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第5期   作者:瓦世贤
[导读] 在素质教育背景之下,各个学科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要将学生当做是中心,在完成有关基础性理论教学基础上,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瓦世贤
        西宁市体育实验中学    810003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之下,各个学科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要将学生当做是中心,在完成有关基础性理论教学基础上,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该教育目标之下,“学案导学”模式的问世,给学科教学带来更多的可能。基于此,本文将主要分析初中阶段生物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案导学”模式;应用
        
        教师若是可以灵活使用“学案导学”模式可以显著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后运用小组合作模式,保障学生可以更为全面的认识生物知识内容,提升知识运用的灵活性。
一、“学案导学”模式的简单概述
        “学案导学”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基于学生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而设计的,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使用的一套学习方案。学案教学自诞生以来,便不断在教育改革中得到发展。目前,它作为一个高效课堂下的产物,在实践领域更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运用。在传统的应试化教学当中,教师太过于重视学生们最终的成绩,进而忽视对于学生们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对“学案导学”方案进行制定的过程中,需要一改以往的应试化教学模式,对教学资源进一步整合【1】。生物基础知识属于小学生物教学中比较重要的教学资源,可以进一步丰富小学生物教学的基本内容,进而加强学生们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在实践中对于生物知识的运用。教师在开展小学生物知识教学时,应该进一步运用生物教学资源,将学生们日常生活中所体现出具有趣味性的事件融入到生物课堂的教学当中,使得学生们可以更加客观的认识到生物学科的知识,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
(一)思维导入
        在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的时候,将“学案导学"模式引入其中的时候,教师需要先与学生爱好与兴趣相结合,依照教学内容与以往经验,给学生创建出优质的教学情境。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师多构建出的教学情境,从而完成课程的导入,保障学生能够时刻保持激昂的态度进行学习【2】。例如,《种子的萌发》授课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出种子破土而出的视频,询问学生种子需要具有哪一些的条件才可以生根和发芽。要求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快速组建成小组,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提出全面的假设。
(二)自主学习
        为了可以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深入培养,将其学习兴趣激发出,教师要与学生自觉性和学习能力相结合,可以把班级内学生分为四人到六人的小组,将组内学生分工明确,选派出专门收集资源、记录信息的成员。

例如,在教授《种子的萌发》时,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实施交流与讨论,与自身生活的经验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猜测出种子萌发因素,把假设与猜测推断出,和学生共享,而后对猜想进行验证【3】。
(三)合作探究
        科学、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还能够为学生释放天性,表现才华提供足够的机会,更多的学生会因此加入其中。然而如果合作学习模式不能够按照科学的方法有序展开,依照“学案导学”模式开展合作探究,那么只能是纸上谈兵,教学作用也无法得到发挥【4】。因此,在初中生物课堂应用合作学习,教师需要运用“学案导学”模式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寻找合适的机会,这样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天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得到综合发展。为了能够全面实现素质教育,为新时代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初中生物教学应改变传统沉闷枯燥的教学模式,在“学案导学”基础之上,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法,渗透在概念、实验等方面教学当中。这样不仅能够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满足我国基础素质教育改革的需求。作为一种创新型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有着其他学习模式无法相比的优势。
        合作探究作为初中阶段生物教学课程中使用“学案导学”方式中一个关键性环节,该环节中,学生要一同配合运用一系列探究活动,对教学的各种内容进行深入化转化,可以显著提高自身问题解决能力与思维逻辑能力【5】。教师要贯彻将学生当做是课堂主体,教师更需要将探究过程深入引导与指点。例如,《植株的生长》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小组模式,依照学生兴趣对植物的栽培进行讲解,依照规定的时间,对植株生长状况进行观察。还可以运用撰写日记的模式,对植株生长认真的记录。
(四)课堂总结
        运用“学案导学”方式的时候,学生需要运用完成有关探究性格活动,养成其自觉与主动性完成生物课程知识呢日用的学习,而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的成果进行针对性的评价与总结。例如,在教授《血液》过程中,在总结课堂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血液的组成,进行学案导学的绘制。学生逐渐将血浆、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等概念列出来,并填充到学案导学之中。然后,根据学案导学的内容显示,学生进行深入复习,其中可以更好地复习关于血小板的止血功能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复习关于红细胞的运输氧气功能方面的知识,还可以有效复习关于白细胞对血液系统的保护功能方面的知识,从而促使学生在构建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对各部分知识的复习和记忆。
结束语:
        综上,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作为科学性与新型教学模式,在初中阶段生物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导”凸显,需要做到以学定教,在对其进行教学的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着以学定教,在运用的时候,需要将其学习兴趣激发出,将“苦学”转换成“乐学”。从而保学生可以较好的运用该学习模式,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红霞. 试析学案导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20(27):203.
[2]王金辉. 浅谈学案导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2020(26):81-82.
[3]谭宏轩. 学案导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中学,2019(4):148.
[4]阿荣图雅. 简述初中生物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J]. 中文信息,2019(7):102.
[5]冉琼. 学案导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人文之友,2019(2):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