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玲
河南省驻马店市回族小学 463000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和重点内容,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行,学生的识字教学越发受到重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识字水平,是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特点,提出一些关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建议,希望能给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共同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
关键词:汉字文化;?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汉字数量众多、博大精深,其音、形、义体系复杂。小学阶段的识字任务艰巨,需要教师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来拓展识字教学,本文主张从汉字文化角度去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深入挖掘汉字文化和识字教学中的趣味性、形象性等,激发学生对汉字与汉字文化的学习兴趣,让识字教学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识字教学能够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文化传承,而识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必然在文化传承中有着自己所要肩负的历史责任。实践证明,教师要在识字教学中,通过汉字文化在识字教学中的具体融入,将汉字文化与识字教学相融合,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识字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与文化素养。但目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还有不少问题,如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往往侧重于字音、字形、字义等内容,而忽视了将汉字文化融入到识字教学中,完全忽视了汉字文化在汉字传承中的价值。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汉字文化在识字教学中的具体融入策略,以便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识字水平与语文综合素养。
一、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未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进入学校后便会接触大量的汉字,但由于他们年龄较小,在短时间内难以完全掌握刚学的汉字。部分教师在教学汉字时忽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教学速度太快,给低年级的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压力,挫伤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当在识字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识字兴趣,教给学生多样化的识字方法,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
(二)过分依赖语文教材
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语文教材,未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识字教学,导致学生在识字过程中过分依赖手中的课本。学生根据教师对汉字的简单讲解去学习汉字,会限制识字的视野。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识字知识,会导致自身自主学习能力的缺失。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生动有趣的方法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识字的意识,让学生克服对识字的畏难情绪。
二、识字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识字教学课堂中,部分教师始终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主体,而学生只是接受识字知识的客体。这些教师多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到学习汉字的互动中来,也无法感受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最终导致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趋向于运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汉字,缺乏对汉字的学习兴趣。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贯彻与实施,语文教师应当明确汉字识字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观念,充分为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发展考虑。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授的内容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学生成为语文识字课堂的参与主体,从而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汉字。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识字教学活动中,就要创新汉字识字的教学方法,开发学生的识字潜能。但是,语文课堂上识字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不应当拘泥于其中一种,而应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识字需要进行灵活的转变。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三种识字教学方法。一是巧用字谜识字法。低年级教师可以根据汉字字形的相关特点,采取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联想方法,将汉字编成趣味字谜让学生猜,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的印象,从而提升学生对简单字形记忆的精确性。二是巧用实物识字法。部分汉字仅从字面上很难解释,教师可以借助实物,使学生在了解字义的过程中激发识字的兴趣。三是带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识字。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识字不局限于语文课堂之内,还应贯穿于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拓宽识字的渠道,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认识常见的汉字。
(三)观察学生课后表现,督促学生自主学习
为了让学生学好汉字,达到语文识字教学的最终目的,语文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认真教学,还应当关注学生在课后的表现,督促学生主动识字。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识记汉字的家庭作业,让学生每天去识记一些不认识的字,也可以让学生主动写下最近学习的汉字,再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如此反复,不但能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识字教学是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发展的重要教学内容,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转变传统的识字教学观念,创新识字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识记更多的汉字。教师就应该掌握好识字教学与汉字文化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接受汉字学习,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向学生融入汉字文化,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认知,从小树立起汉字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在长久的汉字文化熏陶中,学生的识字能力与学习兴趣自然会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也会提升,最终成长为国家栋梁。
参考文献
[1]徐丽萍.无痕渗透有效识字——浅议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汉字文化的渗透[J].基础教育论坛,2017(3):25.
[2]周筱.统编语文教科书识字板块的文化传承及其实践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9(2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