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第5期   作者:赖肖芬
[导读] 高中政治课程对于高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赖肖芬
        东莞高级中学
        摘要:高中政治课程对于高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能够在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中有效地培养高中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显得非常重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加入时事政治课程这一教学内容,不仅可以丰富政治教学的课程内容,还可以提升同学们对政治学科的兴趣,能够向学生更有效地传达政治知识以及锻炼他们分析政治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探讨了为什么要在高中政治教学课程中增加时事政治教学,介绍了在高中政治教学课程中开展时事政治教学的具体方式,总结了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一些解决方式。
关键词:时事政治;高中教学;有效运用
一、为什么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加入时事教学内容
(一)提升高中学生对高中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更加注重课本知识的理论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略显枯燥。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时事政治内容,将会大大地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使得学生对政治这门学科的学习心态从“被动”变为“主动”,增强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时的学习效果。
(二)丰富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
        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内容几乎都来源于书本,教学的形式是以老师为主导。加入时事政内容可以丰富教学课堂的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更是可以使课堂更加地有趣与生动。同时,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加入时事政治内容可以丰富高中政治教学的理论研究,为良好的高中政治课程教学打好理论基础。
(三)提升高中学生政治学习的综合素质
        学习政治课程不仅仅是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增强他们分析和思考相关问题的能力[1]。时事政治内容不仅仅可以打开高中生学习政治知识时的眼界,增强学生理解政治知识的能力。还可以在分析时事新闻的时候锻炼自己的政治思维分析能力,提升自己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了高中学生的综合政治能力素养。
(四)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
        新课改要求现代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际,加强课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打破学校和社会,理论与现实的隔阂,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单一的学习理论知识,侧重考试分数。时事政治教学恰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增加了政治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全面拓宽学生的眼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政治课程的综合能力。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教育的具体方式
(一)案例教学
        在学习课本某一章节的理论知识时加入时政新闻的案例。这样可以更好地阐明理论知识,并且在分析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加具体地理解理论知识,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增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
(二)演讲式教学
        在学生间就热点政治事件举办演讲活动,并且给予优秀演讲者奖励。演讲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2],考验学生在演讲过程中灵活应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们在准备演讲内容时通过搜集资料进行学习和研究,形成广泛查阅资料,进行深度思考的习惯。
(三)分小组讨论             
        在时事政治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出特定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的过程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同学们之间的观点也会相相互激发,互相碰撞,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采用提问式教学
        在政治课堂进行时事新闻分析时,可以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堂提问可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增加课堂的活跃度,提升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兴趣。


(五)观看时事政治视频或影片
    利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工具进行时事政治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们对学习内容的记忆,更加丰富了高中政治教学课堂的教学形式。视频或影片等内容会增加课堂气氛的活跃度,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加强课程知识的学习效果。
三、高中时事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教师综合素质不高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之下,很多教师已经形成了“照本宣科”,追求应试成绩的教育习惯,失去了学习新知识,接纳新内容的能力。这使得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时事政治教学的时候,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对时事新闻进行理解和分析,从而不利于高中生的政治素养的提升。
(二)传统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对时事政治不够重视
        在传统的政治教学方式之下,学生已经习惯性地更加重视分数和排名,而忽略了政治综合素养的提升,从而使得高中时事政治教学开展具有一定的难度。即使老师充分准备,热情地讲解,也很难激发学生们对时事政治的兴趣,从而导致高中时事政治学习难以对学生的综合政治学习素养的提升产生重要影响。
(三)教学老师的角色定位难以转变
        由于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老师在高中时事政治教学中的角色一时还难以转换。这不利于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削弱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创造性,从而不利于提升高中生政治学习的综合素养。
(四)时事政治教学的时间段安排不科学
        在高中的时事政治教学过程中,很多政治教学老师未能合理地安排时事政治的教学时间,导致政治教学的学习效果未能达到最佳。教学老师应该尽量将时事政治的教学时间放在课前5分钟和下课前5分钟。课前5分钟可以帮助缓解上一节课结束后带来的疲劳,避免上一节课未消化的知识影响本课堂的学习。课后5分钟可以利用时事热点对本课堂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回顾, 加强学生们对本节课程知识的记忆,起到增强学习效果的作用。
四、高中时事政治教学过程中的改进与建议
(一)提升教学老师的综合素质
        老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因此,要不断地提升高中政治老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学校要建立合理的监督考核机制,督促老师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作做一个更好的高中生政治学习的领路人。
(二)丰富高中政治课程的考核方式
    丰富教学考核方式要求学校和教育界改变传统应试教育以单一分数为考核目标的考核方式,采用更丰富更多样化的考核手段,例如演讲式考核,写作式考核等等。这样可以防止学生因为只追求分数的提高而忽略能力的培养,最终导致学生政治课程的综合素质难以提高。
(三)高中政治教学老师需要注意教学角色的转换
        高中政治老师应该逐渐转换传统教育方式下的教学角色,主动地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讨论和探究相关的知识点。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表达,增强学生的课程兴趣。使课堂的气氛更加地轻松,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加有效。  
(四)合理安排时事政治的教学实间
        教学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和下课前5分钟进行时事政治的教学工作[3]。科学地安排时事政治的教学时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教学老师做了充分的准备最后却未能产生适宜的效果。
(五)采用合适的案例进行时事政治的教学工作
        在时事政治的教学工作中,教学老师应该选择合理的案例进行教学。老师应该选择和本堂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匹配,内容健康,主旨明确的案例进行教学。合适的案例可以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准确和深刻。教学老师应该避免不合理教学案例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产生知识理解的偏差或者为学生的课程学习带来更多的疑问。



参考文献
[1]李文静.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的应用探讨[J].《读与写杂志》.2017(12)
[2]田正刚.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基础教育》.2015(01)
[3]吕牡丹.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试题与研究》.2018(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