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
四川省中江县城西中学 四川中江 618100
摘要:《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而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就必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从德育的角度看,其基础是也应是情感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思想和情感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无感情的熏陶感染,就无思想的激励提高。新课程在“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注重情感体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这其实就是语文教学的情感目标。而亲情则是人类最普通、最真挚、最动人的一种情感,情感教育首先要重视亲情教育。亲情教育是德育和情感教育中基础的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 亲情教育
魏书生曾在《家教漫谈》中说:“孝敬父母是子女一切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孩子孝敬父母,才会爱同学、爱老师、爱人民、爱社会、爱祖国”。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亲情教育,要脚踏实地的为学生良好道德情感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七年级人教版《语文》书的第五单元的选文主题为“亲情”,所选课文,都是围绕着有关亲情或家庭生活的。作者努力用心灵感悟生命的真谛,表达对亲情的体会与赞美,让读者产生对亲人的感情。现在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真正走进新课程,亲情教育就更有必要性。鲁迅先生的《风筝》,这篇散文中回忆兄弟之间的一件往事,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无论是当年管错了,还是一旦醒悟,心情沉重,总想补过,为补过不及而心情更加沉重,都洋溢着浓浓的同胞手足之情。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真正的朋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重钱轻情义,尤其是大人们,他们的这种重财轻义的思想往往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良的影响。《羚羊木雕》一文写“我”把爸爸给“我”的羊木雕转送给“我”最好的朋友万芳,可是父母认为这木雕很贵,不该随便送人,并要“我”向万芳讨回羚羊木雕,奶奶却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最后“我”屈从了父母。本文正是通过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思想矛盾,含蓄地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径会伤害孩子之间的感情。《散步》一文写家庭生活,没有铺开来写,只选取了散步这生活的一角,来表现祖孙三代人之间敬老爱幼的和谐自然的关系,表达了中年人肩负起承前启后的使命感,强调了一种理解和体谅精神。
全文以散步的过程为线索,在选材上以小见大。写一家三代人深沉的爱,实际上表现的是人类在代代繁衍的生命过程中同时培育了高尚纯洁的精神文明。在散步的过程中,儿子考虑到母亲年迈,走大路平顺;而老人想到的是满足小孙子走小路的愿望,这
种孝子之心,舐犊之情着实感人。
我们所面对的这群孩子,有着当代孩子的共性,更有其独特之处:得天独厚的家庭条件是父母为其提供了优越的物质基础,堪称为“贵族”,他们在家中的地位是绝对的小公主、小皇帝,唯我独尊。但他们对他人的关心、体贴意识以及对挫折的忍耐与承受能力都比较薄弱。而且,他们又是从不同的小学升入初中,就像一颗颗零散的“珍珠”,要想把它们串起来,还真要花费一番功夫呢!
所以,我想方设法争取上好课,做精彩的课件、用心设计导入
语、穿插一些小故事,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效果都不如我意想之中的好。直到有一天,在我上这课的时候,讲到孟子的一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很多学生问我这句话的意思,我不假思索的说出了这句话的含义,在我还未请人来体会一番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明白了,就是只有你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才能去爱别人的爸爸妈妈……”同学们哈哈一阵大笑,我也笑了。我微笑着对大家说:“同学们,其实亲情是一生中最值得信赖、最无私、最美好的情感,它照亮漫漫人生的坎坷之路。只有尊敬自己的父母,才能用心爱周围的人,古人都能做到,更何况我们聪明的现代人呢!我真心希望大家用行动去爱你的父母,去爱所有关心你的人。”尊爱幼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抒写着亲情、友情;充溢着爱国爱民之情、热爱大自然之情;饱含着作者对人生的体悟。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精心设计好导入,诱发情感,酝酿心动。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想其真挚的父子之情,感人肺腑,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这人世至纯的情感,切身体验父母至爱真情呢?我创设了一个特定的情境,营造了浓浓的情感氛围:如课一开始就用舒缓而饱含深情的话语说:“我今天给大家讲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在唐山的大地震中,一块水泥楼板从天而降,屋中一对夫妇一跃而起,用双手死死托住千斤重的楼板。一分钟,两分钟……他们就这样死死的撑着,不为别的,只因为他们身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当救援人员把婴儿抱走后,他们再也坚持不住了,水泥板轰然而下。这对夫妇永远长眠在废墟中。故事虽然结束了,但却有一种暖流在我们周身澎湃,这就是父母的爱。那今天就让我们随作家朱自清走进《背影》,再次感受一下那世间最真挚,最博大,最让人荡气回肠的父母之爱。”这样就通过故事的感染,使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使学生心灵为之一动。在高涨的热情驱动下,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所谓“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这些课文是亲情教育的生动事例,它呼唤着学生的爱心,它震撼学生的心灵深处,用真情触摸孩子们美好的心灵,使孩子们感受亲情的伟大,哪怕是只有点点滴滴渗入他们的心房,也能使语文教学工作者感到莫大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