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第5期   作者:金娜
[导读] 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者对教学的研究更加透彻,对于文化意识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并逐渐领悟到数学思维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金娜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大众小学 264400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者对教学的研究更加透彻,对于文化意识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并逐渐领悟到数学思维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数学文化作为数学思想、精神等的综合体,无论是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践探究能力,还是对其学习品质和德育教育,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分支,亦是其创新教学中必须重视的部分。对此,教师可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深度融合数学文化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文化;?策略探究;
        一、融合数学文化教学现状剖析
        就目前小学教学现状来看,深度融合数学文化的课程教学还是较为稀缺,不仅仅是因为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这方面的教育意识,更多的还是因为这一教学理念的普及不深,导致很多教育工作者不重视。所以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常因没有系统的学习方法和明确的解题技巧而在学习考试中受阻,而灵活的解题能力又取决于明晰的数学思想和灵活的数学思维,这些思维能力和素质素养的形成有赖于数学文化的渗透,彼此之间层层相扣,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能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长足进步。总的来说,数学文化融合教学体现的不足有两大方面。其一,受传统教学所限,教学理念单一,在教育的大环境中还尚未形成广泛的数学文化引导教育史,所以,教师重视程度不高,学生的受教过程中就更没有这一方面的体现了;其二,教师教育意识薄弱,专业性不够,每一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都不是偶然的,都是经过无数伟人耗尽毕生精力凝聚而成了智慧成果,学科专业教师应该对自己的任教学科有深入的了解,细至其文化底蕴,如此才能将教材内容和知识更好地诠释出来,传达给学生。综合小学数学文化融合教学现状,其改进之处不乏,有待提升。
        二、数学文化深度融合教学策略
        (一)着眼数学历史,追溯数学知识以增强数学能力
        在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很多知识都与数学史有关,往深处探索会发现,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开始利用身边的事物进行数学计算,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化演变成简易且信息化的工具,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有效助力。了解探索数学文化和数学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循环往复而趣味横生的过程,教师可以将那些数学家的研究趣事和背景讲述给学生,以趣会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了解知识背景文化的同时有效掌握学习内容,这是促进学生投入学习的一种新方式。追溯事物本源是解难除惑的关键,也是满足小学阶段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重要途径。故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知识时,可以将数学文化融合其中,让学生探寻数学文化背后的历史,在数学历史的世界遨游、探索,找寻真正吸引自己投身学习的动力,挖掘数学中隐藏的乐趣,用自身的别样思维去开创属于自己的数学世界,一窥数学史韵,一探数学之美,在数学文化的熏陶下获得知识给养,提高数学水平。
        例如,在《认识时间》的教学过程中,我就将数学史与教材内容做了结合,让学生在数学史的学习导入中提起学习兴趣,从而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打起十二分精神。认识时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早在古代,人们就通过自己的智慧来提高对时间变化的认识以及记录方式的改变,我将其作为新课导入部分,让大家从时间的演变来认识时间。人们对于时间最早的记录不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着社会进步,开始出现漏刻计时,日晷、浑天仪、沙漏的出现更是让时间精确到时刻。

发展到今天,时钟、手机成了时间的记录者,认识时间的过程就是其在数学史中的一段历程。了解完数学史后,我们开始学习钟面知识,包括指针的认识、时间的辨认、刻度以及计算,并通过提问检测大家的掌握程度。
        因此,通过对数学史进行合理普及和知识拓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维,还能在知识的灌输下增强他们的数学能力。
        (二)感悟数学文化,探究数学知识以培养数学素养
        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合更多的是对学生数学思维和思想的培养,很所数学知识从古流传至今,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数学思想的运用,在这一过程中数学文化的体现是完全性的,并且与之相关的内容在设题中具有很强的教学指导意义。以一题而释全意的命题特点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够充分发挥所学,举一反三。数学思维的文化价值便在于借助数学工具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能够借助思维的应变能力灵活解决问题,并在问题分析过程中有效培养数学素养,这也是教师在具体教学指导中需要注重的方向。
        例如,在学习《数学广角———鸡兔同笼》的相关知识时,我就结合多媒体课件、图片展示等进行数学文化的融合教学。首先创设情境,告诉学生早在我国古代民间就流传着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就是古代数学名著中一道经典计算题—鸡兔同笼问题。图片内容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几只?问题抛出后,我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并将鸡兔同笼问题简化,从简单的入手,通过假设法引导大家掌握这一问题的解题技巧。
        所以,通过以题释法的方法一步步深入融合数学文化,能够让学生在思维的递进中探究数学知识,在解决问题中感悟数学文化,从而培养自身数学素养。
        (三)发挥思维能力,感知数学文化以增加学习经验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科学的思维方式很重要。对于小学生而言,从小建立良好的思维模式是促进学习的一大助力。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形成数学思想是帮助理解分析重难点知识的关键,这也是数学文化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相融合的重要举措。小学数学虽然只是数学学科学习的初始阶段,但也不乏一些抽象内容,对于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指导,教师最好的指导方案就是深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让他们学会分析,在不断地学习理解和联系中形成自己的数学思考方式,在数学思想的构建中增加学习经验。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是小学教育大势所趋,也是未来教育环境变革的流行趋势,将为数学课堂的创改奠定有利基础。教师要着眼于学生数学思想和数学精神的建立,做好教学指导工作,带领学生走向思维创新、实践创新、文化创新的学习大道,共同打造数学文化课堂。
        参考文献
        [1]张玉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融入数学文化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7).
        [2]宁瑞山.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融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