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核心素养下的实验教学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第5期   作者:陈光亮
[导读] 新课改强调,高中阶段的学习要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同时协调推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像化学这样注重动手实践的学科,学生的理解力、动手实践等能力尤为重要。
        陈光亮
        重庆市开州中学 重庆405400
        摘要:新课改强调,高中阶段的学习要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同时协调推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像化学这样注重动手实践的学科,学生的理解力、动手实践等能力尤为重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化学教学,不仅关乎学生对有关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够将其作用于化学实验的操作全过程,而且更有助于形成学科学习惯性。因此,在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中,落实核心素养理念尤为重要。
        关键词:核心素养;实验教学;实验演示;自主学习;实验目标
        引言: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学科教学,可以说是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学科的基本教学理念,既从学科性质上对化学知识作出了明确界定,而且还对学生如何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培养自身学科关键能力与品质都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提出了一些相应提升理念。因此,基础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理念,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培养自主探究能力,以及良好的行为能力、逻辑思维习惯、观察能力,并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一改过去学生“照本宣科”式的学习,以最大程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科素养,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核心素养,并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夯实基础。
        一、加强化学实验演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在学习高中化学相关知识是,理论只是基础性内容,起到实验辅助作用。通过学习化学理论知识,在掌握并理解有关化学理论后,以此作为引导将学生引入相关的化学实验领域。同时,虽然理论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为基础,但是其学习过程需要涉及到化学领域各个方面,如学习化学实验中的步骤与要求,以及开展演示实验阶段,都需要同学生交流,以此来启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使化学实验课程得以顺利进行[1]。
        例如,在进行“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程的学习中,其中就涉及到化学实验内容,而为了能够更好地使学生有效化学实验,就可以先从理论知识开始将讲起,结合相关知识学习,通过模拟的方式为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演示,从直观层面了解。通过学习基础知识,进而可以在具体实验中,先列出醋酸、氧气、氯化钠、硫酸等物质,然后让学生根据颜色、气味、可燃性、溶解性等进行分类。为了避免学生一味追随教师的演示过程,可以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先进行思考,如具体的操作步骤,以及需要用到具体器材。当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时,就等于将理论用于实践,才能显著提升学习效果。
        二、打造实验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改所强调的核心素养能力之一,掌握了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能体现在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学习上,而且还能在动手之余深化自身的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特别是对于化学这门重视动手操作的学科,教师讲课只是起到一个基础作用,更多的还是需要学生了解怎样动手操作,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避免在学习之中不懂怎样反思,思考其中的深层次化学原理。
        例如,在讲解“原电池和电解池”中,当教师讲解过相关课程知识后,可以为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原电池中溶液的电流方向,怎样由正极流向负极。其中原电池保护端的正极,而正极表示为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或者记做物理电路图是负极短,负极可以被溶解,那么就是属于活泼的。这样学生就认识到电极活性不同的是原电池,就是锌为负极,而铜是正极(图1)。进而可以结合化学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组装原电池,准备好相应的电池两级材料,电解溶液以及金属导线等,在自己动手组装电池过程中,思考电池的组成和发电原理,进而在实践中深化自主学习意识。同时,作为课堂知识拓展,教师还可以引入水果电池实验,在课堂上将苹果和金属片(铜和锌)相连接,在测试中就产生了具体电压,由此在不断实验中深度思考化学学科的具体原理,将学科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图1 铜锌原电池反应
        三、立足实验目标,创设游戏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本身比较枯燥,学生往往在学习中提不起兴趣,产生厌倦心理。所以在课堂学习上,为 了能够让学生对学习知识产生兴趣,将注意力始终锁定在课堂上,可以利用游戏创设化学实验情境。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将一些化学实验以有趣的方式进行提现,并且创设游戏实验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将学生引入到实验情境中,对学习到的实验环节产生浓厚兴趣。
        例如,在学习“离子反应”时,可以先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讲解,随后为了进一步深化学习体验,可以让不同学生扮演相关的离子,同时让学生们根据自己扮演的元素去解释生成的条件,描述它们都有哪些共性。如离子在溶液中与酸、碱、盐、等融合后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思考离子反应的速度快慢,以及是否离子间的反应会彼此受到干扰。在学习过有关知识后,通过课堂抽签提问的方式解答离子与分子、离子与离子等之间的反应,在课堂上对问题进行思考、讨论。通过课堂游戏的展开,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让学生在具体实验中,对游戏实验中的物质及其变化研究产生浓厚兴趣,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养成进一步深究和探索的学习意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化学学科的学习离不开实验,实验同样也是化学实验中的重点,决定着学生能否提升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我们在开展化学实验课是,就需要重视实验课程,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以实验为主、理论为辅,有意识地探索不同的实验方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周伟琴.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研究[J].新课程(下),2019(08):79.
        [2]谈东平.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9(03):146.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高考下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实验教学改革研究》(编号2019-30-807)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