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师理论教学难点之一——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探究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第5期   作者:甘国胜
[导读]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努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我们培养学生不仅需要我们教学模式的升级还需要学生们的配合。
        甘国胜
        重庆市丰都县融智学校 重庆市 丰都县 408200
        摘要: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努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我们培养学生不仅需要我们教学模式的升级还需要学生们的配合。高中作为学生时代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我们需要通过让学生们多加锻炼来释放学习的压力。我们作为高中体育教师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跟紧时代的发展去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为学生的高中枯燥乏味的学习增添一点点兴趣。大多数人对于体育教学的理解有所偏差,认为体育教学十分容易,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体育教学并不是所认为的那样,我们不仅需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还需要不断对我们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保证学生们的身心健康。
        关键字:体育理论教学;体育锻炼;身心健康
        引言:高中时期是学生最为具备压力的一个时期,我们作为教师需要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来缓解学生们的学习压力,高中三年都是为了高考而奋斗努力,学生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但我们作为体育教师应该抓起学生身体健康的这份责任,确保学生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都能够同时具备。作为新课改后的教学方法我们更加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今的学生由于心理压力大很容易造成对自己不必要的伤害,我们需要预防并积极引导学生。
        一、利用课上小组互动进行教学
        体育教学不仅仅单纯是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我们还需要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努力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确保学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体育课程的理论教学是枯燥乏味的,我们通过创新来不断优化教学模式进行讲解,能够生动形象的开展课程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我们体育理论教学的难点之一就是如何将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相结合,我们需要不断探究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1]
        例如:我们讲解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的时候,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教学,我们用多媒体进行如今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各种影响讲解,然后组织学生们针对自己所了解的生活方式对于健康的影响进行小组讨论,然后选出代表进行发言,同时我们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写小纸条的形式把所了解的生活方式的利弊进行分析总结。通过这种形式进行体育理论教学,我们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还能够科学有效的分析如今生活方式带给人们的影响,科学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生活方式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通过家校结合进行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培养
        高中学生不仅仅是学习应该放在首位,我们也更应该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心理性格等培养除了学校老师的共同努力还需要家长的监督配合。我们的体育理论教学大多时间都在课堂内进行,加上带领学生进行跑步篮球等运动锻炼能够给学生的身心得到一定的放松,学生在枯燥乏味的高中学习生活中能够有一个快乐的源泉,不仅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全方面发展。

无论任何时候一个人的身体健康都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时刻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同时还要和家长进行协调沟通保证对学生的关注度,及时发现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及时解决。[2]
        例如:我们在讲解体育与情绪的调控的时候,我们应该利用ppt给学生列举出出现各种焦虑等情绪时如何通过体育锻炼来解决,学生在面对压力时可以通过跑步来释放压力。我们作为体育教师除了应该和班主任多加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还需要及时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情绪变化,然后通过体育课上良好的锻炼氛围为学生们提供释放压力的空间。学生们的压力大多来自学习成绩不满意等问题,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做一个倾听者,以一个专业的角度给学生提供帮助。
        三、提升自身能力进行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锻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我们新时期的教育理念,不同于以往传统教学只注重学习成绩,我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有很多案例说明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容易造成抑郁等心理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起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育锻炼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包括引导学生的情绪释放学生压力等。一个真正优秀的学生不能仅仅具备优异的学习成绩同样也不能仅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而是应该同时具备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才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三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板块我们的知识储备并不是很充分,因此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加强培训,提升自身能力水平的前提下才能够给学生带来科学正确的积极引导。[3]
        例如:我们在讲解体育与自尊自信的培养时,我们提前在互联网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确保我们自身充分了解课程意义的同时再讲解给学生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心理健康这部分我们还应该通过自主学习更多的知识,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的意识。新课程要求我们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对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释放压力的意识。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帮助了学生们解决了心理健康问题,提升了教学质量进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结语:高中学生的时间十分紧凑,除了体育课堂上的锻炼学生们其他时间都在进行紧张的学习,我们需要利用体育课堂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教学,科学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提高主动性,帮助学生们释放学习压力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家校结合等形式进行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的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健壮的体魄。
        参考文献:
        [1]鲁仲辉.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探究[J].信息周刊.2019(03):156-158.
        [2]王永岗.高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J].灌篮.2019(13):66-69.
        [3]童兴国.高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09):122-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