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可慧
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 510610
摘要:如何培养优秀孩子,历来是社会、家长和学校共同关心的话题。本文作者结合自己二十年来做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和最新教育教学理念,从培养孩子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阅读习惯、优秀品质、兴趣爱好等角度,回应了社会和家长关切。作者工作实践证明,从上述五个方面着手培养,班级管理有序,学生表现优秀。
关键词:生本教育 习惯 品质 爱好
大家都知道,小学阶段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优秀的孩子是从小学就开始培养的。那么,如何抓住人生中这个重要的阶段,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呢?
“以生为本”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也正是这样,我所在的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将“生本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理念,力争将孩子们培养成具有优秀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阅读习惯、个人品质和广泛的兴趣爱好的世界公民。
一、抓好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
自理、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孩子第一要养成的习惯。从孩子成为小学生第一天开始,就要让他学会收拾自己的书包、整理文具等学习用品,上、下学自己背书包等。尽管一开始可能他不会,家长可以在旁边指导。但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磨磨蹭蹭,慢慢吞吞,就很不耐烦,干脆自己帮他,久而久之,家长就剥夺了孩子成长、锻炼、实践的机会。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如果哪一天你不帮他,他会丢三落四,不是漏掉作业本,就是忘记带文具;他也不会收拾自己的书包和抽屉。整个书房、书桌、抽屉都是一团乱。我所带的学生中,有些是父母包办收拾书包,所以孩子他经常忘记带作业本、笔盒,甚至还有学生连每天要上课用的语文课本都不带回学校。自己的物品、水壶、红领巾、跳绳丢了都不知道。有些孩子的衣服,上体育课,天气热了,脱了以后就不会再拿回去,导致很多校服被他们遗漏在操场,出现了在校园内很多校服没有人认领的现象,甚至有些校服家长写了小孩的名字,孩子都不会去操场寻找;有时老师帮他们把校服捡回来,校服上面明明写着他的名字和班级,他说:“不是我的。”所以,在这里劝家长一句,孩子的东西还是让孩子自己收拾保管,不要帮他,你帮他一时,帮不了他一世,让他自己收拾,他才知道哪些是自己的东西,这也是培养孩子责任性和担当的开始。
二、培养孩子学习的好习惯
早睡早起,精神百倍,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家长和孩子要从小学一年级入学一开始制定学习计划和制定作息时间,让孩子从小懂规矩,遵循规则,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告诉孩子“今日事,今日毕”,当天的事情要当天完成,如果不完成,就不能睡觉、吃饭,一开始一定要严厉管制和严格执行;如果让他养成拖沓的习惯,以后就很难改正。我记得我曾经带过的一位学生,由于父母工作忙,没时间管他,放学后只知道玩,到父母下班回来后才开始写作业,加上孩子的动作慢,写作业拖拉,父母在旁边大吼大叫、孩子磨磨蹭蹭,不是喝水,就是上厕所,或是吃东西,或是拿着文具玩,作业要做到半夜三更,家长急得上火,以至导致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紧张,使得家长认为辅导孩子作业,成为一项高危行业,不辅导孩子作业,母慈子孝,一辅导孩子作业,鸡飞狗跳,这是孩子不会合理安排时间和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致。这也是很多家长从小学开始就对孩子的学习感到焦虑的原因。在这里,我建议家长们一开始就要和孩子制定规则:要求在学校里完成的作业,一定要在学校完成;家庭作业,要完成后才可以休息。
三、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从一年级开始,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越来越被提上日程,阅读越来越重要,多年的实践证明,在小学阶段,阅读量的多少成为孩子成绩好坏的分水岭。我带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始,我和家长配合,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们把在家里阅读过的书和文章,带到课堂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对阅读量大的孩子,我们进行奖励,每周利用经典阅读的时间在班上进行分享:分享读书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心得体会;在分享过程中,对讲得精彩的孩子,老师会对他表扬并奖给他一份小礼物。所以,孩子们每周都非常期待阅读分享课,这就激起了孩子阅读的兴趣,孩子就会主动进行阅读。纵观我带的学生,喜欢阅读、阅读量大的孩子,他们的语文成绩很优秀;而成绩弱的,往往是阅读量少、不爱阅读的孩子。这是我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的一些经验。不仅语文课如此,在我班,其他学科平时阅读量大的孩子,相应的学科成绩会好些。
现实中,有家长对刚入学的孩子如何阅读感到困惑:孩子刚入学,认识的字不多,怎样培养他的阅读兴趣呢?其实,一年级的小朋友喜欢看一些带有图画的书。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阅读,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阅读,或者给孩子讲故事。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我自己的孩子也是从一年级一开始不喜欢阅读,到后来逐渐喜欢上阅读的。
