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兵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林县民族高级中学 533599
摘要:社会的快步发展让我国学校教育发生了许多改变,现代化体制下国家越来越注重公民的思想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加强他们的思想工作。学校是我国社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对在职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知水平,学校党建工作与教师之间的专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的有效融合可以促进教师思想水平,提高他们今后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学校党建;教师专业发展;融合;思考
引言: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教师自身的道德思想高度将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是学生除家庭之外接触最多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是模仿的内容,因此学校要在校园内积极开展党建工作,加强教师思想建设,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让他们在良好的思想水平下实现专业能力的提升。
一、创新学校党建工作理念
学校党建工作与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具有重要联系,我国始终坚持将人民放在主体地位,认真实践为人民服务的核心思想,学校教育中教师要将学生看作学校的主体,在教学中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从某个方面来说这两者之间有着相似的思想,学校党建工作中要将教师与学生的成长联系在一起,采用有效方法共同促进二者间的发展[1]。
教师是现代社会体系下一份特殊的职业,他们承载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职责,长期的教学中因为教学工作强度、家长与社会的期待让教师压力倍增,这些情绪对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产生了一些影响,因此学校应主动与教师交谈,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关心,积极开展党建工作,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思想,也是党建工作中的核心思想,这就要求学校积极关注教师的教学质量,在学校中搭建多样化的党建工作平台,不断丰富学校党建工作的内容,让教师提高自身对党建工作的认识与理解。在党建工作中学校要掌握真正的方向,将教师往正确的方向引导,推动教师认识水平,让他们在自己今后的工作中更加认真敬业,以此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
二、建立学习型校园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自身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在教学中要不断反思总结相关经验,为之后的教学积累经验,高中时期的学生已经获得一定的思维和认知能力,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才能在教学中为学生解决难题,最终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建立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保证老师的教学效率[2]。
学校党组织是执行校园工作的主要依据,学习型的校园建设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学校党建工作的展开也应将这项内容加入进去。首先学校领导要为学习型校园的建设起好带头作用,学校领导要在坚持党建工作思想的前提下进行多项学校活动,将党建工作渗透在学习活动中,对教师起到一个好的榜样。
学校要积极创造机会为教师的学习搭建平台,有效利用平常的集体活动开展党建工作,比如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通过交流、互动等多种形式加强教师的专业水平建设,平常多开展专业人士的讲座活动,为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开设各式各样的培训,鼓励老师积极参加,让他们在党建工作的背景下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三、强化党组织创新实践引领
党组织是学校党建工作中的组织和领导者,它在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要主动有意识的加强党组织的建设工作,在日常的党建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实践引领作用。
完善党组织的架构体系是强化党组织作用的第一步,学校应根据学校党员的人数建立专门的党小组,为他们分配单独的工作,强调合作,让他们在彼此互相配合下高效完成学校的党建工作。其次学校要在工作的顺利推进中不断完善党组织的学习制度,以党组织思想为核心内容进行定期交流,通过多种学习形式让教师充分了解党的知识和先进思想,组织教师进行讨论交流,在彼此的分享中逐步加深自己对党知识的理解,将这些思想与自己的教学有效结合并付诸在行动中,最终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能力[3]。
学校党建工作还要将学习党章、党史、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其他相关内容进行有效结合,在校园中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党建活动,充分发挥学校领导在党建工作中的领导作用,激发教师对党建工作的参与热情,让他们在丰富的党建活动中实现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在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一个拥有良好氛围的环境。
结束语
高中是学生进入大学前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教学将会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人生轨迹,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教师只有不断更正自己的教学思想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党建工作的开展主要针对教师的思想水平、文化素养、作风建设等内容进行,通过具体的党建活动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加强党员队伍的管理与教育,让教师在党建工作开展下有效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参考文献:
[1]叶惠良.党建工作对党员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J].求知导刊,2020(32):95-96.
[2]张南峰.党建促进学校和教师发展的实践研究——以厦门一中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01):4-7.
[3]丁弘正,卢超岳,严英.高中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逻辑理路与实现路径[J].新课程研究,2019(18):126-127+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