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第5期   作者:刘含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如何构建高效课堂,促使学生深入学习成为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都需要探究的问题。
        刘含
        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  重庆  400052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如何构建高效课堂,促使学生深入学习成为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都需要探究的问题。本文就针对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要构建高效课堂就不能只重视教授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感,以及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等各方面,所以教师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时,应该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和操作能力,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
一、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心重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学生的特点,使用多媒体创建趣味性教学,增添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1]。其次,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性、动态性等特点,能够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和概念转变为直观的形式呈现,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有效率。
        例如:在“声的利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为学生播放生活中利用声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声震碎玻璃杯的视频,并提出问题“声为什么能震碎玻璃杯?”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声的利用”通过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生活中声的现象以及声与信息的分类情况,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接着教师可使用多媒体播放蝙蝠捕获猎物的视频,使学生通过视频了解回声定位的方法,并使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使用回声定位的案例,如倒车雷达、声呐等。接着教师可使用多媒体播放生活中声的应用图片,如医生使用听诊器了解患者的心跳的情况等案例,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观察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了多媒体具体、生动的特点,将声的现象用直观的方式为同学们呈现,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更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促使学生增加对物理、科学的热爱。
二、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教授理论知识,且由于受到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在教学中开展实验的时候较少,学生无法理解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要构建高效的课堂就要注重改善这一教学现象,注重开展实验教学,给予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自主思考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物理现象和知识。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合作探究式教学[2],使学生通过与他人合作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究知识,掌握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物理实验的流程,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发现产生物理现象的起因与物理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概念,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
        例如:在“浮力”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实验,通过实验和合作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在课前教师准备好实验用具,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通过提出问题的形式导入教学,如“将一个鸡蛋慢慢按入装满水的量杯中会发生什么?怎样才能使鸡蛋浮在水面?”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初步感知浮力。将学生组成3-4人小组进行实验,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分工协作是否合理以及学生如何设计记录表格,处理获取的数据,针对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进行纠正,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实验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过后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并逐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开展物理实验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亲身体验物理实验,在实验中感受到物理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合理设置课后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物理是一门具有实践性、探究性的学科,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设计开放性课题,让学生基于已学知识和查阅教材能够自主完成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体验到物理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提高对物理的热爱。
        例如:在“平面镜成像”的课后作业设置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设计合理、探究性课题,如“在平面镜成像中为什么要用玻璃板而不是用平面镜”让学生在课后自己进行物理实验,并完整完成物理实验,如设计记录表、实验流程,提出实验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总结实验结果。在这个课后作业中,学生可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分别去确定玻璃板和平面镜中像的位置,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知识。同时教师要要求学生做三次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实验中的偶然性,使学生在动手实验和自主探究中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验水平。
四、总结
        综上所述,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就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感,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用多种教学形式增添教学趣味性,增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体验感,通过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章军. 初中物理趣味性教学的探究与实践[J]. 启迪与智慧:教育, 2019, 000(011):P.74-74.
[2]钱健龙. 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实践初探[J]. 文理导航, 2019(23):3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