我所在的学校非常重视课外阅读,在我校最具特色的“七彩课程”中,其中之一就有“阅读娃”。由于我们学校重视阅读,所以孩子们阅读过很多书籍,他们见多识广,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能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定教,老师采用单元整体教学;上完一个单元全部课文后,老师会让孩子们根据单元主题去图书馆借阅或购买与主题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再在课堂上与班上同学分享和交流。孩子们就自己阅读过的书或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的收获。这样不仅使没有阅读过这本书或者文章的同学也可以学习和了解其内容,而且培养了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锻炼了他们的胆量。这样的教学工作,我们每周开展一次,教学相长,老师也从孩子们的交流中受益匪浅。
为什么我们学校会受到社会和众多家长的青睐,乐意把孩子送到我们学校来上学?原因就是我们“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高度相信学生,充分尊重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上述提到过的我校开发的课程“七彩课程”之一——“阅读娃”,它是家长和学生最喜欢的。该课程重视孩子七个方面的培养,被形象地称为七彩太阳娃。在这个课程中,我们重视阅读,每个年级都有相应的阅读书目,所以,被形象地称为“阅读娃”,重点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进入高年级后,我们会提醒孩子有选择性地去进行阅读,阅读时要摘抄好词好句和优美的段落,对每个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登记,老师每周批改一次。我们还会提醒孩子要阅读健康的书籍,不健康的书籍我们不读。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们每学期都会推荐书籍供孩子们阅读。
四、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无德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所以,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很重要。在学校,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品质。因此,要从小要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感。应从小事做起,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在学校,教会学生每天要佩戴好红领巾、爱护红领巾;举行升旗仪式时,庄严、肃立,不讲小话,不做影响升国旗的事;严格遵守《中小学学生守则》;开展国防教育等等。在家里,要教育孩子尊老爱幼,听父母的话。此外还要培养孩子与人为善、讲信用等好习惯。当然,上述要求孩子要做到,我们家长首先要做到,身体力行,做好孩子的榜样和示范。
五、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在孩子学习之余,从小培养孩子一至两项兴趣爱好。首先,培养孩子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这样不仅能锻炼身体、增强团队意识,还能结识更多的朋友。其次,每个孩子至少要掌握一门艺术,比如弹钢琴、吹笛子、拉小提琴等。这样不仅能陶冶孩子的情操,还能让孩子的生活丰富多彩。以我当前带的班级为例,班级共46个孩子,他们兴趣爱好广泛,每个人至少掌握一种球类或艺术,如打篮球、弹钢琴、拉小琴、编程、吹长笛、书法、打乒乓球、踢足球、舞蹈、唱歌等。孩子们多才多艺,他们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并在校内外获得各种奖项,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在每年一次的校运会上,我们班的体育成绩优秀,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都名列前茅;我们班的篮球队,三年连续获得年级比赛冠军,其中已经有两个篮球队员被选入广东省篮球队,经常代表省、市、区参加比赛。由于他们的优秀表现,在小学毕业前就有多所优质中学向他们伸出橄榄枝,希望他们作为体育特长生加入他们的学校。
我班孩子不仅体育成绩优秀,学习氛围浓厚,班级文化丰富多彩,在班级文化展示中,我班还获得我校“示范班”级的荣誉称号。
实践证明,只要时间安排合理,兴趣爱好不仅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反而会促进孩子的学习和健康成长。所以,从一年级开始,家长应该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和艺术项目,持之以恒,加强训练,对孩子的将来是非常有帮助的。
结束语
优秀孩子的培养,从宏观上来说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微观上,要从具体的学生个体入手,采用新思路和新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阅读习惯、优秀品质以及广泛的兴趣爱好等等。实践证明,坚持“以生为本”,加强对孩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品质的培养,孩子就会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不只是工作的经验之谈,更是一种有实际效果的培养孩子的新思路。并以此来抛砖引玉,与大家一起分享,以便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
2.蒋晓虹 袁桂平.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冯建军.教育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