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途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5期   作者:苏小燕
[导读] 创新创业意识,作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识教育内容,不仅影响到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解,也关系到国家未来创新发展的实力。
        苏小燕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翻译学院,四川成都 610731
        摘要:创新创业意识,作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识教育内容,不仅影响到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解,也关系到国家未来创新发展的实力。相较于其他专业的学生而言,英语专业学生接受多元文化思想熏陶的条件更加优越,在创新创业方面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和丰富。在当前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中,高校要积极探索科学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途径,在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激情的同时,也应强化学生理性创新、科学创业的意识。文章结合当前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现状,在明确意识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就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探讨,以丰富高校在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方面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
        前言
        创新创业教育,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高度重视的教育课题,也是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方向。所谓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指以开发、提高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基本素质与能力为目的而开展的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是一种新型教育模式[1]。对应到高校英语专业教育而言,就是将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融入到日常的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逐步领悟、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逐步形成创新创业的实际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基础性内容,同时也是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发展的基础,英语专业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科学的创新创业意识,才能够正确理解和对待创新创业实践,进而形成成熟、稳定的创新创业素质。因此,对于高等教育主体而言,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是基础且重要的教育内容。当然,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认知方面的个性化差异,决定了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需要讲究多样化的路径和策略,即为不同情况的学生提供差异化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指导,而这就需要进行深入的意识培养实践探索。
        1.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1.1深化学生创新创业认知的需要
        目前,英语专业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多停留在浅层次、碎片化的内容了解层面,并没有对创新创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刻而全面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尝试,这就使得多数学生实际上并未真正了解创新创业,会导致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走弯路甚至走错路[2]。因此,高校需要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方向预期,为其提供专项性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使其能从英语专业的视角了解创新创业的概念、内涵、特点和价值,从理论上掌握创新创业。当然,教育主体也需要结合一些成功的创新创业实践案例,增进学生对创新创业要素的理解和把握,使其逐步掌握在复杂环境下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意识和能力,进而在内心构建起系统性的创新创业认知体系。
         1.2塑造学生稳健型创新创业品质的需要
        自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后,“双创”成为创业活动中的标志性词汇,同时也成为人们普遍追捧的发展方式。但是,创新创业作为一种实践性、社会性较强的活动内容,其开展存在明显的风险性。换而言之,创新创业活动拥有成功、失败等多种可能性。并且,社会发展实践表明,创新创业项目的推进需要相关主体拥有沉稳、扎实的态度和能力,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下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为。当前,英语专业学生虽然对创新创业活动表现出了强烈的欲望,但其内心实际上对创新创业的认知普遍过于简单,一旦真正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势必会遭遇较大的身心挑战[3]。基于此,高校需要通过面向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活动来引导学生客观、理性认识创新创业,既要看到创新创业庞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要清晰地认识到创新创业的风险和挑战,进而形成稳健的创新创业品质。
        2.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途径
        拥有正确的创新创业意识,是英语专业学生顺利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前提和基础。而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却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在平时的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中逐步引导、不断深化,这就对专业教学主体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的途径来开展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
        2.1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主体性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是面向学生进行的意识培养活动,学生意识的差异性、独立性,决定了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是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培育。但是,英语教师个人精力和时间的有限决定了其不能兼顾每个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因此,在实际的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中,教师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激发学生对自我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兴趣和动力,使其成为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主体。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阅读材料、影视资料或者热点话题,然后让学生独立或者以小组的方式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在分析中理解创新创业的相关内容,逐步形成有自己特点的创新创业意识。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与学生进行互动,避免学生独立学习产生的枯燥感、封闭感。例如,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抽出5~10分钟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话题讨论,让学生通过发言来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2.2注重创新创业内容的课程渗透
        课程渗透是指将创新创业的相关理论内容与实践案例融入到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中,通过课程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知、认识、理解创新创业,并在渐进式的学习中逐步具备创新创业的意识。当然,创新创业内容的渗透应当以课程教学内容为依据,进行巧妙融合,而非机械穿插。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对学生创新创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对创新创业理论进行系统性的理解和掌握[4]。例如,在开展《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口语》《英美国家社会与文化》等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讲解中穿插一些与创新创业有关的名人及事迹,使学生对创新创业有一定的认识。例如,教师可以将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苹果的乔布斯、微软的比尔·盖茨等人创新创业的一些典型故事引入课程教学中,并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这些人物之所以能够成功应所具备的品质和能力,使学生形成理性的创新创业认知。
        2.3注重创新创业认知的深化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得的创新创业思想和理论知识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即如果学生了解的创新创业内容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没有进行强化,就会逐渐从大脑中淡化,最终消失。最后,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效果也就彻底丢失。因此,在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时,要采取渐进式的策略,不断深化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并促使学生在认知的指引下进行实践。例如,在平时的英语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课文讲解内容,经常性地抛出一些创新创业的话题,让学生在话题讨论中逐步对创新创业产生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当然,认知的深化并不是指教师对创新创业内容的机械式、反复式强调,而是借助特定的“场景”进行不自觉的深化,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深化自己的认知。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具体的产品来引导学生从创新创业的角度分析产品之所以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原因,让学生在不同的产品分析中感知创新创业的奇妙性。
        2.4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实践,既是发展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方式,也是检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标准。考虑到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教育主体尤其是高校要尽可能地为英语专业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让学生能够有条件、有机会将自己的创新创业想法通过实践的方式加以验证和发展,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自我创新创业意识的发展[5]。例如,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参与一些跨国企业文案设计的相关实践机会,让学生围绕某一产品的营销进行方案设计,这样学生可以在方案撰写过程中逐步深化对营销创新思想的认知,进而产生新的创新性点子。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创新创业项目评审小组,对一些学生提交的创新创业项目从可行性、实用性、成本性等多角度进行分析,最终对项目作出综合性的评判,让学生在项目评判的过程中逐步深化对创新创业项目开展中需要具备的一些关键性条件和要素进行理解,进而深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当然,学校和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比赛,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自觉进行创新创业学习与提升的动力,对于一些好的项目,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金或者技术支持,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项目真正转化为实际成果。
        结语
        在当前深化“双创”的背景下,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是“双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创业的挑战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学生除了要有强劲的动力以外,还要有冷静的思维和良好的品质,以保证创新创业行为的顺利实现。结合当前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实际情况,教育主体尤其是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主体性、注重创新创业内容的课程渗透、注重创新创业认知的深化、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等策略的实施来推动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良好培养,使学生逐步形成扎实的创新创业意识。
        参考文献
        [1]陆巧华.新时代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创业意识的培养途径[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4):5-6.
        [2]甄珍,张人杰.英语专业学生如何进行创新创业的思考与探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28(12):138-140.
        [3]魏蔡连.英语专业本科在校生创业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河南某本科院校为例[J].学园,2019,12(09):120-121.
        [4]郝倩.“一带一路”背景下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策略研究—以大学英语通识教育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2018,23(03):83-87.
        [5]徐慧娟.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探究[J].科技资讯,2017,15(30):236-237.

作者简介:苏小燕(1983-),女(汉族),四川绵阳人,硕士,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翻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翻译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教育部“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教育改革创新与研究”总课题组子课题“新时代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创业意识的培养途径”,课题编号JKY112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