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盛伟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顾国和中学 3158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推陈出新,顺应时代的发展,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好充分准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实践能力,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显露了许多弊端,教师务必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探究
引言: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发生了新的变化,从应试教育转化成素质教育,教学方法围绕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是一项重要学习技能,培养同学们的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有利于促进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这一项技能成为其自身的竞争优势。所以,在当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注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基础性信息技术为主,该阶段的学习比较通俗易懂,符合他们的学习接受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会出现一个错误的认识,就是重理论轻实践,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以单一的传授理论知识为主,一味地向同学们灌输理论知识,这样往往会导致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课堂教学缺乏生动性,同时仅仅依靠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古人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信息技术的学习亦是如此,当同学们认为将理论知识掌握得很透彻时,面对实践操作却也是十分吃力,足以显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是多么重要,要让同学们学会学以致用,温故知新。所以,教师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培养和训练他们的动手能力。例如,在学习《网上邮局》一课时,教师不仅要带领同学们认识电子邮件,还要教会他们如何使用电子邮件的正确方法,同时还要学以致用,开展实践活动,布置一份给他人发邮件的实践作业,鼓励同学们积极的完成,从而训练他们的操作能力,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印象。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分层教学
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叶子,人和人之间也各不相同,都是存在差异性的,所以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也会因此产生差异。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们往往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的教学弊端是个别同学因为学习能力比较差而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步伐,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而教师在课堂上也是难以兼顾的。孔子提出因材施教,不无道理,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自身的发展规律。对于长期学习感到吃力的学生,教师固不能放弃他们,他们是发展过程中的人,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潜力,所以教师要始终相信能够教育好他们,不以成绩作为评定学生的唯一标准,同时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顺应当下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领域的优势,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分层式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有效的针对不用学习阶段的同学。例如,在学习《网上获取文件》一课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方式,录制文件的下载和解压缩的方法和步骤的微课视频,生动详细的介绍每一个步骤,让同学们通过观看这一视频进行学习,微课视频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进度加快或者放慢,为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提供了有效学习的途径,同时还能克服时间和空间的困难,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有助于每一学习阶层的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难题进行攻克,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巧妙设计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一直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许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提问时,往往会出现许多问题。许多教师通常只注重“提问”这个环节,对提问的效果在所不问,那么产生的教学效果也差强人意。提问是有方法有技巧的,提问的存在是教师检验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为巩固学生知识、查缺补漏的重要方法,所以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提问,更要注重提问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同学们时,要营造良好的氛围,需要促进师生的互动,当对他们的实际学习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巧妙的设计问题,有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其次,教师要避免尴尬,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于一些胆怯的同学,要帮助他们克服胆怯的心理,对他们进行鼓励,而不是催促他们给出问题的正确答案,要给予他们耐心和信心,可以适当的帮助他们理清逻辑思维,从而给出清晰的答案,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记忆。例如,在学习《网上听音乐、看电影》一课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主要内容,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互动,探讨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通常运用什么软件来听音乐、看电影,此时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同时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这正是教师提出问题的好时机,也给了同学们更多的表达机会,发挥出他们的课堂主体性、学习积极性,从而激发出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的热爱,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对教学方法积极进行创新,反思自我,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要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可以采用微课进行分层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提升学习效率,还可以巧妙的设计课堂提问,帮助同学们树立学习自信心,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祥珂.基于活动理论的信息技术课堂参与结构模型的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2]刘圆圆.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的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3]杜锶佳.促进深度学习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