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胜峰
浙江省兰溪市黄店中心小学 3211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教育教学工作的早期阶段,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动下,我国教育教学事业要求小学各科教师不仅要将基础知识和技能传授给他们,还要有意识地为其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以此不断熏陶小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最终促进其文化水平与身心健康发展。近几年,小学体育在小学教育体系中的地位逐渐提升,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运动精神与体育水平,并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将立足于体育文化的建设,制定相应的有效策略,以此构建活力校园,实施文化育人。
关键词:活力校园;文化育人;小学校园;体育文化
引言:体育,作为一种时代性,竞争性与先进性较强的文化活动,它可以运用娱乐、竞争与锻炼等形式使个体的身体进行自主的活动,以此有效地创造自身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应该从小培养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这就使得体育教学逐渐被学校和教师所重视,体育文化也是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一种特殊教学功能。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应该积极主动的建设校园体育文化,以此为其构建充满活力的校园生活,最终实施文化育人的教育目标。
一、培养小学校园体育文化意识
所谓“体育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体育方面创造的一切精神文明和物质文化的总称,狭义上是指有关体育方面的精神文明或文化观念[1]。然而,在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工作中是指那些宣传体育文化的报道、赛事、报刊书籍以及音乐电影等方面的教学活动。文化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要求全面实施小学校园内体育文化的环境建设,这就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在保障体育文化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培养小学校园体育文化的意识,以此在精神层面上影响小学生的体育精神和内心情感。对此,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将文化融入其中,以此激发小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体育文化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体育竞赛活动,或者组织与体育知识相关的讲座,报告或学术沙龙等等,再或者在班级教室、体育馆等等地的墙上悬挂体育明星的画像或者体育名人的格言,以此不断拓展小学生的体育文化视野,陶冶情操,使他们发自内心的感受到体育是一种文化,从而树立健康的体育精神,如竞争合作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等,最终切实做到在意识层面上培养小学生的体育文化。
二、构建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制度
正所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规章制度”[2]。
在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同样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对此,小学体育教师要想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就必须制定体育文化的制度,保障自身和所有学生尊重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并在制度的规范下不断拓展自己的体育精神与专业素养。文化作为一种内心的思想,具有塑造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如果没有一定的制度作为保障就会出现许多不良现象。然而,小学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它涉及到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只有学校每个部门都切实认识到体育文化的重要性,以此制定相应的构建制度,才能保障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宣传的有序进行,并科学化的管理,最终以构建和谐校园。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应该组织学校建立健全的体育活动委员会,在学生和教师之间选择几位较为优秀的人员,让他们根据体育文化的现状和条件,成立各种各样的体育社团,例如篮球社、足球社、排球社等等,以此为小学生的体育活动提供便利,并且还要制定学校体育文化宣传的各种规章制度,将和谐校园的构建落到实处,使教师和学生的体育活动有迹可循,避免出现学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进而切实做到构建活力校园,实施文化育人的教学目标。
三、保障小学校园体育文化设施
设施是保障文化宣传的物质基础[3]。在小学体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校园内所具有的文化设施以及校园外可利用的文化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体育文化的宣传效果,也影响着文化育人的教育结果。小学校园内的体育设施主要包括体育器材的多少,场馆设施的质量等等,这些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凝聚着人们对体育知识与思想的认知,对学生的体育活动和体育精神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所以,小学校园应该保障体育文化设施的整体性与安全性,确保校园内所具有的文化设施可以满足所有小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并以此将文化渗透其中,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影响小学生的精神文化建设。例如,学校可以为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教学场地,如田径场、体育馆、网球馆、健身房等,以此用优美的体育建筑设施吸引学生的体育兴趣,并将体育文化融入其中,达到实用功能与审美需要的和谐统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经济与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立足于建设和谐社会,教育教学事业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构建和谐校园也是顺应着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要求,并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的一种手段。体育,作为一门运动竞技类较强的娱乐学科,它可以有效地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帮助他们提高身体素养,以此促进其身体与心理的健康发展。构建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可以实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而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此发展他们的体育精神。
参考文献
[1]张超然.“高参小”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9.
[2]李佳.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体育课程教学研究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9,S1:204-206.
[3]曾令成.中小学体育德育资源及利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