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尧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1
摘要:随着社会的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行业是我国发展的重点,我国所有行业的发展都需要教育的支持,没有教育就没有人才。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只注重结果,忽略了教育过程。高校的健美操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都还在探索阶段。现在高校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合理地使用在健美操的课堂中,为了促进健美操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职业能力,该文对于高校健美操的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找到以人为本的健美操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健美操;教学方式;人文素质教育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人文素质日益受到重视,人文素质是指学生在知识文化技能等学习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内化的品质结构,包括道德品质、文化修养、身体素质、审美能力等,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成长发展大有裨益,高校教学中如何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是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当前健美操在高校的发展和普及势头良好,在健美操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受到教育者的广泛肯定和认可,因此研究其渗透策略至关重要。
1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1.1增强高校学生健美操学习自主意识
健美操是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对增强大学生体能素质尤为必要。受限于教育形式及教育推广的影响,健美操虽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方面得到充分普及,但其教育形式相对单一,未能形成完善教育体系,使当代高校大学生对健美操学习通常缺乏一定兴趣。尤其是传统意义上被动化教育模式,更是导致健美操体育文化被大学生逐渐疏远的最根本因素。人文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形式不同的是,其基本内涵更崇尚自然文化教育感染,通过体现健美操内在美、艺术美使青年一代学生能重新审视健美操体育文化内涵,以此为延伸引导高校学生自主参与健美操体育实践,为大学生更好融入健美操学习环境创造有利条件。
1.2烘托积极高校健美操教育学习氛围
长期以来,高校健美操教学推广始终处于边缘化教育境地,归根结底是健美操教学未能形成积极的学习文化氛围,枯燥氛围环境加剧大学生疏离健美操体育运动。为此,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健美擦教学环境,将在以下2个方面发挥积极教育导向作用。第一,人文素质教育可以进一步将健美操教育做立体化呈现,打破传统健美操教育形式的限制,使教师能根本学生学习能力设计健美操教学环境,充分降低健美操学习门槛,为学生更好地参与健美操学习夯实理论基础。第二,人文素质教育文化感染力相对较强,教师可以利用对健美操文化内容传播,体现健美操运动独特魅力,改变大学生对传统概念下健美操体育文化运动的认识,为高校学生健美操学习烘托更有利的文化氛围。
2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
2.1高校健美操课堂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
高校健美操可以通过创设校园内和课堂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氛围来影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健美操的课程实施过程中,高校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比如让学生可以得到平等的展示机会,在学生展示完成以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和鼓励,这样让学生在充满着人文氛围的课堂中,进行健美操的学习,更能够促进高校学生的进步,同时进一步促进健美操课程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课上应为高校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要以能力培养为主,人文素质教育应与健美操相互结合,实现全方位教学,保证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能充分显现。
2.2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依托不断完善健美操教学内容
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不能仅仅强调健美操的强身健体功能和艺术性,而应该引导学生在健美操学习和锻炼中培养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品德,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科学完善的教学内容为依托,因此高校要重视健美操教学内容的完善。首先,完善健美操的课程设置,当前健美操课时较少,大多只注重动作的学习和锻炼,大学生对健美操没有形成深入理解,因此高校应增加课时设置,开设健美操相关的选修课,向学生传授健美操理论知识和健美操中包含的人文因素;其次,要不断创新健美操教学内容,以往的健美操教学内容过于单调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因此,教师要积极了解学生爱好和需求,同时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健美操最新的发展状况,然后将新的健美操内容引入教学,提高内容的丰富性,以便更好的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2.3提高高校健美操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人文素质教育能力
提高高校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人文素质教育能力是促进人文素质渗透到高校健美操中的基础。一方面,需要对教师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促进教师人文素质的提升。将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纳入到教师的职称评定中,强行促进高校教师人文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教师人文素质在教师评价中的占比,促进高校教师对人文素质进行主动的学习。最后,通过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进一步地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可以说是高校学生的重要领路人,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若是想要全方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就需要从教师角度出发,高校应充分利用有限时间,不断强化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使其在课上能够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从精神、行为、思想等诸多方面引导学生,为学生个人人文素养的提升打好基础。
2.4以人文素质教育为目标拓展学生健美操参与渠道
首先,鼓励在校内建立健美操社团或俱乐部,社团或俱乐部是学生课外进行健美操锻炼的有效途径,社团或俱乐部锻炼及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学生可以真正体验到健美操的内涵,在锻炼和活动过程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其次,高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健美操比赛,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健美操赛事日益完善,为健美操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因此高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赛事,在比赛中培养学生竞争、拼搏、合作的意识;再次,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内健美操活动,如健美操锻炼打卡、健美操比赛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健美操学习与锻炼中,同时教师加强指导,寓教于乐,积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2.5人文素质教育在团队合作中的渗透
健美操作为一项团体运动,教师可在健美操教学中,通过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与密切配合,在其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健美操训练过程中,需要团队的共同努力,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体会到团队协作在健美操学习中的重要性,明确团队协作并不是要求团队成员的自我牺牲,而是着眼于全局的密切配合,是自我价值的充分体现。
结束语
在高校的教学中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在以学生的形体塑造,提高学生的审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为的基础上,注意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实施素质教育。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基础,一个优秀的高校健美操教师需要具有优秀的人文素质,在高校的健美操的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不只是教学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该文对在高校健美操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的教学的优势和实施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进一步地促进我国高校健美操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本志,熊袖足.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健美操教学中的渗透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7):31.
[2]梁爽.对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分析[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4):88-90.
[3]周英华,冯灿.大学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0):117-118,121.
[4]谭丹华.全民健身视角下高校健美操教学优化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5):212-214.
[5]赵世琼.浅谈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现状及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