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世碧
重庆市丰都县融智学校 重庆市 丰都县 408200
摘要:体育游戏是以身体动作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形式,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团队精神和规则意识为目的特殊的体育活动形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以其自身所具备的娱乐性、趣味性、挑战性,受到了广大小学生的喜爱,有利于小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发展身体各器官机能、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 体育课堂;游戏教学
体育游戏是以身体动作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形式,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团队精神和规则意识为目的特殊的体育活动形式。体育游戏是进行体育活动的一种手段,是体育教学和训练的重要内容,通过游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绪中对基本技术建立正确的形象概念,帮助学生巩固已掌握动作,改进错误动作,对体力增强、智力发展和陶冶情操都有积极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训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体育课态度(没兴趣、逃避体育课、带着任务观上课)有所改变,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的活动能力,还能培养他们思维、创造应变能力和进取精神。
一、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中发挥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课中动起来
体育课的八字目标:汗、会、乐、美、大、中、小、多。其中“汗”排在第一位,说明体育课就得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活动,体会流汗的感觉,从而提高身体素质。
爱好每一个人都有,但又各不相同,但是体育游戏是大多数小学生都喜欢的,当每一个人对每一件事情产生了兴趣爱好时,他会全心全意投入其中,这会使学生的情绪高涨,从而产生了对学习的积极性。在体育竞争性的游戏中,学生都会最大限度地投入进去,通过自我表现和自我努力来争取最好效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这些游戏中使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心等都得到很好的发挥,从而达到最佳的体育教学效果。
(二)启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成为学习小主人
创造学之父奥斯本曾说过“想象力是人类能力的试金石,人类正是依靠想象力征服世界。”小学生思想活跃,想象丰富,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渗透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多一份想象,多一份创新。
体育游戏包含着人体身体各部位的活动技能,不仅形式繁多,内容丰富,而且极易普及。它还不受年龄、性别、体能状况、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参与者可根据自我兴趣爱好与需要,投入到体育游戏中。因此,在游戏法教学时可采取“小组创编、点子大王、比一比”等形式给学生多一点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自觉地加入到课堂学习中,成为学习小主人。
(三)发挥体育游戏的趣味性,让课堂氛围活起来
体育课是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而他们对体育游戏更是产生出浓厚的兴趣。在游戏时,孩子们全身心的投入,忘记了学习带来的不愉快,使学习感到放松,心情愉快。在趣味活动的吸引下,学生就会从中享受到体育游戏从中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满足体育活动的欲望和需求。从而使体育教学生动,并有成效,在体育教学中穿插体育游戏通过变换方式和条件可以使学生变得更有情趣,更生动,让学生能在轻松、快乐中锻炼自己的身体、培养美感。
此外,在进行体育游戏教学中,通过发掘和构思,能使学生在体育游戏过程中改变态度,在游戏中遵循游戏规则,从而提高道德品质,培养出学生独立、协作等精神,并培养出良好的品质。在竞赛类游戏过程中以数量、质量、快慢等为指标决定胜负,既是体力竞争,也是智力竞争。所以,体育游戏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的活动能力,还能培养他们思维、创造应变能力和进取精神。
二、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
(一)利用体育游戏开课,调动学生学习激情
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的第一阶段。
其主要任务就是用短时间,迅速将学生组织起来,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从相对静止的状态进入到比较活跃的状态,为基本部分的教学做好准备。
大多数教师在体育课准备部分都是按常规、走程序,如:慢跑两圈;做几节徒手操等。学生长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不但不能活跃课堂氛围,反而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也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因此,我们必须根据课程的内容、任务适当地安排一些游戏。例如:短跑教学中,游戏准备活动可采取训练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的游戏,如“各种姿势的起跑”、“长江黄河”、“喊号追人”等;在篮球课准备部分的游戏,可采用“两人争球”、巧入营门“、”传球比快“等游戏使学生熟悉球性;跳跃类项目,游戏准备活动可以采用发展腿部力量的“立定跳比远”、“蛙跳接力”、双人蹲跳“等活动。这些活动同样也能取得热身的效果,同时这些游戏不仅起到活动肢体、提高兴奋性、集中注意力的效果,还能有利于组织教学。
(二)发挥体育游戏特点,突破技术技能重难点
在体育技术、技能教学中,正确运用游戏法可以改变单一枯燥的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变化的情况下强化动作技能,能有效地促进动力定型的形成。例如:中长跑是一项有效发展学生心肺功能,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项目。可是一味地按中长跑竞技比赛的要求,让学生绕着田径场一圈圈地跑步,这样学生就跑出了厌烦与恐惧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采用一些追逐游戏、越野跑或者给长跑赋予一定的情景、情节,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和丰富的想象中达到教学目的。在球类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等,降低难度、缩小场地,对规则进行变异,使学生充分体现到体育教学中成功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体育技术、技能教学中游戏法的运用,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经动作技能的重难点在无形中消化吸收,这样一来不仅学生学起来轻松,教师也可很好的把握课堂动向,圆满的完成教学目标。
(三)利用体育游戏训练身体素质,增强趣味性
身体素质练习,一般动作难度小、负荷大、比较单调。如能采用游戏法练习,可以增强趣味性,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发展上肢力量的”、“推小车”、“平衡角力”、“推人出圈”;发展灵敏的“打龙尾”、“掷沙包”、“打活靶”等游戏,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进行选择运用。游戏法用于素质练习时学生都比较兴奋,积极性都较高,教师要注意运动量的控制,防止负荷过大,同时,要采取安全措施,防止出现伤害事故的发生。
(四)体育游戏缓和调节,促进身心恢复
结束部分的主要任务是有组织地结束教学活动,使学生心率有效地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这部分的游戏应以动作缓和,运动量小的形式进行,为了不使学生兴奋性提高,竞赛性的游戏要少用且游戏动作相对间隔时间要长。主要以看、听、说,肢体放松等形式进行。把音乐、舞蹈融入于练习中,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达到积极放松和有效恢复的目的。
三、课堂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体育游戏是为体育课教学服务的,不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随便使用体育游戏,而置教学内容不顾,要因地制宜,有目的地选择。
(二)在编排游戏时,应该注意的特点的同时,还要考虑体个体差异,便于教学。要让学生在有组织有计划的情况下充分调动他们,使得他们的主动性高涨,活跃课堂氛围,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应要把握好学生的兴趣与体力的平衡点,过度的兴奋学生不惜体力,这样学生很容易疲劳,会影响到下节课的上课质量,也不能达到体育煅练的效果。如果学生的情绪不高,游戏就失去了意义,也就没达到上课的目的。
四、结论
体育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体育游戏的运用需要教师的理解和掌握,我们坚信把体育游戏正确、巧妙地运用于体育教学中去,是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邓平《体育游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000)
[2]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