继承并发扬,但在扶之前,要仔细观察周围,是否有路人或监控,要保护好自己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继承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作为中华民族儿女所需要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和学习其中的优秀道德品质,能够提升其综合素质,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罗贵年.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283.
[2]许艳.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84.
[3]邱凯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340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