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梦露
天津市天津医科大学 300070
摘要:本文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和新时代学生发展的不同特点,指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新方法
当今时代发展迅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变得非常重要。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大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背景,积极梳理时代发展导向,切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也使教育方法的推陈出新变得迫在眉睫。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的寄语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年的期望。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这一代大学生正好从20岁到50岁,正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因此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影响深远而又意义重大的工程[2]。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存在问题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问题。
第一,世界文化多元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进入新时代,西方思想大量涌入国内,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文化体验的同时,也将西方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带进了高校,并且也在不断影响者我国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引导大学生对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更多的新思路、新方法。
第二,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同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民的期望和国家的发展需求存在着脱节现象。当今时代科技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精神文明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高校获得更加全方位的教育。而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力度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速度和人民的需求水平。因此,如何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成为检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也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断革新自己的工作方式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第三,获取信息的多元化途径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抖音、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的流行,使得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极大地占用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因此,正确指导大学生合理安排娱乐和学习时间,正确看待网络上的言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3]。
第四,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我校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天津,学生们有较大的自由度发展自身的全面素质,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巨大的竞争压力。他们较为注重能够切实感受到的利益和成就,对于长远和潜在的收益较为漠视。因此,这也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面临众多挑战的同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也面临着许多发展创新的机遇,更要在新时代勇于面对挑战改革创新。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习总书记在2017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的讲话,成为了今后工作的主要方针。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融入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成为了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新方法、新思路[4]。
第一,依托网络阵地加强党团建设,深入贯彻党的各项政策方针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党团组织及其建设肩负着极为重要的责任。高校辅导员作为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和领导者,在大学生党团建设工作中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因此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党团建设成为当务之急[5]。
随着“90后”成为大学校园的主导力量,新媒体的使用率在高校中也是一直居高。正是由于学生对于新媒体的高认可度和高使用率,开拓新媒体作为高校党团建设的新途径是可行且有效的。例如,目前各学校均已开通微信公众号、微博、BBS等进行思想政治宣传教育,虽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6]。
拓宽宣传渠道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提高内容信息的质量。所以内容建设要本着两项原则:一是贴近大学生的思想,二是采用多元化的形式,第三是深入挖掘有深刻意义的内容,从而更好地吸引大学生,提高教育质量。
第二,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中心位置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研究学生的特点和工作的难点,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现教育的全程优化[7]。教育过程中,要突出大学生们的主体地位,不能将教育过程变成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应当是学生主动吸收知识的过程。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们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整个活动中的认可度[8]。
第三,优化育人环境,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受教育者需要在较为和谐温馨的环境中才有利于形成较为完善美好的人格。所以,需要通过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带动学风建设,加强班集体建设,培育优良的班风,以达到为受教育者提供良好成长环境的目的。
四、结语
教育工作是千百年来人类的重要事业。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教育经验的总结需要教育工作者们持之以恒、不懈努力才能有所体会。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项艰巨的工作中,需要把握两点原则:一是积极地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中汲取经验,并结合目前的实际工作,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二是运用创新思维,摒弃成见,拓宽渠道,积极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力争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党的期望的优秀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齐卫平. 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任务和新要求[J]. 思想理论教育, 2016(05):4-9.
[2]史向军, 夏玉汉.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几个维度[J]. 思想理论教育, 2017(12):21-25.
[3]白洁. 互联网思维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融入性研究[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7(01):48-52.
[4]王占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J]. 教育研究, 2017(08):25-31.
[5]季海菊. 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 南京社会科学, 2015(05):151-157.
[6]郑元景.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11):107-109.
[7]李爱国, 林亚梅.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100-103.
[8]蒋德勤, 侯保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创新路径[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02):143-147.
[9]郭华生, 张华, 刘山发. 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于多维视角的解析[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5(01):12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