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缺失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5期   作者:孙菁
[导读] 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愈加突出。
        孙菁
        山东烟台招远市丽湖学校  265400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愈加突出。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导致综合实践活动出现了主题缺失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将简要叙述主题缺失的原因,并从探寻学生兴趣倾向、引入生活活动元素、建设校本活动体系、融入社会热点内容等方面对其解决办法进行探索。
        关键词:初中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缺失;解决办法
        引言:在推动学生多元化发展的教育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价值逐渐受到了关注和认可。而对其主题缺失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是为了寻求恰当的解决策略,构建起高效化和创新化的综合实践活动模式,让学生在完善的活动体系中发展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出于以上目的,接下来将简要分析和探究初中教育中,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缺失的原因以及恰当的解决办法。
        一、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缺失的原因
        在当前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和发展中,出现了主题缺乏的问题,而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构成:首先,教师对课程理念的认识不清,所以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既没有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没有建设校本特色课程,更没有广泛地联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所以主题缺失的现象也就随之产生;其次,师生之间缺乏准确的定位。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本应该成为活动中的主体,但是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干预性过强,所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也就没有得到体现[1]。
        二、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缺失的解决办法
        为了解决当前活动中主题缺失的问题,不断增强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通过探究学生兴趣倾向、引入生活活动元素等方式,优化实践活动的模式和体系。
(一)探寻学生兴趣倾向,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所以他们的意愿和兴趣应该成为活动中的主要考虑因素。因此,为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全面探寻学生的兴趣倾向,对学生的主观意愿进行调查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活动主题、设计活动计划,让学生能够在感兴趣的课题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此增强活动的效果。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展开活动之前,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初中生对于实践活动的看法和意见,让他们提出创新性的见解,并对学生的意愿进行收集和归纳,从而制定出主题明确的活动计划。例如,通过对初中生进行调查,了解到他们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和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的兴趣,那么教师就可以以“职业体验”为主题制定实践活动的计划,将“经营自助商店”作为活动内容,让学生在职业体验中形成坚定的人生理想和预见性的职业发展规划。


(二)引入生活活动元素,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初中教育中的重点培养目标,也是学生在生活中生存和发展的必备素养,而生活化的教育模式是培养初中生责任意识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因此,为了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教师可以引入生活活动元素,让学生在贴近生活实际的活动内容和形式中理解活动的主题和目标,并在特定的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形成坚定的社会责任意识。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的思想和行为情况,提取出契合学生实际状况的活动主题,让他们在社会化和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中增强责任意识[2]。例如,针对当前初中生群体社会责任不强的问题,教师可以将《意外伤害预防与救护》作为活动的主题和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掌握预防和救护意外伤害的技巧,并在他人遇到危难时及时给予帮助,从而在符合初中生实际生活状况的活动中,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责任意识。
(三)建设校本活动体系,强化实践活动的特色
        为了构建特色化的实践活动体系,不断强化活动的实践效果,学校和教师可以致力于建设校本活动课程,以学校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结合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构建具有独特性的实践活动体系,带给学生丰富的活动体验,让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到实践活动的重要价值,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实践能力。具体而言,学校可以加大在实践活动方面的投入,购入具有学校特征和地方文化特色的软硬件设备,从而达到强化实践活动特色、构建校本课程的目的。例如,学校可以将《服务校运会》作为构建校本特色活动体系的切入点,购入所需物质资源,成立“校运会服务社团”,让学生在特色组织和团体活动中不断发展和提升实践能力。
(四)融入社会热点内容,创新实践活动的选题
        创新性的选题和活动模式是推动综合实践活动长足发展的基础,只有不断增强实践活动的创新性,才能真正发挥其有效作用。因此,为了创新实践活动的选题,带给学生全新的体验和感受,教师可以在开展活动时融入社会热点内容,让学生能够在时事热点话题中树立起社会意识、整体思维,并在亲自参与和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实践能力[3]。例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社会乃至民族发展热点主题中,教师可以开展研学旅行实践活动,以“追寻红色记忆”为活动主题,让学生在拜访老兵、参观纪念馆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红色思想,从而树立起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结束语:总而言之,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是推动初中教育发展、增强初中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措施,它也是顺应教育改革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细致分析当前活动主题缺乏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寻求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从而达到优化活动模式、完善活动体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冯卫东.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缺失的原因及解决策略[J]. 文存阅刊,2018(19):89-90.
[2]胡国双.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缺失的原因及解决策略探究[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4):209.
[3]陈默. 浅析如何有效引导学生上好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J]. 华夏教师,2020(9):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